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不信?上学路上就有100个作文题!

 长沙7喜 2018-03-04





没东西可写是最让孩子苦恼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我是一个语文老师,但同时是一个父亲。在家里面,我经常和读小学的儿子有这样的对话。


“爸爸,这周的周记该写点什么啊?”


“作文要自己想,我不管啊!”


“告诉我嘛!求求你了。”


“不行,如果我说了,那就是我的想法了,而不是你的构思了。”


聊到这里的时候,孩子的妈妈就会在旁边建议:“要不,你带他出去走走。”


在孩子妈妈看来,孩子之所以写不出文章,是因为生活太单调了,要让孩子有内容可写,就要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开阔眼界,让他的生活丰富一点。


关键在于“生活敏感度”


没内容可写的原因是什么?


关键不是你的生活不够丰富,关键是你的“生活敏感度”比较低。


当然,“生活敏感度”这个词并不是某个研究领域权威的科学概念,这个词只是作家、教师的经验性提法。


一个肠胃敏感的人,与别人吃同样的东西,更容易出现腹泻;一个对环境敏感的人,可能会因为花粉而全身瘙痒;一个对天气敏感的人,可能会在下雨天就开始关节疼痛。同样,我们认为一个对生活特别敏感的人,会对细琐的看似不重要的事,会对自然界的细微的变化感受比一般人明显。


 “生活敏感度”高的人,即使生活范围只是狭小的一个房间,也可以写出很多文章。例如作家史铁生,因为疾病的原因,常年躺在床上,坐在轮椅上,可是他依然写出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因为他的“生活敏感度”很高。在同样的生活经历中,他们有观察的眼,有体验的心,有思考的脑,他们总是保持足够的敏感、敏锐去感受生活、回应生活。窗外飘落一片树叶,墙上有一条雨痕,枕边爬过一只蚂蚁,史铁生都可以写出一篇文章。严歌苓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反复提到自己基因里的敏感,她总感觉自己的神经是裸露在外的,非常容易被触及和拨动。我有着一种疼痛的敏感,这是天生的。


提起“生活敏感度”,我总想到一个我自己的写作教学案例。那天,我带孩子们读梅子涵老师的《男孩的童年》,我非常喜欢这篇散文。


男孩的童年

梅子涵


男孩的童年和女孩不太一样。


它是经常地拖着鼻涕和裤子没束牢。


它是端着假的冲锋枪冲啊,假的冲锋枪是装一节电池扣动了会发光的那种,甚至是一根木头一根竹子,和两只假装的手。


是扑逮蝴蝶和黄蜻蜓,红蜻蜓只看见过一次。

是夏天的时候斗蟋蟀。春天捉蝌蚪。


是等待过年,过年可以放爆竹,等到没有爆竹放了,年过完了,会有一丝惆怅。


是上学的路上跟人打架,放学被留下来;前一天的作业没做好,放学又被留下来。


是没被选上中队长,小队长也没选上,傻兮兮地朝选上的人鼓掌,一点也不嫉妒。


是随便地在马路上走走,不买泡泡糖,不买橄榄,但会买一根冰棍,不是小气,是泡泡糖和橄榄有什么意思?


是穿上一件新衣服,先要弄弄破,再走出去,最好谁也不要注意,否则不好意思。


是躲在角落里小便,让一个人放哨,当心小姑娘走过来。


是在乒乓桌上拉弧旋球,一点不转,人家把球扣杀过来,又输掉一盘。


是“恶毒”地说,哪个小姑娘跟哪个男生结婚,然后开心地哈哈大笑。


是那双脚,臭得要命,妈妈说,你不洗干净,别上床睡觉。


是端起爸爸的高粱酒:“让我喝一口!”


