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楹联语篇的词汇与语音的衔接

 JwwooLIB 2018-03-05
【摘要】楹联是独具中国传统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言简意深,无论是语义上还是形式上都讲究衔接和连贯。本文就是从语篇的角度分析楹联的词汇与语音衔接。楹联的词汇衔接主要有词汇的复现和词汇的同现,词汇复现包括原词复现、同近义复现、上下义复现。语音衔接主要有谐音、叠音和押韵。
中国论文网 http://www./7/view-8021197.htm
  【关键词】楹联;语篇;词汇衔接;语音衔接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的整体,它可以一篇大文章,也可是一句问候,长者可以洋洋万言,短者一二句就可以成篇,楹联语篇就属于后者。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一般有这几个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三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黄国文指出,一个标准意义上的语篇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语篇,连贯是判别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依据,而衔接又是判别连贯的重要依据和标准。来看北京潭柘寺弥勒佛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衔接得天衣无缝。
  一、 词汇衔接
  所谓词汇衔接是指通过重复使用同义词、反义词、上义词、下义词、互补性词和表示整体与部分的词等手段来连接语篇的方式。词汇衔接是创造篇章肢体的主要手段。词汇衔接正是通过使用一些相互之间存在意义联系的词语,建立一个贯穿语篇的语义链条,构成语篇中组织纽带,保证篇章的连贯性。韩礼德和哈桑(1976)则把词汇衔接分为复现和同现两大类。
  (一)词汇的复现
  1、原词复现
  原词复现就是指通过具有同样语义、同一形式的词汇在同一语篇中反复出现,是词汇衔接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原词重复在楹联种很常见。如: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楹联)
  (2)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金圣叹的对联)
  (3)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星(东林寺一对联)
  2、同义、近义复现
  同义和近义是指具有相同意义、相近意义的不同词项在语篇中的接应关系。在语篇中同义词的使用可以在语义上重复和补充上文的内容,使得语篇不同成分彼此相连,实现连贯。此外,从修辞的角度来看,同义的使用可以避免重复,防止单调,为语篇增色。尤其是楹联,在这方面要求更是严格。
  (4)女乞巧,男乞才,乃七夕古俗
  天为媒,地为妁,成金玉良缘(网上所搜)
  (5)十月初一寿辰日,宴寿辰,贺寿辰,母亲子女共寿辰
  八月十五团圆夜,月团圆,人团圆,中秋国庆也团圆(同上)
  (6)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财源滚滚来(同上)
  例中的“中秋”与“八月十五”,“一年”与“四季”就是同义词,“媒”与“妁”就是近义词。这样用可以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
  3、上下义词复现
  上义词指的是具有概括意义的词汇,这些词汇涵容着许许多多表示具体指向的下义词例如,“花”就是一个上义词,它的下义词就是各种具体的花,如桃花、菊花、海棠等等上义词还包括那些词义宽泛具有总括意义的词汇。如“地方”、“东西”之类的词语,在语篇中都有具体的地名,物名与之呼应。这种上下义关系或局部和整体关系都体现了词语的分类关系,在语篇中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意义关系使一些词语相互替代或共同出现以实现语篇深层结构上的连贯。上下义词同现在一个语段中可以使语篇组织更加严密,内容具体。例(1)中的“声”与“风声、雨声”,“事”与“家事、国事”就是上下义关系。从具体指向到全部,语义流畅,衔接自然。是一幅相当成功的楹联。再如:
  (7)稻花钢花科技花,万花绚丽
  农业牧业工商业,百业兴隆。(网上所搜)
  例(7)中的“万花”与“稻花|”、“钢花”、“科技花”,“百业”与“农业”、“牧业”、“工商业”就是具有概括意义的词汇涵容着具体指向的下义词。
  (二)、词汇的同现
  词汇的同现又叫词汇搭配,由词汇搭配所形成的衔接具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词汇的同现关系实际上语篇范围(韩礼德,哈桑,1978)有着紧密的联系,所谓语篇范围,是指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特定的语篇必然要围绕某个特定的话题展开,此时,与这个话题相关的词汇出现的频率就比较高、比较集中。比如楹联话题与春天有关时,像“翠柳”“东风”“桃花”等相关词汇就会被较多地用到,而与这个话题无关的词,如“秋风”、“南极”等被使用的可能性就会很小。这种现象便是词汇的同现,也叫做词汇的同现规则。这些词从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上的关联,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就能产生衔接力量。在实际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同一语篇中出现的意义相关的词汇属于同一个词汇套(黄国文,1988)。这些词汇会形成一个词汇链,当人们遇到其中一个或几个词时,便很容易联想到同一词汇链中其他的词,因此同一个词汇套中的词汇具有衔接语篇的作用。这种词汇的同现在楹联中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不论是哪种类别的楹联,都有自己的词汇链。比如春联:
