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为什么惨败?是因为忽视了这个地方,而不是徐州

 wenxuefeng360 2018-03-01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它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惨败,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从战略部署上来看,国民党忽视了至关重要的一个地方,那就是宿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战役前双方的作战态势:解放军以徐州为中轴,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分别处于徐州东北与西南,形成对徐州的合围趋势。国民党方面有驻守在徐州的杜聿明集团,驻守在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以及从华中急进增援的黄维12兵团。当时,国民党在放弃连云港、海州等出海口之后,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的海上补给线已经被解放军切断。

此时,处于徐州和蚌埠之间的宿县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点,它的的战略地位在此时就完全展现出来了,就像辽沈战役期间的锦州一样。宿县不仅仅是徐州杜聿明集团最大后勤补给基地,而且是徐州国军、蚌埠国军和黄维兵团三股军事力量的连接纽带,更是战役后期徐州杜聿明集团南逃的最佳路线。

因为从地形上来看:在淮海一带,连云港已失,江苏的中北部河网密集。不利于机械化大兵团的行进。河南东部地处解放区的核心地带,距离国民党统治区域较远,只有宿县这条路最合适!这里不仅仅有津浦铁路可以实现兵力的快速输送,而且,宿县到徐州,宿县到蚌埠一带,地处华北平原的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开阔地形,极其有利于国军机械化部队的运动。

然而,如此关键的战略要地,国民党在兵力配备上只有张绩武的一个师的兵力,总守备兵力尚不足1.3万人。所以后来有人说国民党在淮海战役的战略布局是铜头铁尾纸糊腰,铜头指的是徐州杜聿明集团,铁尾指的是蚌埠的国民党军队,纸糊腰指的就是宿县的一个师兵力。

淮海战役期间,特别是在中原野战军抢占宿县之后,其实国民党的败局已经定了。正是因为宿县被解放军占领,被包围在陈官庄的杜聿明集团,和被包围在双堆集的黄维兵团,虽然近在咫尺,但始终无法合军一处。黄维兵团被歼灭之后,杜聿明集团已经彻底成了瓮中之鳖,难逃覆灭的命运。中原野战军攻占宿县可以说是整个淮海战役中关键的一步,可谓神来之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