男孩的童年还是什么呢?男孩们都知道,如果你是男孩,那么你也知道。


每次看到这篇文章,里面每一句话所举的每一个例子都让我忍俊不禁,我认定现在的孩子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孩子没有这样的生活。


可是我让孩子模仿梅子涵老师的《男孩的童年》,新写一篇属于自己的《男孩的童年》《女孩的童年》,精彩远远超过我的预期。


男孩的童年

学生版


男孩的童年是往同桌桌上放一条毛毛虫,吓吓她。


男孩的童年是拿了一把长尺当机关枪。


男孩的童年是在别人身上粘纸条,再写上“快来看猪头”。


男孩的童年是把自己的头发剪下一片,哈哈大笑。


男孩的童年是在炎热的夏天,不躲在空调房里舔棒冰,而是拿个足球,在烈日下,叫几个同样疯了的小伙伴踢足球。


男孩的童年是在鬼屋里一边哭一边慢悠悠闲逛,出来以后含着眼泪说:“我还要再玩一次。”


男孩的童年是在晚上不开灯,然后拉上窗帘,哆哆嗦嗦地拿着被子看鬼片,非要自己把自己弄哭了才好。


男孩的童年是买了把塑料宝刀,喊道“冲啊”,然后“刷刷”几下,把几根细树枝给砍了,叫道“胜利了”。


男孩的童年是把餐车推到最快,硬生生把五(3)班的胖子逼到过道的尽头,然后一转身走了。


男孩的童年是在走廊上喊,哪个小姑娘跟哪个男生结婚,然后开心地哈哈大笑。


男孩的童年是下雨时,不打伞,故意在雨中疯疯癫癫地跑来跑去。


男孩的童年是在三楼的拐角处撒泡尿,后来嫌没人看见,跟十八个“死党”说他在楼梯上撒了一泡尿。


梅子涵老师的《男孩的童年》就像一根火柴,点燃了一个引线,在那一刻引爆了孩子们的“敏感”,让孩子想起了生活中一系列调皮好玩的瞬间。这些事情都曾经发生过,但在以前,他们忽略了、忘记了。是的,缺乏生活敏感,生活中一些趣味盎然的瞬间就会被我们错过。


这就解释了一种现象,有的孩子也报很多培训班,生活的范围也不见得大,却总能写出让人眼睛一亮的文章。对于“生活敏感度高”的孩子来说,每一种生活都是值得写的生活。


所以,让孩子有东西可写,我们有的时候可以调整一些思路,我们的重点不要放在拓展孩子的生活上,而是放在提醒、培育他们的“生活敏感度”上。当然,培育孩子的“生活敏感度”是个世界性难题。


不喜欢“造米”作文课


近年来,我所观摩的一些作文公开课,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是“造米”型的课,也就是课内看一幅图,做一个游戏,做一个实验,表演一个故事,然后把图、游戏、实验、表演写成作文。另一类是“找米”型的课,就是把重点放在帮助孩子寻找写作材料上。


不管是“找米”还是“造米”,立足点都是在“米”上,信奉“有米自成粥”。


相对于“造米”,我个人更喜欢“找米”,“找米”主要的方式方法是让孩子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找米”把孩子引向的是真实的生活。但是,很多时候,当我们布置一个“观察作文”题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动用他们的记忆,因为当时我们正被“困”在教室里,根本去不了任何地方。例如我们让孩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我们只是让孩子写记忆中的动物,可是动用记忆的写作,因为经验性的匮乏描述时会遇到障碍,最终习惯于陈词滥调。毫无疑问,好的“观察作文”,会让孩子走出教室,有经验的老师会指导得非常细致,极力丰富孩子的直觉经验,例如:



闭上眼睛,想象你在触摸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时是什么感觉。想象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去触碰它,如指尖、脸颊、鼻子、嘴唇或腿,并想象触碰到动物身上的不同部位所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先摸皮毛、羽毛、鳞片、胡须、牙齿、爪子或蹄子,然后是皮肤下的肌肉群——想象其形状、长度和体积,接着是四肢和尾巴部位的肌肉、肌腱和关节。


接下来是坚硬的部位——骨骼和软骨,包括头颅、肋骨、耳骨、后臀、爪子和膝盖;还有柔软的部位——比如腹部和脚掌。


睁开眼睛,用一串精炼的词语记下你在不同触摸点跟动物接触时的感觉,如“脸颊——光滑的/丝绸般的/柔滑的/有线条的/柔嫩的”,“唇部——干裂的/天鹅绒般的/扎人的/长着胡须的”,“爪子——坚韧的/温暖的/粗糙的/翎毛般的/齐整的/让人发痒的/羽毛似的/裸露的/骄傲的/梳齿状的”。


