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部六病系列——表阳病

 gouqinanren 2018-03-03

三部六病系列之表阳病 来自忍冬中综辅导 03:28


空白布局




空白布局

空白布局

空白布局

空白布局

空白布局

=

空白布局



bbb

空白布局

表热证



+


表实证



即太阳病


空白布局


  当表热证和表实证同时在表部合并存在时为表阳病。在实践中表热证常常是由表实证发展而成。表实证初时以表实为主,稍一发展就会合并表热证。所以表热与表实常常合并而成表阳病。

  表阳病时其病理是表热证和表实证的病理在表部同时存在,既有机能兴奋温度升高又有物质多余障碍代谢的病理状态。表热证增多了代谢产物,表实证堆积了代谢产物。代谢产物与病邪一并成了致热物质,进一步加重了表热证。表热证和表实证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使表阳病加重。表阳病的证状也是也是表热证和表实证的主要证状都有。



代表方

葛根麻黄汤



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或稍有汗),头疼,脉浮或咳喘。

疗代表方:葛根麻黄汤

葛根30g 麻黄15g 杏仁12g 生石膏30g 甘草10g


    太阳病的主证根据《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而择出,我们知道,太阳病是表部的阳性病,其病的本质有实有热。历代医家注解《伤寒论》多以第1条作为太阳病的提纲,但从太阳病的病性来看,本条提纳概述不全,应当予以补充为妥,阳病必发热,由于病位的不同,热型亦各有异,第7条作了提纲条文的补充“病有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无热恶寒,发于阴也。”表部太阳病的病性特点之一应是发热恶寒,单纯讲恶寒,不能说明是太阳病,发热恶寒是太阳病特有的发热类型,再是第1条中缺乏太阳实证的表现,太阳病在表,自汗为表虚,无汗为表实,故选用31条的“无汗”一证列入,其项北强几几是头项强痛在程度上增重的表现,证同而量别,另外在表部,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接触空气的面积比体表大二十至三十倍,同属一个系统,根据“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论点,将肺部的主要证候咳喘列入主证当中更为妥当,从临床看,患太阳病者并非人人皆见咳喘,故而在咳喘之前加“或”字以示说明。

    在临床实践中,以头项强痛为太阳病的必见证候。头为诸阳之会,各种阳邪多向上波及头部,以致太阳表部阳邪侵及肌表,首先表现在头面,故有“太阳诊头”之说。从病的好发部位和病证的表现特点,将头项强痛列为太阳病的核心证,作为本病的代表性证候,以利临床诊断,但见头项强痛一证,即可以太阳论治,脉浮提示病发于表,发热恶面,这样把脉浮、发热、恶寒、无汗或咳喘列为纲领证。

    病邪从体内驱除有三条途径,一是发汗,二是利小便,三是通大便。太阳病,病邪在表,正邪相争,实热并见,欲攻之法,必须发汗以解表,通过发汗将病邪排出体外,热随汗解,实随汗泄,实热双清,病证自愈。故太阳治则发汗解表,误用他法,则使病邪内陷,反为误治,切记勿误。


  太阳病的主方用葛根麻黄汤,是在实践中逐步确定的。过去,一般认为桂枝汤和麻黄汤是太阳病的治疗方剂,从实际临床应用的结果看是不适宜的,为什么呢?因为太阳病是表部的阳性病,病性属热,病势属实,热病的治则应该是“热则寒之”“实则泻之”,宜发汗解表以驱表部实热,而不应该用热性方剂,麻黄汤、桂枝汤均属辛温之剂,不宜治热性病,王叔和曾说:“桂枝阳盛,下咽则毙,”桂枝汤实乃厥阴表虚之治方,而非太阳病所能用,热证以热治,乃“火上浇油,抱薪救焚”。反使其热益盛,病更加剧。《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本条是表虚寒证,其热非太阳之热,乃阳虚之热,桂枝汤中,桂枝、甘草辛甘以化阳,芍药、甘草酸甘以化阴,阴阳共调,表虚治而诸证皆消,桂枝汤乃温经散寒之剂,用于发汗解表,显然相差悬殊,不宜为用,再者,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其条文是治表实与表寒的合证方,其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为表寒的表现,用桂枝甘草汤温经散寒而止痛,乃是以热胜寒之治,岂能以热治热。方中麻黄、甘草可治表实,在太阳病中可取,但治疗不全面,不足以担任主方,我们通过实践,根据原文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作提示,曾用葛根汤作主方,认为项背强几几与头项强痛都是项部肌肉紧张挛拘的表现,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分,依31条之意选定葛根汤中葛根作主药,麻黄作副主药,开始应用,但是终因其葛根汤是以桂枝汤为基础方,疗效仍不理想,根据“热则寒之”的原则,将其内桂枝汤更为麻杏石甘汤,七三年用于临床,结果一试成功,大大扩大了治疗面,提高了疗效,故取名葛根麻黄汤作方,并和原方以示区别。

  葛根麻黄汤中,以葛根作主药,以麻黄作副主药是有条件的,主药的选择不是任意抽签,是根据疗效高、治疗全面、使用稳妥三原则确立的,太阳病代表着表邪的实热,需以辛凉药解表,辛以发展,凉以治热,治疗是针锋相对,辛凉药类很多,依三原则筛选,葛根比较理想,因葛根性凉,又有发汗作用,可以解表,解表药都有发汗作用,治太阳病可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一些药发汗力大,易致大量出汗而耗损津液,一些药发汗力小,又不能达到发汗驱邪的目的,葛根这味。药则不然,它既可发汗解表,又清热生津,久服无副作用,(有以葛粉代藕粉食者)根据这一特点,故选用葛根作太阳病主药。但葛根亦有其不足,发汗之力不及麻黄,对于无汗之实证,则嫌其力逊,选用麻黄作副主药以治太阳之实,取其发汗,驱邪外出,二药伍用,共同完成治疗太阳病的实热之证。

  方中五药,葛根辛凉以散太阳之热,麻黄辛温以驱太阳之实,麻杏石甘四药合用,宣通肺气以清泄肺中之热,肺与皮毛相表里,葛根麻黄汤五药并用,体表与肺内之热可俱解,有病可治,无病可防,共同担负着表部太阳病的防治,十余年来应用千余例,无一不见其功。


病例

  曾有一患者,头项强痛九年不愈,多方求医,治疗无效,来自门诊,诉说其苦不休。头项强痛乃太阳病之核心证,证不移而方不变,遂处以葛根汤,四剂而愈。由此说明,在治疗中掌握主要矛盾,只要头项强痛证俱,即可用主方治之,应用葛根麻黄汤,治疗外感高热不退者,亦每第六收到奇功。实践说明,葛根麻黄汤是目前防治太阳病的代表性方剂。

 




忍冬

中医


祝愿大家狗年旺旺,学业进步!



界世的你当不

只作你的肩膀

 无畏的太阳 

Fearless Sun

生活不暖 但一定要有太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