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粘接剂的发展历程

 hope的发呆时光 2018-03-04

引用

福建省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 的 2008:牙本质粘接剂的回顾、



1955年,Buonocore将酸蚀剂技术应用于牙体粘接,从此粘接
技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修复美容的社会需求和现代牙科“保
存”意识的不断深化,是粘接技术不断成熟完善的巨大驱动力。
牙本质特殊结构造成的牙本质粘接技术难点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
热点。不同类型的牙本质以及牙本质小管液的存在等都是影响牙
本质粘接效果的显著相关因素。近50年来,牙本质粘接剂从第一
代发展到第七代,牙本质粘接剂已取得了满意的粘接效果。
一、第一至第三代粘接剂
第一、二代粘接剂侧重于促进粘接剂与牙本质活性基团的化学结
合,多数粘接剂具有双功能基团的表面活性单体,其亲水的一端
与牙本质中的钙离子、氨基、羟基及羧基等结合,疏水的一端与
修复树脂共聚结合[7],这种化学性的结合极为不稳定,遇水容易
发生降解。所以第一、二代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很低,只有2~
7MPa。第一代粘接剂的主要成分是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bisphenol-A-glycidl- methacrylate,Bis-GMA),第二代是在第一
代的基础上加入了甲基丙烯酸―β―羟基乙酯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HEMA)。
绝大多数的第三代粘接剂产品通过含有磷酸酯的底胶软化玷污
层,使树脂单体渗入其中,形成微机械固位,相对于第一、二代
而言,第三代粘接剂增加了亲水性的树脂单体,包括4-甲基丙烯
酰氧乙基偏苯三酸酐(4-META), 联苯二甲基丙烯酸(BPDM)
等。渗入的深度通常仅局限于玷污层,与玷污层下方的牙本质层
无联系。因此这类粘接剂容易因玷污层的薄弱而发生内聚破坏,
使粘接性能受到影响。
由于第一至三代粘接剂的临床效果很不理想,现已基本不用。第
四代至第七代粘接剂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主流产品,并且在临床上
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二、第四代粘接剂
第四代粘接剂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传统的全酸蚀粘接系
统,其由处理剂、底胶和粘接树脂组成,采用多瓶多步骤操作方
法。第四代粘接剂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粘接效果,具有较高的微拉
伸粘接强度和较好的边缘封闭性。全酸蚀粘接理论和湿粘接的概
念有效的阐述了第四代粘接剂的粘接机制。
1.全酸蚀粘接理论:1979年,Fusayama最先提出全酸蚀理论,
即用酸蚀剂同时处理牙釉质和牙本质,完全去除玷污层并在牙本
质表面形成3~5μm的脱矿层,然后涂布底胶,改善牙本质表面的
润湿性,使粘接剂渗入脱矿的胶原纤维网架中并与之形成相互缠
绕的混合层,成为连接修复树脂和牙本质的一层过渡结构。混合
层与渗入牙本质小管的树脂突一起提供粘接所需的固位力,但混
合层起主要的固位作用。
2.湿粘接:1992年,Kanca[9]等提出了“牙本质湿粘接”的理
论,即指出水分有助于保持胶原纤维网的膨松状态,使其中的微
孔开放,以利于树脂的渗透。扫描电镜下显示,过渡干燥的牙本
质表面,会出现胶原纤维网的皱缩和坍塌,不利于粘接性树脂单
体的渗透,因而不能实现粘接所需的微机械固位作用。然而,存
留的水量很关键,过度润湿或干燥均会引起粘接强度下降。这是
全酸蚀粘接剂技术敏感性高的原因之一。
第四代粘接剂为经典的全酸蚀粘接系统,处理剂为酸蚀剂(如
37%磷酸)或螯合剂(如EDTA),亲水性底胶中含N-甲苯基甘
油酸-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树脂(NTG-GMA)、联二苯二甲基丙
