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古论今说《论语》: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誉航西莲 2018-03-04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子路——也就是仲由——是孔子弟子中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个,和孔子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孔子对子路基本没啥表扬的,只有打击,颇似中国传统生活中的父子关系。

这段话,孔子先是跟别人感慨:“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之后很高兴。然而,见子路沾沾自喜,孔子马上敲了他一棍子:“仲由也没啥好的,就是尚勇,比我还过分。其他则无可取之处。”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对于周游列国十四年、志在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孔子来说,有着一种壮志难酬的悲凉无奈。这句话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为后代士人提供了一个幻想的话题。其中,把这句话演绎得最精彩的是苏东坡。

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他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并筑屋名“雪堂”。对于刚刚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轼来说,此时是劫后余生,内心忿懑而痛苦。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

1082年九月,苏轼写下了著名的一首词——《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僮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此词之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根本未去“江海寄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