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甲骨文、金文书法(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萃

 宝鼎文 2018-02-28

甲骨文是至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系统性文字,它的结字方式和书写风格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字的发展。金文,源于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逾秦汉而逐渐走向衰微,金文内容多涉及族徽、庙号、祭祀、战争、封赐等。


这期将介绍西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书法,因西周部分图片丰富,分为上、中、下 三集介绍。

周武王克商之后,周人在承继商代青铜礼乐文明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开拓性的改造和创新,金文书法方面也是如此。西周早期,无论是首尾尖细或头粗尾细的线条处理,还是有意为之的波磔肥笔,金文均显露出浓郁的晚商遗风。成王、康王以后,随着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体制的实施和完善,青铜礼器的铸制数量迅速增加,铭文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金文的单篇长度和总体数量均远逾西周之前。在此过程中,西周金文进一步走向成熟化、规范化,结体匀美、法度雍容、线条精劲、笔意纯熟的金文书法成为西周王朝气象的一种象征和体现。厉王、宣王之后,西周政局长期动荡不稳,与政治密切相关的青铜礼器制度颇受影响,金文书法风气也随之发生转变。部分铭文的书写简便率直,字势倾斜随意,结体宽疏不工,这种风格在打破旧有规范的同时,也赋予金文书法以新的美感和趣味。这种趋势被秦国继承下来,成为导致战国时期秦文字发生隶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天亡簋(Guǐ)

西周


铭文文辞古奥费解,内容为乙亥日,周王会同诸侯举行典礼。周王在宗庙的太室祭祀,天亡为天子助祭,对周人的列位先王进行盛大隆重的祭祀。第二日丁丑,周王举行飨礼。天亡受到天子的勉励,铸造宝簋彰显天子的美德。


天亡簋铭文布局松散,字体大小不一,字体象形性强,书写气势较豪放涣漫,彰显西周初年的时代特征。


禽簋

西周


铭文内容为周王伐蓋(hé)侯,周公为其谋划,禽担任大祝,在祭祀中担任司礼,并使用脤(shèn)器祝之。周王赏赐禽百锊(lüè)的青铜,禽用此铜铸成这件宝簋。王即成王,周公即周公旦,禽是周公长子伯禽,被封于鲁,即第一代鲁侯。此役正是成王初年“东伐淮夷,遂践奄”的战争,其军事为统帅为周公。(这里原文的说明可能多了一个“为”字)


铭文布局欠规整,字体大小不均,“祝”字表现的人体作跪跽(jì)状,这些都是西周早期偏早金文字体的特点。


尧公簋

西周

铭文内容为尧公为姚作此簋,其时正值周王命唐伯侯于晋,即在周成王二十八年。


铭文布局不规整,字体大小不一,笔画凝重,带有西周早期前段的特征。


鄂监簋

西周


铭文内容为周王朝设置在鄂国的监国之官为其父辛所作之器。鄂监铜簋为研究西周王朝监国制度提供了新的证据,体现出西周王朝统治驾驭诸侯、方国的管理模式。


从字体看,“作”、“父”、“辛”、“宝”等字的写法常见于西周早期典型的器物。



泾伯卣(yǒu)

西周


铭文表示该器为泾伯所作。


铭文布局不规整,书体豪放,个别笔画存在波磔(zhé)。



旅鼎

西周


铭文内容为公大保讨伐东夷之年,旅因功受到赏赐,为纪念此事,旅铸制此青铜器以祭祀其父。“公大保”即周初重臣召公奭(shì)。


铭文布局每竖列字数与字大小未能一律,书写较为恣意,个别字略有波磔。



叔尊

西周


铭文内容为鲁炀公先追述其父鲁国始封君伯禽在位时树立礼法、教诲民众的功业,然后命令叔指导鲁人修建宫殿,事毕,鲁侯对叔进行了赏赐。


铭文布局虽每列字数基本相同,但字体大小不一,横排不齐整,布局较松散,笔画均匀较细,多圆笔。



麤(cū)塵甗(yǎn)

