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童风光

 黑龙江波涛 2018-03-03
[转载]霍童风光——茶园小景
霍童的茶园与潮州有明显的不同,依着霍同溪及至小山峦,与稻田和山林相互毗邻。加之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亚热带的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使茶园呈现常绿的状态,虽是寒冬仍不见有开花结籽,枯枝落叶的迹象……


右前角就是一片稻田,茶园和稻田相毗邻,和谐共处……

[转载]霍童风光——茶园小景

这一片好大啊……

[转载]霍童风光——茶园小景

山林、茶园、稻田、间着种,呈现出特有的色彩和韵味……

[转载]霍童风光——茶园小景

流水潺潺,是茶园常绿的重要因素……


霍童古镇——黄鞠故里

在墨西哥召开的第23届国际灌排大会暨国际灌排委员会68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秘书长宣布评选结果:“黄鞠灌溉工程”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霍童古镇——黄鞠故里

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是是隋朝谏议大夫、中国古代隧道水利先行者之一的黄鞠先生的故里。据说,当年黄鞠先生,因谏隋炀帝不纳,遂弃官入闽,择地而居,兴修水利,造就了千年的佳话。

霍童古镇——黄鞠故里

斩“龙腰”大兴水利:我国古代,农业是开基立业的根本。黄鞠看上霍童,是因为霍童溪南北两岸有着一片五六千亩肥沃的三角洲。他深知道水是农业的命脉,要想推广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就必须先修水利。霍童古镇——黄鞠故里

                   “黄鞠灌溉工程”二级水碓处水车

霍童溪南岸大石一带大片的土地,虽然霍童溪水近在咫尺,但是由于岩岸较高,水资源无法利用。隔着一座山梁,霍童溪的第三大支流大石溪从那里经过。要利用大石溪中的水,就要挖断一条名叫“龙腰”的山梁。当时有人散布挖断“龙腰”就是要“斩代代官贵”,黄鞠掷地有声:“只要能发万家香烟,不问代代官贵。”坚决把工程付出实施。相传由于工程之艰巨,黄鞠率乡众干了八九年时间,“龙腰”才被拦腰截断,凿出了一条一米宽、好几米深得水渠来。再从上游大石坑修上1公里的引水渠,水就引过了山梁。霍童古镇——黄鞠故里

                                    石桥村村中水利

凿“度泉洞”溉千顷田:北岸地势虽然低平,但在当时没有大型提水机械的情况下,只能靠自流灌溉,这就必须选择一个可以提高水位的处所。经过勘测,黄鞠选中了“堵坪湖”,其距离松岸洋约15华里。15华里的明渠工程原本不是难事,难就难在有三四处的山岩挡路,非开凿隧道不可。

霍童古镇——黄鞠故里
                                      “黄鞠灌溉工程”日月星湖

据说,那时没有炸药,就连钢铁用具都非常落后,开凿隧道的办法就是将柴火放在石头上烧,等待烧到一定温度时,突然灭火,用冷水浇石,使岩石在急剧的热胀冷缩中爆裂,再用简单的工具一点一点的撬,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少时日,硬是将岩角的隧道打通。现存的隧道有七八十米长,宽约1米,最高的一个隧洞约2.5米。据说以前有几百米长。现这个隧道已经没有用了,但是与其衔接的上千米的明渠还发挥着作用,今在隧洞旁建起一水泵站,可以直接将水从溪中抽上,依靠明渠灌溉松岸洋的数个村庄,3000多亩的田地。“度泉洞”这一隧道,在福建水利史上是首次发现,在中国水利史也是不可多见的。

霍童古镇——黄鞠故里

寻访琵琶

2016年黄鞠灌溉工程被纳入中国水利博物馆永久性展陈,填补了中国隋代水利空白,201710月,黄鞠水利灌溉工程将作为中国候选工程赴墨西哥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下一步霍童镇将做好黄鞠水利遗址的开发与保护工作,重点推进非遗展示区和黄鞠水利博览园项目。