再次闭上眼睛,想象你的这个动物通过其喉咙和身体所发出的各种声音:悠长的嚎叫,尖利的啼吠,爪子划过地毯,马儿重重地躺下,一条金鱼在寂静地吞咽,嘶嘶嘶,嘘嘘嘘,嘎嘎嘎,喵喵喵……所有这些语词都是在给动物发出的声音命名,他们自己当然不会去描述。将你的耳朵调整到最佳状态,仔细辨别这些声音的高低、长短、情感色彩和发声目的。


睁开眼睛,开始描绘这些声音。想想看,你会使用什么样的语词来表现你听到的声音。


这一次,当你闭上眼睛时,请留意你的动物在某些特定时刻散发气味的不同情状,如行走之后、湿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或者刚吃过东西时。注意你是去闻它的呼吸、它的皮毛和它的脚掌心。


睁开眼睛,请用酿酒师般细腻的语言,编织词句去形容动物身上的各种气味。比如:“湿乎乎的,浑身散发着浓烈的马粪味儿,同时充满了夏日青草和尘土的气息。


闭上眼睛,现在想象一下你和你的动物发生亲吻时刻。也许是你的狗用舌头舔到了你,或是你吻到了马的鼻子。还有,要是你最喜欢的动物恰恰是你养来吃的。这种体验带给你的会是一种什么滋味?


然后睁开眼睛,用两行并排的单词记下你所品尝到的质感及其气味。现在将两排单词随机组合,形成短语,如:“一阵阵的臭味“、“黏糊糊的腐肉”。


通过采取这种更加贴近动物生存情状的现象学方法写作,学生们可以不断尝试将动物带入文字表述的方法——这些表述将是原创的、真切的,并且最终,它们将吸引更多的读者。我喜欢的是这样的“找米”作文课。


上学路上就有100个作文题


跟所有学校的孩子一样,教室里一片鬼哭狼嚎。


“真的这么难呀?”我同情地问。


“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写什么呀?”其中一个孩子嚷嚷。


这句话打在我的耳膜上,我的心上。


我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反复听到这句话。这是孩子们拒绝写作文的最直接理由。


发生?这是个很美好的词语。孩子们认为什么才是发生呢?


春游?运动会?……总之,要有“大事”才算发生。 “有意义”才叫发生。


这个“意义”真是害人!


我开始了对这拨孩子的第一次启发。


“这两天,真没有发生什么事吗?”


“没有。”无数小孩子直着脖子,认真回答。


“真没有?”我瞪大眼睛追问。


“就是没有!”他们都点头。


确实也是,才开学,学校所有活动都还未开展。在小孩儿眼里,当然什么都没有发生。


“可是,我觉得发生了很多事啊!”


全班孩子都笑了。


“真的发生了许多事啊!”我说。


 “那你说一件。”孩子开始反击。


“你看,你们今天不是换位置了吗?这不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吗?”


“耶。”孩子们是用第三声说这个字的,他们不是欢呼,而是表示不屑。


“难道这件事不值得写吗?”


“蒋老师,你来写吧。”我看见一部分孩子眼睛亮了。


我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打退堂鼓,因此我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写了一篇《换位置》,然后读给他们听。


换位置

                                    蒋军晶


又到换位置的时间了。


郭淑仪心里有点小心事,以她的身高,坐在最后两排也可以。可是她不想坐在最后两排。如果你坐在最后两排,班主任就会随时对你说:“郭淑仪,垃圾桶满了,你去倒了。”于是你要从四楼跑到一楼,跳八十个台阶,拐两个弯,再跑三十八米,才到达最近的“垃圾站”。等你跑回教室,下课的十分钟已经整整少了四分钟,剩下来的六分钟就像是刮掉所有水果和奶油的生日蛋糕,没有什么任何可以期待的了。