  (8)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网上所搜)
  (9)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同上)
  这两则楹联语篇,每个语篇都围绕着“春”这个核心词汇展开。不难发现,两则楹联语篇的词汇套非常的相似,都含有跟“春”又关的词语,像“黄莺”、“翠柳”、“紫燕”、“春风”、“万紫千红”,写得春意盎然,它们形成一个词汇的链条,把所属的文字很自然的衔接起来了。
  另外,词汇的同现还包括反义关系。反义关系指词项之间意义相反、相对或互补关系。具体来说,指语义可分等的有程度差别的词类关系,两极之间体现对立的层次性。语篇中反义词的同现,使具有相反意义的词项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照中将语篇的前后意义衔接起来,达到语篇连贯的目的。如:
  (10)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西湖岳飞墓楹联)
  (11)富于笔墨穷于命
  老在须眉壮在心(郑板桥书斋楹联)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相反态度意义和情感意义的词汇也可以具有衔接作用,上两则楹联中的“有幸”与“无辜”,“忠骨”与“佞臣”,“富”与“穷”,“老”与“壮”形成鲜明的情感对比,使主题在对比中得到很好的深化。
  (三)、语音衔接
  语音衔接指由音系特征(音系特征包括音系模式、音调、重音、韵、押韵等)实现的语义联系,是今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如胡壮麟,1994)提出的,由它实现的衔接主要是人际功能和谋篇功能上的。和概念意义一样,人际意义上的一致对语篇的连贯性也起着重要作用,一个连贯的语篇也应该是一个人际意义的整体。下面具体来看看楹联的语音衔接特征:
  1、谐音
  谐音本来是一种修辞手段,指通过发音上的相同来达到一定的修辞目的。如我们说某种酒“饮以为荣”,其中的“饮”就是巧妙利用了原词“引以为荣”中的“引”的发音,这同时也是种仿拟的用法。本文的谐音和修辞上的谐音不尽相同,它不是原来词语的简单改变,而是利用不同词语之间的相同发音起到衔接上下文的作用。它可以看成是一种语音的复现。如下面一则楹联:
  (12)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阁亮
  咸阳游唐陵,代代唐王李氏名(网上所搜)
  这则楹联中的“诸阁亮”与“李氏名”就是巧妙利用了词语发音上的相同性,把历史人物与此情此景联系起来,使其在语义和形式上都达到连接贯通,让人不禁莞尔。
  2、 叠音
  通过相同音语,达到语篇的连贯的目的,在修辞上形成重响效果,相当生动、形象。如:
  (13)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西湖清代行宫花园联)
  (14)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苏州网狮园)
  这两则楹联都是有名的绝对,非常的工整,通过叠音词的组合衔接,使结构和语义上都相当连贯。
  3、押韵
  我们知道,语音模式能直接表谋篇意义,如诗歌中的格律与押韵就能直接体现谋篇意义,是使诗歌成为连贯语篇的关键因素。楹联中的押韵现象与诗歌一样也能起到谋篇的作用。如:
  (15)牧笛一吹春柳韵
   杜鹃齐放火山云(网上所搜)
  (16)游江北、饮花酒,赏飞霞、醉三秋,爱两岸河山碧透,摇曳千古分流,才高仰八斗
   出南岭、挥吟鞭、餐坠露、眠芳甸,孕半轮心月新鲜,放开平生意见,韵正回南天(同上)
  例(15)中的“韵”与“云”,例(16)中的“酒”、“秋”、“流”与“鞭”、“甸”、“见”就是通过音韵来谋篇,实现语篇连贯的。
  三、小结
  本文从语篇的角度简单分析了楹联的词汇与语音衔接。通过语料分析,我们发现楹联的词汇衔接主要有词汇的复现和词汇的同现,词汇复现包括原词复现、同近义复现、上下义复现。语音衔接主要有谐音、叠音和押韵。当然,本文的研究还很浅显,楹联的语篇衔接也不仅限于此,还包括语义、结构、逻辑等方面,这都有待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国文,1988,《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
  [2]胡壮麟,199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李胜梅,2006,《修辞结构成分与语篇结构类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汪红英(1976-),女,江西余干人,现为南昌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