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术说】99%的烟台人走过这条路,但只有1%的人知道那真有座桥!

 新新与荣荣 2018-03-07

清朝宰相刘墉因驼背,人称刘罗锅。桥如果建成拱形,统称罗锅桥,这种桥遍布江南水乡。老烟台也有座拱形桥,桥名就叫罗锅桥,这是一座小型拱桥,并不具备江南水乡拱桥的高大雄姿,但它却名贯烟台,上了年纪的烟台人大都知道。

清光绪16年(1890年)前后,在老市区西部,东起华丰街,西至通伸河之间,修了一条450米的路,因为它是通向西部各县的必经之路,故称通西道。l930年,在通西道东段横跨大海阳河处,修了一座桥,由于河床浅,为保持河水畅通,便将此桥修成拱形并直呼为罗锅桥。l934年,通西道也随桥名改为罗锅桥街。现今艺都影剧院东侧的十字路口处即为其旧址。

罗锅桥桥名的由来,除因桥体是拱形外,还有两说,一说是凡拉车过此桥,必须罗锅着腰,用力把车拉上桥,故名罗锅桥;一说是桥北住着一个无职业的驼背人,常年在桥上帮人推车上桥,靠赚点小费糊口,故称罗锅桥。

罗锅桥是号称“胶东王”的刘珍年修的。刘珍年独霸烟台时期,采纳了在其军中任职的中共地下党员刘锡九(刘珍年的胞弟、解放后任河北省粮食厅厅长)'为市民办点事'的建议,决定把市区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的大街小巷铺设水泥进行硬化。1929年成立“路政委员会”负责实施,按“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筹集资金,共铺设水泥路150余条,仅1930年就铺设了70余条,同时修建了十余座路桥,最著名的便是罗锅桥,号称烟台西行第一桥。

解放后,随着旧城改造,罗锅桥早在1956年就不存在了,罗锅桥下的大海阳河已变成宽畅的大海阳路,罗锅桥街也被并入西大街。罗锅桥消失了,罗锅桥这个名字仍深深地留在老烟台人的记忆中,桥西是群众剧场、慎礼街菜店、汽车站,桥东有大光明电影院、海防营市场,北面便是火车站和海港客运站。罗锅桥处于枢纽位置,变成了当时烟台重要的工业区。

现中国工商银行烟台西大街支行西侧、紧靠大海阳河河东崖的,是烟台发电厂,它的前身,是始建于1913年的烟台生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沿河底东边的自然坡度上,铺有运送煤渣的铁轨,它既安全又不影响交通。工人推着装满煤渣的矿车(烟台人称“轱辘马”),呼呼隆隆快速地在罗锅桥底穿过,去海边倾倒。发电厂院内的大烟囱,青砖砌就,高40米,是当时烟台最高的建筑物。据老职工讲,烟囱的避雷针是生明电灯公司初创时从德国购进的,时价500现大洋,购买力不下于如今的20万元人民币。

发电厂的东邻,是民族企业家李相三先生开设的稍具规模的一家织布厂。1956年前后,在这家织布厂的基础上,逐步合并了100余家大大小小私营织布厂,成立了公私合营烟台光明染织厂,后改为国营烟台第二染织厂,主打产品是棉织男女线呢、床单布,这个厂生产的“鲁光牌”元贡呢,是享誉全省的名牌产品。

第二染织厂的东邻,是始建于1912年的烟台瑞丰面粉厂,其生产车间有一台250马力电动机驱动六盘钢磨,主要生产“麒麟牌”50斤袋装标准面粉供应市场。

罗锅桥的西北面,是烟台瓷厂和一家规模不是很大、周边老百姓称之为“洋火房”的烟台昌兴火柴厂。现在的三水大厦西边,原有一座土地庙,周围是一片乱葬岗。解放后,在这块土地的北面,以1945年烟台第一次解放时政府接收的阜丰绸厂为基础,组建了国营山东烟台染织厂,后改称烟台第一染织厂,其生产的“烟台山牌”中宽条灯芯绒为部优产品,曾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烟台第一染织厂的西边,有同顺烟厂、肇泰油脂厂和隆海造纸厂等企业。罗锅桥的东北面,现在的经伦街一带,当时还有几家规模不大的小织布作坊。

还有一家工厂,虽不在罗锅桥附近,却与罗锅桥有关。上世纪80年代前,烟台第二化工厂生产的“罗锅”香皂曾畅销全国并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烟台市民熟悉和喜爱的日用品。据称,这著名的罗锅香皂,其外形设计和取名的灵感,均来自罗锅桥,带着浓浓的地域特色。


如今,这里繁华依旧,但在摩肩接踵的街头,却没有几个人知道,曾有一座罗锅桥就踩在他们脚下。在一块大广告牌身后,尚有一段长不及百米的干涸的河床,犹能唤起人们对罗锅桥旧事的残存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