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景德镇群英会馆 2018-03-06

像诗人般审视,像诗人般表达

——孙景隆其人其画浅析

作者:冯善书(艺术评论专栏作家)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景隆是一位诗人。拿着画笔的诗人。

大多数诗人,由于生活方式的特立独行,成为文化圈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其与生俱来的超凡想象力和语言创造力则长期被人们忽视。唐伯虎在《桃花庵歌》里写道:“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时至今日,此语仍在部分诗人群体当中成为一种心理暗示。诗本身离我们很近,但在一种来自群体内部的疏离意识和外部的误读惯性中,诗人却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

20年前我也出版过个人诗集。写诗的人,最受不了别人的思想贫乏和语言平淡。就着一壶白开水,一群人不可能聊一下午。似乎有了茶和酒的陪伴之后,彼此的交谈才能走向应有的深度和阔度,拉家常也好,谈国是也好,让体内的精力消散,让心里的情绪升发。

说景隆是诗人,是因为他有一套独树一帜的笔墨语言,就像诗人的呓语般,向当前的美术界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审美建议,在诗化的艺术表达当中,创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妙不可言的美学样式,并逐渐影响到一大群年轻人的审美价值观。在南方,有一些与孙景隆素未谋面的艺术家和收藏家,已经持续多年在收集他的作品。

同在一片蓝天下,一位画家看到的世界,会与我们普通人有何不同吗?有人会说,没什么两样,除非他是诗人。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壹】

大概十年前,经画家刘汉虎介绍,孙景隆的作品开始进入罗渊先生的视野,从而开启了广州专业收藏界对这位年轻艺术家的持续关注。而后,高鹏飞、何文发等其他知名收藏家的侧目,则带动了更广泛的大众收藏者的加入。我便是其中之一。

我是在罗渊先生的工作室第一次接触景隆先生的画作。厚厚的一本收藏册,收录了罗渊先生多年来收藏的上百幅景隆的作品。每打开一页,都有一种莫名的惊艳。有人曾经问我,第一次遇到初恋的感觉是怎样的。我若有所思地回答:大概与第一次看到孙景隆的绘画无异。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高鹏飞先生曾经在我面前评论说,孙景隆的花鸟结合了宋以来的花鸟精神,并在现代审美视觉中把线条加以优化、灵动、延伸,设色上揉进了水彩及油画的表现方式,既有传统内涵又有现代明快的色彩,造型上结合了民间剪纸和现当代动漫的夸张手法,既不失传统的习惯审美,又适合现代人对色彩的感官需求。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很难想象,一位画家在他同一本画册里边,会有那么多幅作品能让你你的小心脏不自觉地怦怦跳。同样的题材,同样的立意,他总是能够找到一种让你意想不到的艺术表达方式来挑动你的心弦。他画荷花,是从一大堆淡墨里边挤出来的一朵花,就像一位清新脱俗的凌波仙子,睁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等待着旁边一只水鸟的回头。墨荷占据了大部分的画面,错综复杂的线条和层出不穷的墨色,把天地挤成一个狭窄的空间,仿佛一不留神就要把这只水鸟忽略,只有那朵多情而天真的荷花始终在我们视野的焦点。我注视着荷花,荷花却注视着水鸟。这种有趣的画面关系,瞬间便抓住了我的魂魄。纸上的每一根线条,每一块颜色,都无不蕴含着作者的奇思妙想,让人内心时而波澜四起,时而平静如水,时而浮想联翩,时而脑洞大开。

景隆笔下的花鸟,往往通过美伦美奂的色彩和引人入胜的构图,来成就一场让人流连忘返的视觉盛宴。在他常年的创作当中,纯水墨的介入或许并不少见,而更多在以一种让人拍案叫绝的华丽笔法入画。他画荷花、牡丹、芦苇、水仙最多,这并不意味着他热衷把每一幅作品都打扮着一位涂脂抹粉、花枝招展的艳妇,而更希望于传达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脱俗美,同时通过一种事物与空间、线条与色彩的强烈对比、反差来强调一种“心素如简、人淡如菊”的超脱感。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他笔下的牡丹构图大胆,艳而不俗,往往在高阔奇险的造境中以特写的形式去占据整幅画的视觉焦点,让其它山石草木彻底沦为配角。

