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气虚外感案(《秦景明先生医案》)
一人因过劳,患头痛身热,满身疼痛,恶食,状似伤寒。至十二日后诊,右手寸关浮,重按无力,左脉微弱。此症虽外感而得,使系平日饥饱失时,劳役过度,元气内伤而致外邪易于凑之耳,不可误用汗下等剂。且见痰气上升,人事不省。先以活络丹一丸力其关窍,至暁,痰降安眠。明日身凉,遍身疼痛亦减,以六君子汤加白芍、藿香、煨姜。
按:此证得之过劳之后,显示气虚外感夹有痰浊蒙蔽,急则治其标,宜先开窍,而后议它症。然医者以活络丹开窍,不甚对证,若以涤痰开窍之剂应更佳。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4.中医临床医案研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人体病理之谜:正邪之争
邪气,简单地说,是直接导致人体发病的气。着凉感受的风寒是邪气,桑拿天蒸人的湿热是邪气,过食大量的生冷食物是邪气,偏好的烟酒是邪...
人体病理之谜——正邪之争(下)
人体病理之谜——正邪之争(下)(二)内生之邪 从外感受来的六淫邪气时有发生,但今天我们遇到更多的是人体内部出现了问题。以上是邪气从外侵袭人体,人体正气奋起反抗的过程。如果治疗不当,邪气...
想不到参苏饮这么好用!
想不到参苏饮这么好用!导读:最近在我的一个学习交流群,频繁看到参苏饮的应用,疗效很好,甚至还有一个给牛用了治好咳嗽的!参苏饮。作...
辨证与论治辨证篇问诊全身出汗
内伤的阳虚、阴虚、亡阴、亡阳等因所造成的病理变化而形成的自汗、盗汗、绝汗等全身汗出,是阳虚不固,阴虚不敛所致。*全身出汗,手足心部及头部汗量较多,或自汗,或盗汗,肢体重着,麻木,头晕头胀,...
辨证与论治辨证篇问诊咳血呕血衄血
辨证与论治 辨证篇 问诊 咳血 呕血 衄血。咳血,又称嗽血,是指血从气道中随咳痰而出,痰血相兼,痰中带有血丝,血点,或咳血盈口。处方:水炙桑叶皮各三钱 甜杏仁三钱 川象贝各二钱 炙苏子二钱 ...
高建忠老师解读东垣(12)——人迎气口辨内伤
高建忠老师解读东垣(12)——人迎气口辨内伤。“察脉必以人迎、气口分内外伤之因者,乃学诊脉之要道也。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者,以候人之脏气郁发与气兼并...以食气入胃,淫精于脉,脉皆自胃气出,故候...
气虚、痰湿,用:参苏饮,应付外感!
气虚、痰湿,用:参苏饮,应付外感!气虚、痰湿,用好这个方,还能应付外感!有一个朋友,他的情况就是:咳嗽有白痰、身体乏力、苔比较...
民国时期名医钱秉良仿补中益气汤治疗过劳气虚下陷腹痛医案研读
民国时期名医钱秉良仿补中益气汤治疗过劳气虚下陷腹痛医案研读。【名医简介】钱秉良,民国时期名医,因民国时期激进维新,反对国术,中医也叫国医,很受社会大环境打压,所以很多民国中医都未留文献著...
S 医案 | 外感一周
S 医案 | 外感一周S 医案 | 外感一周韦氏振荡 韦氏振荡健康文化传播中心 2020-06-03 09:14.病 症:外感一周。
科学领域优质作者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