烯酸树脂(BPDM)和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EGDMA)
等成分,以丙酮或水为载体。粘接树脂含β—羟乙基甲基丙烯酸脂
(HEMA)或氨基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UDMA)等成分。这
一代粘接剂大大提高了对牙本质的粘接强度,但因需多步操作,
现已不常用。
三、第五代粘接剂
20世纪90年代,学者推出了第五代牙本质粘接剂并提出了自酸蚀
粘接理论。第五代粘接剂分为两类,一类将底胶和粘接树脂结
合,称为“单瓶”粘接剂。这一类粘接剂仍采用全酸蚀技术。另
一类称为自酸蚀底胶粘接剂,此类粘接剂采用的是自酸蚀粘接技
术,操作简单、快捷,并且有效地避免治疗后的敏感。
1.全酸蚀“单瓶”粘接剂:“单瓶”粘接剂为双组分全酸蚀粘接
剂,它与第四代经典的全酸蚀粘接剂相比,它将底胶与粘接树脂
中的化学成分融合在一起,简化了临床操作步骤,降低了技术敏
感性,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单瓶牙本质粘剂,
脱矿牙本质表面的湿度是影响其混合层形成的最关键因素。脱矿
牙本质表面保持适当的湿度对提高酒精和丙酮等亲水性单体在胶
原网中的渗透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牙本质表面湿度的
把握和术后敏感的问题。
2.  自酸蚀底胶粘接系统:
(1)自酸蚀粘接理论:自蚀粘接理论的核心是将酸蚀和底胶处理
合为一步,省略了独立的酸蚀步骤。其酸性功能成分溶解玷污层
内的矿物质并使其及下层表浅的牙本质脱矿,但它并不去除玷污
层,玷污层的残余与渗入的树脂单体形成混合层的同时,与渗入
牙本质小管内的自酸蚀底胶混合结固,形成特殊的与树脂交杂的
管塞,成为树脂突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树脂与牙本质粘接的目
的。
(2)自酸蚀粘接的优点:操作简便、省时,技术敏感性低。采用
自酸蚀粘接技术,仅溶解玷污层和使其下方的牙体组织部分脱
矿,残余的玷污层参与形成混合层,可良好的封闭牙本质小管
口,保护牙髓不受刺激,大大降低术后敏感症状的发生。
由于自
酸蚀底胶的酸性相对较弱以及玷污层的缓冲作用,使得牙本质脱
矿较为表浅,更易达到树脂的充分渗透,不余留薄弱层,脱矿与
渗透同时进行,从未脱矿的牙本质到粘接剂层形成一个连续体,
减少了纳米微渗漏的发生。
四、第六、七代粘接剂
2000年研发出了第六代粘接剂产品,即所谓的单组分剂(all-in-
one)或一步法(one-step)剂。此类产品将酸蚀、涂布底胶及粘
接一步完成,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减少了操作时间。
这类产品多数为单瓶包装,少数产品为两瓶组成。第六代产品虽
然多为单瓶包装,但是仍为双组分,只是在使用前,在调拌皿中
混合,或在挤出的过程通过螺旋调拌器混合并发生反应,产生粘
接作用。目前商家宣称的第七代粘接剂,与第六代产品的惟一区
别在于无须在使用前混合各组分,这种配方中含有牙本质粘接剂
所必须的三种化学组分,即酸蚀剂、底胶和粘接剂。第六代和第
七代粘接剂均采用自酸蚀粘接技术,为一步法自酸蚀粘接系统。
五、未来的粘接剂
如前所述,牙本质粘接剂经历了六至七代的变革,相应出现了选
择性酸蚀技术,全酸蚀技术,自酸蚀技术以及三步法、两步法及
一步法的粘接材料。这种发展趋势可预示未来这几年牙本质粘接
剂新产品的开发,仍致力于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椅旁操作时间。
组织工程学及仿生学等学科的发展,使我们有许多经验可借鉴。
双壳贝类(如贻贝和甲壳类生物)能够在海水中快速、恒久地粘
附到不同的固体基质上,这得益于贝类粘液腺分泌的不溶性的疏
水黏性蛋白。最近,含有这种黏性蛋白的3,4-二羟苯丙氨酸(3,4-
dihydroxyphenylalanine,3,4-DOPA)被合成,这其中包含了大
量DOPA残余,整个反应无需酶促,只通过传统的固相合成。这
个研究进展可成为未来研究牙科粘接剂不受潮湿度影响的突破口
或切入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