他频繁表现的荷鸟,往往大笔一挥就是满纸的大红大绿,在方寸之间,混搭了荷花、荷叶、莲蓬、水鸟、芦苇、岸边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元素,最终形成一种出其不意的艺术效果,让人耳目一新。

他擅长以大气象的手法来表现小花鸟,热衷于让一些弱小的生命置身在一种大气磅礴的山水意境里边,形成出其不意的视觉冲力和感天动地的心灵撞击。

他习惯用淡墨铺底来强化景物的协调,用重彩来达到画面的饱满,用浓墨来突显空间的层次,用夸张的构图比例来营造开阔的意境。

他的设色,尽管绚烂多于寡淡,但绝没有“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的柔弱,而往往在华丽中透出秀雅和朴拙,反映的是一种“春风十里杏花开,见有佳人踏香来”的内心写照,一笔一墨都透露出鲜明的男性意识。

在用笔和用墨上,时而“庭前笑看花开落”,时而“高山流水遇知音”;既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又如“一树梨花压海棠”;有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有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每有出神出化,意象万千之感。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唐诗有云:“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又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可用文字来调动读者的听觉器官,景隆的绘画语言同样是可以听出声音来的:有潺潺的流水,吱吱的知了,徐徐的清风,茕茕的水鸟……声音时长时短,时断时续,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欢乐,时而孤寂。

男性笔墨贯穿在景隆的笔墨,使其笔下的花鸟普遍带有一种人格化的精神气质,让他的作品有种与众不同的高孤和宁静。而他奇趣稚拙、古雅天真的书法题款,似乎不甘于只作画面的陪衬,而常常要直接成为画面的主角,这又让他的作品带有一种意韵无穷的文人气息,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中国画的美学主张,体现得淋漓尽致。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贰】

黑格尔说:“人是靠思想站立的。”一位有个性的艺术家,不可能逃避在自己作品中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诉求。除非他不具备这种能力。

景隆花鸟所体现出来的气格,无疑是高雅脱俗的。有人说,在中国文学中,作品与作者的对应关系,质言之即“文如其人”或相反,自古就是论争不休的问题。那么,在美术界,我们也同样要追问“画如其人”吗?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气有清浊厚薄,格有高低雅俗,作品的气格说到底反映的也是人的气格。因为艺术从来都不单指是一种美学表达的方式和技巧,而更多的指向方式和技巧背后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

看景隆画画,我常常浮想,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线条和颜色背后,到底隐藏着一些什么样的心理过程。譬如,在水边闲逛、打盹或呆立的那只水鸟,有时候低头,有时候回望,在不同的环境里边,表现出来的情绪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以一种人格化的表现手法来画自己吗?再譬如,不厌其烦地通过不同的线条和颜色的对比去表现不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是景隆绘画里边常有的一种惯性表达方式。他到底是在描绘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还是不同世界与世界的叠加?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景隆花鸟带有明显的思想表达。值得细究的是,艺术家到底是以人为本位,还是以物为本位在思考。又或者,这两种思考的角度都不对。

人真的是世界的中心、主宰着一切吗?还是说,人与我们眼中的金木水火土一样,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在景隆的笔墨里边,显然答案更倾向后者。

事实上,在具有无限可能的世界里,人的认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依靠大脑,人甚至连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我们饿了要吃东西,累了要休息,甚至当我们受伤了病了,我们的身体也会自己调动身体自带的防御系统去实现自我防卫和修复。这就是生物进化赋予人类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有生命就会有这种能力。既然在我们的大脑之外,还有一个泛组织在控制着我们的身体,那么思想还重要吗?

