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湿也重上中二焦

 山东中医竹林 2017-04-04

治湿也重上中二焦

2017-04-02 岐黄民间传承


『最受欢迎的中医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中医公众号』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335 期




作者:龚鹏

四川省三台县中医骨科医院



编辑 / 冰无双 ⊙ 校对 / 许红


I导读: 吴鞠通云: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入,且为气化之先。故治湿不仅在利小便一途,也重治上中二焦。


长篇中医小说《中医冰无双》上篇之《太白古墓》(点击自动跳转阅读)可在历史文章中浏览查看。


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qhmjcc),享受健康快乐阅读。



笔者跟师学习期间,曾听老师讲过一个病案。某个夏日,一男子来诊时身穿厚重的棉衣,双手抱肘,面色晦暗,像很久没有洗脸。患者自述患病已两年,辗转多位医生,治疗罔效,故前来就诊。

    

患者精神萎靡,身重疼痛,怕冷,胸腹满闷,纳谷不香,大便不调,苔厚腻,脉沉滑。翻看前医处方,均诊断为湿证,或寒湿或湿热,所服之方不外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等治湿方剂。

    

方药对证,为何无效?


老师思之,此乃阳气为湿邪阻遏,外不得伸展,内不得转化,日久阳气转虚,与湿邪成拉锯之势,遂成痼疾。


拟方如下:麻黄、附子、肉桂、草果、干姜、青蒿。试投1剂。

    

患者多日未再诊,老师正在忐忑时,8天后患者来诊。述服药1剂后,即能减衣,全身松快,因农活忙,便自行再买两剂继服,自觉更加松快。老师查之,见湿邪已退,阳气已复,仍以三仁汤收功。

    

笔者研究此案,关键在于麻黄一味。麻黄配青蒿宣腠理,开表闭,表气开,则理气通。


所以《内经》云: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附子、肉桂、干姜温阳,则“阳气内蒸”,合草果则燥湿,湿化为气,湿气升腾,则湿去,周身气机转动,再无滞碍。如不用麻黄、青蒿,则附子、肉桂、干姜、草果温阳燥热之气,必被在内之湿邪裹挟,阳不得升,阴不得降,益加内热,则病人烦躁、尿血、黄疸、谵语、昏暓等症迭出。

    

麻黄治在上焦,青蒿从阴引阳,治在少阳三焦,肉桂、干姜、草果治在中焦,附子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诸药合用,则三焦通利,“五脏元真通畅”,湿邪自无地可容。


吴鞠通云: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入,且为气化之先。故治湿不仅在利小便一途,也重治上中二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