这还不算,来听课的老师,总是坐在教室后面,也就是坐在你的旁边,然后翻你的书,看你的作业,还要问你问题。胖子徐驰骋最讨厌老师来听课了,他体重80公斤,160斤,8000克,但他喜欢说自己0.08吨。老师来听课等于破坏了他的生活节奏,在这一节课里,他不能发呆,不能用橡皮玩“植物大战僵尸”,不能用肥肥的小手指顶一下同桌的胳肢窝,不能把鞋子脱了跟前面的赵祯昊比谁的脚更臭……天,这一节课算是毁了。


所以,最后两排千万是不能坐的。


那坐在前两排怎么样?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不会选择坐在前两排。这两个位置是教室里PM2.5值最高的地方,阴天还好,阳光挤进来的日子,你都不敢呼吸,你就看到粉笔灰被放大10倍在亮的地方漂浮,你只要一呼吸,你就成了天然吸尘器。最重要的是,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你还能干什么?除了把两条手规规矩矩地放在桌子上,把腰背挺直了听课以外,你什么都做不了。


郭淑仪自己都觉得有点累,选个位置比做一道奥数题还要难。这样推算下来,三四排应该是比较好的位置了。不过,对于五(2)班来说,第四排是人人闻之色变的地方。这跟蒋老师有关系。蒋老师讲课喜欢拦腰站在教室中间,就在第四排位置。蒋老师讲话速度快,啪啪啪,连珠炮一样,都没有逗号的。两分钟以后,唾沫就在嘴角处堆积,四分钟过后,就有飞沫溅开来,射程一米,正好落在第四排。如果落在课桌上,用餐巾纸偷偷抹去就是了,要是落在……咦,想想都一身鸡皮疙瘩。


孩子听得饶有兴致,他们确实没想到“换位置”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我可以写得如此“枝繁叶茂”,我在文章中的一些“揭秘”、“自黑”更让他们乐不可支,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并且具有某种启发性。


我知道,这个时候我得抓住机会和他们们探讨一个问题——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写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发现的眼睛。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来劲。我喊一声:“别说了,拿起笔来写吧!”


上学路上

王芷墨


 “咚咚咚”我边下楼边很着急地想:天啊!万一我今天迟到了怎么办?今天可是星期一啊,有队广播的。


大家可能都在想:为什么我这样着急呢?唉,其实是因为隔壁的启正中学,每个星期一启正学都会在七点十分准时在那个硕大的操场上演讲。而我心里就认为我们学校这时也已经在操场上演讲了。于是我坐上电瓶车,跟妈妈反映:“妈妈我到学校一定迟到了吧!您得再开快点!”妈妈早就知道了我的心思,故意让我着急似的,慢慢地开,比蜗牛快不了多少,这时我心里的那个急呀!急得让我感觉我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竖了起来。不过刚急了一会儿,就到了我家小巷子尽头的那个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周围全都是卖吃的小店,香气扑鼻。我以前经过这个十字路口味道没那么足。而如今这条街上新增了好几家绝味小吃店:有高奶奶馄饨铺、黄金烤鸭、小柔拉面馆……很多让人一听名字就要流口水的小店,现在我和妈妈正在路的中央,四面八方的香气都飞到了这里,我拼命地闻呀闻。恨不得能和香味合成一体。不过该过的还是过了,我只好悻悻地想:如果这时能收到陆老师的电话“今天有特殊情况,放假一天。”那该多美呀!我一定用最快的速度冲进其中一家大吃特吃一顿,尽管我早上已经吃了营养早餐。


现在在我们对面的是省儿保医院,它比以往安静多了。因为有了分院。经过冷清的院门口,我不禁回想起前年,大前年的儿保医院,那时人头济济,“黄牛”成群,我和妈妈每次都是好不容易才挤出一大堆一大堆的人,而这些人中,大都是满脸焦虑的父母小孩和一脸平静的“黄牛”。因为“黄牛”会把几乎所有的专家号挂完,以致于看病的人必须得到“黄牛”那边代表号才能去专家那边去诊断。呵呵!我以前弄了一个笑话,,把“黄牛”喊的“代挂号”听成了“呆瓜号”,“呆瓜号”“呆瓜号”听起来真好玩!


很快到了校门口,“王芷墨”,虽然我的后背没长眼睛,可是耳朵却听出是倪一菲在叫我,于是我连忙跳下电瓶车和她一起手拉手走进了校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