分享

诗酒雅集

 高山仙人掌 2015-04-13

    汉代大一统政权灭亡,儒学失去了一尊之位,对文人的礼法束缚逐渐解除。建安时,先秦儒家形成的酒以成礼的传统观念,正自上而下地被打破,故从帝王到文士多饮酒违礼事。《三国志·武帝纪》引《曹瞒传》云曹操饮酒不拘行:“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配小 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 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于巾帻。”再如曹植,《三国志·曹植传》载其“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还有刘桢饮酒违礼事,《世说新语》引《典略》曰:“建安十六年,世子为五官中郎将,妙选文学,使桢随侍太子。酒酣坐欢,乃使夫人甄氏出拜,坐上客多伏,而桢独平视。他日公闻,乃收桢,减死输作部。”曹操对刘帧饮酒违礼事的宽厚处理,正说明了当时礼制的疏落。宴饮礼的疏落,使得诗与酒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曹皆好文学,组织邺下文人集团宴而赋诗,如《文心雕龙·明诗》曾论:“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应 《公宴诗》亦有记载:“开馆延群士,置酒于斯堂,辨论释常结,援笔兴文章,穆穆众君子,好合同欢康,促坐褰重帷,传满腾羽觞。”在帝王的引领下,文士创作了大量的宴饮文学作品,使以公宴为题材的文学大量出现,称为文坛盛事,为后代所钦羡。至此,诗、酒与文人雅集紧密相连,献酬交错、吟哦风月成为文人雅趣的表现。



转载注明:华夏藏酒网(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