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城•学报精粹】大学生学习模式新视野

 skysun000001 2018-03-06

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

大学生学习模式新视野


原文发表

作者:邵艳军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学工委

原文刊发:《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原标题为:大学新生学习模式研究 。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我校新生的学习模式,北京城市学院对2014级新生的学习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大学新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观念的现状及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大学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式、优化学习方法,从而克服学习障碍,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达到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适应问题,厘清影响新生适应困难的因素,建立有效的学业指导体制机制,以便更有效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1

新生学习模式的特点

1
学习策略的应用水平较低,加工策略略高于调节策略

学习策略是会不会学习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更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学习策略包括加工策略和调节策略两类,其中加工策略指的是为使个体理解和记住所学的东西,而人为的进行添加、建构或生发来充实意义,本质是将新知识和头脑中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

总体而言,该级学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得分较低,略高于临界值,说明新生学习策略的运用能力普遍较低,加工策略略高于调整策略,尤其缺乏批判和分析的能力,对策略的使用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

2
学习动机明确,且以职业取向为主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可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其中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奖励(如奖学金、荣誉、提高自我价值、找工作的需要)或惩罚(补考、重修、地位下降、批评等)等因素激发起的动机;内部动机表现为对新知识、新任务的好奇、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感或成就感及卷入学习活动中所带来的愉悦感受。

我校学生的学习取向较为明确,矛盾性较低。这说明被调查的新生中学习动机主要是来源于职业、提高自我价值等方面的外部动机,在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考研热、公务员热等多重社会现实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的选择都与职业挂钩,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做好准备,而往往轻视其他与职业能力无关的课程学习。

3
学习观念上总体倾向于建构性


学习观念是指个体对学习的知识和经验所持有的一种直觉或潜在的认识,对知识和经验的本质、过程、形式、条件、以及结果等系列问题的认知。本次调查主要考察学生建构知识、接收知识、使用知识、激励教育和合作学习等五类学习模式。

我校学生总体上持有建构性的学习观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希望教师能进行激励教育,但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弱,合作学习的观念不强。

2

新生学业辅导的相关建议

第一

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和训练,帮助学生获得有用的学习策略


由于有意识的增强学生分析策略和批判策略的训练,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业的目的,因此针对普遍性的学业辅导课程,可以增加设置“学会如何精细加工”、“学会列提纲”等专题,以加强学生分析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的训练;另外还可以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等专项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策略。

第二

结合不同学习取向,分类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校学生职业取向较为突出,因此在学生学业动机的激发和促进中,多结合与职业和就业相关的培训会较为有效。针对艺术类学生学习取向矛盾的特点,在学业辅导中应加强对艺术类学生学习取向的自我明确,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各种形式的学业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不同学习取向的呈现和展示,让学生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我分析,逐步明确其学习取向和动机。

第三

运用有效合理的激励措施


我校学生普遍认可激励教育的学习模式,教师在学生在学习各个环节中都应该提供适当的鼓励。当学生面对学业困难时,需要教师鼓励以找寻解决办法,教师经常给予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的反馈等。在学生长期和短期的学业目标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教师的监督和鼓励也是有效的,这些措施的合理运用都可以有效地起到激励学生学业学习的目的。

第四

强化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该模式有利于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并且能发现在个人学习中所没有体现的优势和潜力。从本研究看到,二本学生在学习中使用合作学习模式的频率较低,因此在日常教学环节和学业活动中,可更多地通过采用“学生小组”、“小组调研”和“共同学习”等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更多的使用合作学习模式,从而帮助其发现自身的学习优势和学习潜能。




友情提示

该论文全文已在《北京城市学院学报》及官网公开,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本文的观点及数据,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

[
1
]邵艳军 .大学新生学习模式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5):55-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