西周

铭文表明器主之名为麤塵,其作陈列之甗。


铭文布局每行字数相同,较为规整,笔画均匀,未见粗笔波磔,已尽脱武、成、康王时期粗犷浑厚之气势,为西周早期偏晚的特征。



爯(chēng)鼎

西周


铭文内容为遣伯赏赐爯用于宗庙祭祀的礼器,爯用它早晚祭享先人,祈求长寿。爯的先父生前遵循遣姬、遣伯的美德善言,使得爯强干。爯希望先父赐福,保佑自己无灾祸。


铭文布局规矩整齐,字体周正拘谨,具备西周中期穆王阶段的典型风格。


爯簋

西周


铭文内容为遣伯赏赐爯用于宗庙祭祀的礼器,爯用它早晚祭享先人,祈求长寿。爯的先父生前遵循遣姬、遣伯的美德善言,使得爯强干。爯希望先父赐福,保佑自己无灾祸。


铭文布局规矩整齐,字体周正拘谨,具备西周中期穆王阶段的典型风格。



伯㺇(sī)簋

西周


此式簋有两件,形制、纹饰、铭文、规格基本相同。铭文记述了器主伯㺇每日早晚用黍稷祭奠百神,合乎礼制,之后将黍稷混合蓬蒿一起焚烧,其香气可升于天,使百神歆(xīn)享,以祈福祉。


铭文布局较整齐,每列中有个别字大小不一,笔画粗细均匀。


备注:㺇与,字不同,发音相同。



㺇盘

西周


铭文内容为某年的四月初吉丁亥日,周王在师爯父的家庙举行对㺇的册命,并赏赐㺇佩玉、蔽膝、丝带等物品。周王命令㺇早晚要恪尽职守,㺇向天子行叩拜礼,赞颂王的恩德,铸造此组盘盉祭祀先祖戊公,子孙万世永远传承,不能废止。


铭文横行竖列布局整齐规范,笔画均匀,“父”、“王”等字略带波磔,器主㺇所从之“犬”旁,笔画上下断开,已开战国文字先河。



南姞(jí)甗(yǎn)

西周


铭文表明这是南姞为其夫伯氏所作祭器。


铭文布局略有参差,其中䵼(shāng)字字体较大,使得彝字不在篇幅内,这种情况在西周中期的器物中也是有的。


盉(hé)

西周


铭文布局严饬整齐,字体整洁明朗。盉铭中器主所从之“犬”旁,笔画上下断开,已开战国文字先河,较为罕见。



典簋

西周


铭文表明器主为典,受赐廩(lǐn)鹵(lǔ)百车,典之身份有可能为盐池地区低级盐吏或当地邑主的家臣。


铭文字体结构宽博,大小长短参差不一,行列布局稍显涣散,一些笔画还保留着肥笔现象,带有西周中期偏早的特点。


盠(lí)驹尊

西周

铭文内容为王在地举行执驹礼,赏赐他两匹马驹,盠感激周王未忘其作为王室小宗之后裔,赞颂天子的恩德,作此驹形尊以祭祀先父大仲。


铭文笔画中短笔较多,字体结构较为宽扁散漫。


兽簋

西周


铭文内容为应侯命兽管理应国的趣马、御,兽感激侯恩,铸制青铜器以祭祀其先祖。


铭文字体结构开扩涣散,布局散漫,应为西周中晚期之际的风格。


士山盘

西周


铭文内容为懿王十六年九月甲申日,周王在周新宫太室举行对士山的册命,命其前往茽国(今陕西商洛地区),随后去征收鄀方(今陕西商州东南)和楚国的职事贡赋。茽侯、鄀君馈赠士山贝、金等物。士山向周王行跪拜礼,赞颂天子的美德,制作此套盘盉,用以纪念其先父釐(lí)仲。


铭文字体结构较为开扩敦厚,布局略显散漫,带有西周中期后段的特征。


柞(zuò)伯鼎

西周


铭文内容为虢仲命柞伯率领蔡侯攻伐南国的昏邑,围城之战取得胜利,俘虏敌军二人,斩杀十人。柞伯为追思、祭祀烈祖幽叔铸造此鼎。


铭文笔画已明显线条化,多折笔,劲健有力,极具西周晚期铭文特征。


禹鼎

西周


铭文首先追述禹的家世,表明其世代效忠周王的身份和职守;其次讲到南方的鄂国率领南淮夷、东夷大举入侵周邦,占领腹地。周王派西六师、殷八师御敌不克,武公乃命禹率军克敌大胜,俘获鄂侯驭方,一举歼灭鄂国。禹立有军功,赞颂武公的洪德,铸此宝鼎。


铭文布局整齐规范,字体普遍呈长方形,笔画细劲均匀,是西周晚期铭文的典型风貌。




六年琱(diāo)生簋

西周


铭文内容为召伯虎告知琱生诉讼之事已获成功,召伯虎将分析田邑之事向有司官员讯问。琱生感谢召伯虎的美德,作此簋纪念祖先召公。


铭文字体规整,笔画圆折均匀,代表了西周晚期铭文的主体气韵。


图片拍摄:朱海宁

图文编辑:子非鱼、宇宙的牧羊人

校对:子非鱼

转载自:不一样


版权声明:杜思吾书画工作室是一个致力于中国书画艺术推介传播的公益平台。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