霍童明清古街

霍童明清古街,修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前后,长1700米,始建于明末清初,起点是“功德坊”,建于清康熙33年,为古时候进镇的必经之路,上面的斗拱结构沿袭的是唐朝的建筑风格。在它的正前方就是明清古街,始建于明朝末年,为明嘉靖37年霍童爆发特大洪水,沿袭两侧分布的36个村落被夷为平地,后遗存村民聚集而居所形成,主街为一横一纵,建筑面积达20253平方米,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64座,建筑融合了八卦、风水等要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古民居分出了青砖、木质结构及三合土墙三种外观,为典型的闽东民居。今年来,霍童镇对沿街富有居民特点的古建筑进行统一登记造册及挂牌,布设了“洞天文化艺术馆”“廉政文化展陈馆”“天山茶舍”“革命历史展陈馆”和“潘玉珂书画艺术馆”。随着古镇文化游的发展,沿街而居的群众纷纷将祖传技艺重拾经营,如咸豆干、八果糕、饴糖等,达到了“文化兴镇、旅游富民”的效果。现明清古街常住人口约500人。

霍童古镇——黄鞠故里

进入霍童街尾旧街一带,可见众多青砖大屋。这些大屋为青砖青瓦建筑,也有土生筑墙复以三合土,为典型的闽东民居。构造基本为:门厅、天井、前两庑、正屋、后两庑、偏榭。房屋一般为二层,也有的三层,这里数幢规模不凡的四楹、六楹或八楹的大屋比邻而建,却只用一道照墙相联,共用一个门楼。门楼内为同姓人家。霍童古镇——黄鞠故里

在霍童,规模较大的有“黄厝里”“颜厝里”“陈厝里”等等。数十姓家族皆按此结构筑居定居,终于形成一片凝固着中国传统法观念,体现着耕读理想的建筑群,同时你还可以见到一些不同姓氏的祠堂等旧建筑物。整个街区保留着浓郁的明清时代的建筑风貌和古老气息。

霍童线狮

霍童线狮,又称抽狮,当地人称之为“打狮”,是霍童当地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游艺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乔装动物的杂技节目。据历史记载,当地举办“二月二”灯会线狮表演是“二月二”灯会中最具有特色的节目之一。明代中后期以来,霍童线狮成为当地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该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霍童线狮通过绳索操纵狮子表演各种动作,集文功、武功于一身,其表演有单狮(雄)、双狮(一雄一雌)、三狮(一母二子)、五狮(一母四子)4种形式。线狮最早是沿途行进,边走边舞,后转为固定台表演。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实践性创造,线狮的表现力越来越丰富,能表演坐立、蹲卧、苏醒、伸展、登山等各种不同姿态,仅狮子戏球就有寻球、追球、得球等动作。狮子所有的这些动态表演,全凭艺人们集体的操纵和密切的配合加以实现。

今年来,霍童线狮应邀参加了中国传统技艺大展、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欢欢喜喜过大年》、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展演、新加坡2014妆艺大游行、2015年北京电视台《传承者》栏目展播、2016年北京电视台《传承者》栏目、安徽卫视《百家姓》节目、湖南卫视2016年中秋晚会,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2017年元旦晚会及国内诸多省份的展演等,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故其有着“中华一绝”的美誉。

千年古镇——霍童

闽东支提山,峰峦叠嶂,林木葱郁,常年云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被人称之为“闽国东岳”。支提山下的霍童溪,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就像一条玉带,蜿蜒缠卧于群山之间,宁德人亲切地称它为“母亲河”。支提山下霍童溪畔,有一座静谧清幽,古朴典雅的千年小镇,它的名字叫“霍童”。 

