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家春燕啄春泥

 红旗飘飘军号响 2018-03-06

谁家新燕啄春泥

篆刻合集

前几天发了一个合集之后,又整理了一下印章图片,发现这几个月真是刻了不少。

篆刻是一门技艺,自然是需要不懈的练习。但是如果只是埋头刻印,不思考,不研究,最终可能就变成刻字匠了。

我看过摊上一些匠人的印,应该说他们刻印的数量远高于常人,但是充裕的练习时间并没有换来精彩的作品(当然也有个别优秀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艺术品是有价值的,但是艺术不应成为赖以生存的工具。艺术是高于生活的。

在公号写点东西,听听大家的意见,也是希望自己时常把刀搁一搁,多想一想。

王艺桥

这枚印章,是我看过一个展览后受启发而作。右边是一个鸟虫篆的朱文“王”字,左边是汉印白文的“艺桥”。虽说朱白相间印章并不罕见,但是这几个字连字体都不相同,如此组合可谓十分大胆。

我的老师张耕源先生说过,印章毕竟是艺术品,不必拘泥每个字的风格完全一致,只要布局妥当整体和谐就好。这枚印,应该算是一个例子吧。

老孔

老孔,琅琊人,圣人后裔,精通书法,深谙儒学,虽然年纪比我还小,但却是我的良师益友(前者为主)。

这枚印章,选用了金文字体。这个“老”字,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字在古代的形态:一位须发垂垂的驼背老人,拄杖而行。

橘井灵兰

为好友兼师父的工作室刻的印。这枚印中,我用了不少实心圆、空心圆,用来表示中医的穴位。

“橘井”和“灵兰”,就像“杏林”一样,也是和医学有关的美好词汇。刻印的过程,可以学到很多其他领域的知识。

无邪

这枚印,是我一位神奇的朋友找我刻的。他涉猎甚广,外语、美学、茶道……现在就开始研究中医。他找我刻了这枚印,用来盖在他自制的艾条上。

这枚圆印,直径2厘米,其中“无邪”两字的宽度只有3毫米。以后年纪大了估计就刻不了这么小的字了。

灸无邪

参照上一个印,“灸无邪”就是这位朋友的品牌。传奇尚未试过他的医术,不敢在这里做背书,不过对他的禀赋和灵性很有信心。

曾丽君

因为“丽君”两字笔画较多,“曾”字相对来说就稍显单薄。因此我在中间加入了一道竖线,增加了平衡。

在印章中添加界格,是秦印的显著风格,后人多有借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印章都适合,需要灵活运用。

吴江

凡是名字中有具体意象的,我都会尽量在印章中表现出来。

刻这枚印的时候,想到的就是那句——“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谢雨佟印+谢承希印

姐弟俩的名章,章料是从一块石头剖出来的。这对姐弟的年龄差距比较大,很钦佩母亲的勇气。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对二孩的好处和烦恼都已经有深刻体会。当然,不论生几个,不论生不生,都可以把日子过好,想清楚就可以。

张维真+易维宁

生一对双胞胎是福气,如同这位朋友一样。孩子名字分别取了父母的姓氏,这也是尊重女性的风尚。

醉龙斋

这个斋号,字面本身就具有画面感。当然,我不可能刻一条烂醉的龙,而是让这条龙醉而不倒,游走翩翩。在书斋里,除了痛饮读离骚,也是少喝酒为宜。

毛亚芳

在这枚长条名章里,处于中间的“亚”字,仿佛江南园林的一座洞门,墙内墙外,满眼芳菲。

林一红印

在章料中,3厘米边长算是常规尺寸的上限了 ,一般推荐男士使用。但是这块章料的边长有3.5,而且印主人是一位女性。她选了这块章料的原因除了本人气度不凡之外,还有一个:石头好看。

晓书

这个“书”字的写法我很喜欢,来自清末民初篆刻家王大炘,我用到了这枚印上。

王大炘,号冰铁,曾与钱瘦铁、吴昌硕(苦铁)并称为“海上三铁”。

张鸿圻印

汉印虽然是一个专有名词,有共同特征,但是风格却有多种。如同生物学上的“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汉印可以说一个“纲”,其下还有许多分支。

即使是同样的字体,线条的粗细、转角的弧度、走刀的缓急,都能显现出不一样的效果。篆刻的魅力就在于此。

赵乐湉

给一位小朋友刻的名章。“湉”字三点水旁,如果按照常规写法有三竖,线条会过于繁杂,这里处理为三个点(汉印中有先例),瘦身成功。

骊淳+王一伊印

一个是秦印风格,一个是元朱文。章料是一种来自西班牙的石头,虽然有晶莹通透的质地,但是刻起来略有艰涩。刻这样的石头,也是提高适应性的一种锻炼。

姚琪

“姚”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说舜就是姓姚。

女字旁的字,线条多曲折。又是给女士刻的,那就尽显妖娆吧。

宏琪

同样含有“琪”字,这枚印是给男士的,风格就有所不同,大家能感觉到吗?

熹乐

熹,火热的意思。底部的四点水,其实是一个“火”字,试看“煎、烹、煮”等字,都是一团团熊熊烈火。

清远

“清微淡远”不仅是虞山派的琴风,也一种品格,一种境界。在我这枚印里,也是一位大师的名号。

苏星

背景图的选用,我一般都借古代名画,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这枚“苏星”,我就用了梵高的夜间咖啡馆。

使用背景图是传奇篆刻的一个特色,最初是受平面广告启发的,使用之后很受朋友欢迎。我觉得印章的艺术价值,不应只限于方寸之间,好的印章,可以与好的艺术品相得益彰。

李子云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我还为这位朋友刻过一枚“子云藏书”,下期专讲藏书印的时候会提到。

映雪

“雪”字的“雨”字头,篆书里的写法很多。里面的四个点,可以处理成四个短横、四个短竖、箭头形、圆弧形等至少十几种方式。这枚印的处理,与“映”字的笔画呼应,也似雪片纷飞。

木曈

两个字的印章,空间不一定要平均分配。两个字笔画相差悬殊的时候,较小的字可以做一下让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