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功谈书法(连载10)——《启功谈书法人生》

 白鹭吟 2018-03-06

10.书法革新或创新的问题

最近书法有一种思潮,就是革新派,想超越习惯。我认为一切事情你不革新它也革新。今天是几月几号,到了明天就不是这号了,不是这月这个日子了。一切事情都是往前进的,都是改变的。我这个人今年多大岁数,到明年我长了一岁了,这也是个记号,不过是拿年龄来记录罢了。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过了一天,我们这个身体的机能、健康各方面,都有变化。小孩是日见成长,老年人是日见衰退,这是自然的规律。书法这东西,我们看起来,自古至今变化了多少种形式,所以书法的革新是毫不待言的,你不革他也新。问题是现在国外有这么几派思想,最近也影响到我们国内来,是什么呢?有一种少字派,写字不多写,就写一个字,最多写两个字,这叫少字派。他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来的?怎么想的呢?他是说书法总跟诗文联系着,我要写篇《兰亭叙》,写首唐诗,这总跟诗文联着。我想把书法跟诗文脱离关系,怎么办呢?我就写一个“天”,写个“地”,写个“山”,写个“树”,这不就脱离文句了吗?不是一首诗了,也不是一篇文章了。这个人的想法是对的,是脱离长篇大论的文章了。但是一个字也仍然有一个意思,我写个“山”,说这个你在书里找不着,也不知这山说的是什么?我想没那事,只要一写上底下一横上头三根岔,谁都知道像个山。那么人的脑子里就立刻联想起山的形象,所以这还是白费劲。这是一个。还有一派呢想摆脱字形,又是一个变化了。又一个变化是什么呢?就干脆不要字形了,有的人写这个“字”呀,他就拿颜色什么的在一张不干的纸上画出一个圆圈来,或画出一个直道来,然后把水汪在这个纸上,水不渗下去,把颜色往里灌,一个笔道里灌一段红,灌一段绿,灌一段黄,灌一段白,灌一段什么。这样一个圈里有各种颜色,变成这么一个花环,这样就摆脱了字形了。我见过一本这样的著作,这样的作品,是印刷品。还有把这个笔画一排,很匀的一排,全是道儿,不管横道还是竖道,它也是各种颜色都有,还说这东西古代也有,就是所谓“折钗股”,“屋漏痕”。雨水从房顶上流下来,在墙上形成黄颜色的那么一道痕迹,这本来是古代人所用的一种比喻,是说写字不要把笔毛起止的痕迹都给人看的那么清楚,你下笔怎么描怎么圈,怎么转折,让人看着很自然就那么一道下来,你都看不见开始那笔道是怎么写的,收笔的时候是怎么收,就是自然的那么一道,像旧房子漏了雨,在墙上留下水的痕迹一样。这古代的屋漏痕只不过是个比喻,说写字的笔画要纯出自然,没有描摩的痕迹。满墙泼下来那水也不一定有那么听话,一道道的都是直流下来的。摆脱字的形体而成为另一种的笔画,这就与字形脱离,脱离倒是脱离了,你这是干什么呢?你拿那有什么用处呢?在纸上横七竖八画了许多道儿,反正我绝不在墙上挂那么一张画,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我最近头晕,我要看这个呢,那会增加我的头晕,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我觉得创新、革新是有它的自然规律的。革新尽管革新,革新是人有意去“革”是一种,自然的进步改革这又是一种。有意的总不如无意的,有意的里头总有使人觉得是有意造作的地方。这是第一章讲的这些个小点,就是我对于写字,首先要破除的迷信。破除迷信这个想法将贯穿在我这十几章里头。(启功书法丛论253254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现在还有人说,我们要创新。现在一天一天地在过去,就说现在十点钟吧,待一会儿就不是今天的十点钟了,那么,待一会的那个时间就是新的二十三号的时间。那么就是说,你要不前进、不创新,那不可能。我就在这儿坐着,一个钟头以后就不是一个钟头以前的我了,这个谁也扭转不了。有人说,我们要创新,他们那样写,我偏不那么写:这个纸我得横着写,这一个窄条的字,我都写出圈去……其实,你不那么写,它也在变。今天二十三号,到了晚上十二点以后,假定我还没有睡觉,那会儿已经不是二十三号了。万事万物都在变,今天的老百姓跟“文革”时的老百姓生活大不一样了,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环境,我们的领导,都在变。我这字写出来人家都不认得,我就新了?那更腐败,我这话说得有点不像话:写那种字,你们都不认得,就是我认得,这个人比谁都腐败!(启功书法丛论285286

启功绘画作品《》 葡萄

《启功论书札记》选

——《启功谈书法人生》,倪文东、于乐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书法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