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乡视角】院《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技术要点研究》

 斯谙0l54ruapxc 2018-03-03

导读

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乡村建设规划)是一种年轻的规划类型,于2014年第一次提出并开展部分省市的试点。由于缺乏规范指导,目前各地对乡村建设规划的内容、深度、成果形式都有不同的理解。基于我院大量实践和研究基础,针对江苏实际,我们开展了院《县(市)域乡村建设规技术要点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编制,旨在探索乡村规划建设的核心理念、技术方法、内容深度等,期望为江苏省乃至其他地区的该类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核心理念


研究梳理了乡村建设规划的核心理念。

01

城乡统筹,侧重乡村

在城镇化进程中客观审视乡村,面向乡村建设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地方特点,以为乡村解决问题、指导建设、提升发展为核心,积极塑造当代特色田园乡村,推进实现城乡统筹互补发展。

02

因地制宜,差别指导

分类持续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根据地方不同的需求和特点,针对性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和内容。通过差别化规划指导建设更具山村风貌、田园风光和水乡风韵的当代特色乡村。

03

保持特色,保护生态

保护乡村生态、产业、环境、文化等特色,修复、提升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开敞空间,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保护村庄自然格局肌理和历史文化遗存,传承乡村文脉。

04

部门协调,多规合一

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机制,以城市、县城总体规划为依据,综合考虑乡村建设涉及的各个方面,关注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红线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镇村布局规划等相关规划的核心内容,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意见,统筹指导乡村建设发展。

05

实效指向,利于落地

规划内容切实针对地方实际,寻找解决问题和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利于落地、便于实施。可根据需要灵活对规划内容进行适当增减、对规划深度进行适当调整,以形成更具实效的规划编制成果。


技术框架

研究确定了乡村建设规划的一般技术框架,分为四个步骤。

01

调查分析

通过对背景要求、发展现状、相关规划的调查和分析,确定乡村发展的问题与需求。

通州区域乡村建设规划开展详尽的实地调研

02

目标策略

即在研判城镇化及乡村发展阶段、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炼乡村地区的发展目标。

宝应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建立了121乡村建设目标体系

03

空间落实

包括产业发展、乡村体系、建设管控、设施支撑、环境整治、风貌引导等涉及乡村发展和建设的各个方面。

灌云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确定了乡村生态、生产、生活格局

04

实施保障

通过近期建设规划和确定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更好地促进规划顺利实施。

安新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通过重点村庄设计加强规划落实


创新观点

研究适应当前城镇化发展规律、针对乡村特征,形成了一系列的创新观点。

01

发展阶段重研判

城镇化及乡村发展阶段判断是科学制定乡村发展目标的重要依据。研究确定了根据现状综合评价,科学判断城镇化和乡村发展阶段,寻找适应该发展阶段的规划突破口,为乡村发展目标制定提供支撑的要求。

溧阳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对比国内外发达国家与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制定更针对当前城镇化阶段的乡村发展目标与策略

02

产业发展重民生

乡村建设规划需要通过产业发展引导,引导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为农民提供劳动致富的机会和保障研究要求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和分区特征,结合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明确乡村产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原则上以保护和发展第一产业为基础,鼓励三次产业绿色联动发展。

03

空间布局重协调

不同于城镇规划重建设用地的规划导向,研究针对乡村特征,提出了乡村建设引导的重点在于协调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考虑乡村产业发展、公共设施建设等的用地需求,提出符合地方实际的建设用地引导要求。

04

公共设施重标准

由于村庄分布面广量大,公共设施无法一一落实。研究通过“针对需求、分类引导”的方式,引导各地针对发展现实,结合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产业等特点,制定建设标准、布局内容、布局模式等差异化要求。

溧阳乡村建设规划确定了乡村地区的设施配套标准,同时根据溧阳丘陵山地特征,划定部分丘陵地区为分散污水处理区域,实现公共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05

风貌引导重特色

乡村地区特有的乡土风貌不仅是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有别于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资源。研究重视对乡村风貌的引导,实现村庄、田园、产业、文化、环境等多要素的联动塑造,努力形成传统肌理保持良好、整体风貌协调的田园乡村景观。

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乡村建设造成乡土特色丧失,研究通过划定不同风貌管控分区的要求,促进各地形成差异化的风貌管控要求。

通州区域乡村建设规划划定重点风貌引导区域

06

环境整治重分类

村庄环境的提升是乡村建设规划的重要任务。研究要求结合村庄历史人文、资源禀赋、区位交通、经济发展等要素,因地制宜制定村庄分类标准及相应的环境整治要求。

溧阳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按照历史文化型、旅游观光型、丘陵山地型确定不同类型村庄的环境整治要求

07

成果内容重实用

研究对乡村建设规划的成果要求更加注重实用性。除了一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等内容,鼓励各地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成果编制形式、内容、深度的创新。

《研究》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引导乡村规划建设的编制。因此,《研究》仅仅明确了乡村建设规划的一般要求,为各地的规划编制留下了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的空间。



供稿:许珊珊

编排:付萌

审校:王林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