景隆的花鸟艺术告诉我们,世界是多元化的,所以艺术家看世界也应该有多种不同的维度。物即为我,我即为物。即使世界是以我们的眼睛为起点,但我们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也不应该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人格化的表达方式古而有之。学术界探讨得最多的无疑是八大山人。八大对景隆有没有影响,有多少影响,这个只有他自己知道。不懂得去解读艺术家的读者是笨的,只偏信自己解读的读者又或是傻的。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景隆进入我的视野,初时我习惯将他的作品去对标尚涛的美学表达方式。在现当代的中国花鸟绘画史里边,尚涛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画家。吴冠中老先生曾认为“笔墨等于零”,但是,在尚涛的绘画里边,笔墨不仅不等于零,反而会等于很多。廖冰兄先生曾云,别人的艺术,都主张以小见大,而尚涛的艺术却以大见小。我不敢妄谈尚涛的作品有多少思想含量,但他的部分作品,却不知不觉为我们打开了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一扇窗口。当今艺术圈,言必谈创新的人很多,但在当代花鸟画坛,真正开创了某种新的美学范式的画家有多少?尚涛算一个。因而,对标尚涛来研究孙景隆的绘画,很有意义。

前面讲到,人的认知力已经受到现有知识、经验和眼界的束缚。艺术家是公认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所看到和理解的世界,也可能是一个不真实、不全面的存在。客观的世界不是我们主观所认知的那样,而是有其他更多元化的本真。至于“其他”到底是以何种表现形式存在,还有待我们以后去讨论和核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从现在去开始这样的思考。

景隆的笔墨,未来会不会影响到整个当代中国花鸟画坛的创作,现在来下这个结论可能为时过早。但随着他的审美建议,逐渐被更多的人群所认可和接受,无疑就会把提出这套审美建议人推向时代审美的最前端。

不可否认,也会有一些伟大的艺术家与同时代的人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审美代沟。但孙景隆不属于这种人。他用自己的文字和笔,来告诉别人他看到的世界,不发一语地去描述内心的精彩。不管你喜不喜欢,他就在那里。在我看来,大多数人是喜欢的。这才有了彼此在审美上不约而同的共鸣。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从十年前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在全国各地市场上的风声水起,皖人孙景隆更像是一只从商业市场崩出来的石猴,靠着九九八十一变的笔下功夫赢得了业界的认可和尊重。事实上,我认识的孙景隆,并不是一个一听到哪里有钱挣,就挖空心思要付诸行动去钻营的人。40岁的他,不再是10年前那个还需要为五斗米折腰的青年画家,按理说,已经在岭南建立一定市场基础,早应该到广州来见见那批与他神交已久的收藏家,至少办一两次展览配合一下商业营销。但他没有。孙景隆就是这么有个性,他的人缘不是靠走江湖吹出来的,而是靠在收藏圈的口碑逐步堆叠起来的。

但凡搞艺术评论的文章,无不惮于去谈艺术家作品的市场基础。似乎一谈到卖画的事情,整个艺术事业刹时间就变得庸俗了,唯其只有剥去作品的商业外衣,才能名正言顺地抵达艺术的价值内核。窃以为,艺术作品的市场发育,恰恰是其社会影响力逐步形成的重要表征。景隆的作品以其奇趣舒朗、清新稚拙的艺术风格在当今中国花鸟画坛引人侧目。他的走红,至少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社会大众对其艺术见解和美学表达方式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很多人说景隆聪明。但是聪明这个词用在他的身上,多少有种投机和贬低的意思。

在我看来,他始终是一个诗人,用他的第三只眼睛审视着这个世界。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美图]这位画家的笔墨为何能让90后眼前一亮,让60后若有所思

孙景隆,男,1977年生,安徽南陵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芜湖书画研究会常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