相传,周朝时期有一位“霍童真人”仙居于霍童溪畔的霍林洞,附近村庄因此得名“霍童”,溪流则得名“霍童溪”。霍童古镇,距离宁德市区四十多公里,历史上曾为福州府长溪县属地,自古就是闽东水陆交通要道,其境内的支提山是佛教文化名山,支提寺是全国“第五大道场”,而位于古镇西南大童峰下的鹤林宫,曾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宫”之一。历史上,霍童曾三次被朝廷封为“天下第一洞天”,是中国东南道教的发祥地。

千年古镇——霍童

千年古镇——霍童

千年古镇——霍童

千年古镇——霍童

千年古镇——霍童

千年古镇——霍童

千年古镇——霍童

千年古镇——霍童

千年古镇——霍童

千年古镇——霍童

千年古镇——霍童

千年古镇——霍童

千年古镇——霍童

霍童古镇周边山川秀美,景致错落,没有任何污染的霍童溪自西向东贯穿古镇,独特的峡谷地貌,花岗岩山石和河谷冲积平原,造就了其九曲十八弯,二十八滩的美景,支提山,老君岩,狮子峰,睡美人,双鲤朝天等景点层层递进。霍童古镇,散落着众多古迹,民宅,寺院,山水人文俱佳。霍童下街,有一条长达1700多米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古街保存完好,民间工艺坊,手工作坊,传统的老字号店铺林立,青砖灰瓦的明清时期古民宅有60多座。大院庄严,古巷深深,清幽典雅,徜徉其中,仿佛穿越于古今之间。
说起霍童,就不能不提及“霍童线狮”。近年来,这种极富当地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屡次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亮相,尤其去年在北京卫视《传承者》栏目中更是大放异彩。数十斤重的手工布艺狮,在十几位民间线狮表演者的手上,通过绳索操纵牵引做出各种表演动作,上下翻滚,左突右进,或坐立,或摆首,或含(绣)球,或吐云喷火,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高难度的动作受到人们的喜爱,被赞誉为“中华绝活”,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霍童线狮,不仅要有娴熟的技巧,还需要有充沛的体力。2014年,霍童古镇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还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福建省环境优美乡镇,中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名镇,被人们称之为全国66个“一生非去不可的”的乡镇之一。

——————————————————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霍童,古地名。传说周朝时有霍童真人,亦名霍桐,居霍林洞,由此得名。据霍童溪沿岸芦坪岗遗址考古发掘证实,至少在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痕迹。芦坪岗、山下、瓦窑岗遗址发掘,出土一批石器、陶器、玉器及青铜器,还证实了约在四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定居,在商周时期已形成聚落。秦至唐末时期不断传入中原文化,在公元747年(唐天宝六年)改霍桐山为霍童山,宋代宁德设三乡六里,此地设霍山乡,辖水漈里、霍童里。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霍童古民居大多保留了先民的群居特色,各个宗族以先后顺序建立自己的集居地,通常以一家一户或一户多家为特征;而在历史的演变中,古民居又分出了青砖、木质结构及三合土墙三种外观。青砖外观的,自然是当年的大户人家,沿着街尾路边而建的青砖大院,每户大门前都有一个雕刻精美的牌匾,院内的对联和雕花的木栏,有意无意透露各家各户的渊源脉络。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上)


    霍童溪沿途村庄众多,两岸村落的选址、规划、布局、用材、建筑乃至审美,蕴含着“天人合一”、“归隐林泉”的先哲思想,又与古人“沿河而居”的亲近自然、耕可致富、读可致仕密不可分。石桥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名胜古迹甚多,是霍童溪流域人文风景的核心。该村其开基始祖黄鞠是隋朝谏议大夫,因不满朝政,挂冠携眷入闽。黄鞠带来了中原发达的农耕技术和文化,他立足石桥村后,兴修水利,发展农垦,从此开创了霍童“耕读传家”的历史。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下)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下)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下)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下)
    霍童古镇明清手工艺一条街。手工剪刀、竹编等手工艺品都散落其间。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下)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下)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下)

[转载]福建古镇之霍童古镇(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