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尤炜: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创新设计

 三平斋 2018-03-07


语文道可道 2017-12-31 12:04:00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尤 炜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母语课程天然地具有选择、诠释、传承本国传统文化的职能。从各国的母语课程标准和母语教材来看,几乎都将传承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目标。近三十年来,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有关传统文化的表述“密度”“强度”和“程度”在不断提高,各版本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数量、种类、范围总体上也呈增长、扩张的趋势。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将传承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目标。

任何目标的达成都不可能是自动的,需要进行有效的设计。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确定了“选择哪些内容”(主要表现为文言诗文篇目)和“选择多少内容”(主要表现为文言篇目数量和比例)之后,编者的主要精力就要放在相关内容的设计上,包括整体的安排和局部的构思。有效的设计是保证教材“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落到实处的关键。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吸收了以往各版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又在“守正出新”的原则下有了一些设计上的创新。

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类型,改变知识学习的方式

与以往的语文教材一样,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学习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所必需的知识。以语言方面的知识为主,也包括了历史、哲学、地理、古代科学、礼仪、官制、名物、民俗等各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存在于课文的注释中,是静态、点状、彼此分散的,构成了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主要通过被动接受的方式,利用它们来疏通文意,理解课文。

除这些知识之外,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还提供了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学(文化)史常识、名家论述等,大多属于陈述性知识。对这些知识,教材在“预习”和“阅读提示”部分,大多采用“给出提示,自主搜集”的处理方式;在课后练习部分,大多直接给出知识,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深入探究。也就是说,这些新增的知识更多地扮演着学习“助手”“支架”的角色,意在将相关内容的学习引向自主和深入。

例如《唐诗二首》的预习:

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这两首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给出“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的判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诗作来理解这一判断的深层含义。

又如《梦回繁华》的阅读提示:

《清明上河图》还有很多值得探究之处。例如,有学者认为这幅画有揭示社会问题、劝谏宋徽宗之意,表现了画家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课外可以阅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解读〈清明上河图〉》《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等书,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

概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导学生从与课文不同的角度去探究《清明上河图》背后的故事,并给出可以拓展阅读的书,让具体的陈述性知识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再如《周亚夫军细柳》课后练习二:

《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 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 作为对照”(李长之语)。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直接引述权威学者的论断,提示阅读文本的重点,提供思考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欣赏课文,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在语言知识方面,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基本不呈现固定、系统的文言语法知识,而是重视让学生从对语言现象的自主学习中,自然理解这些知识,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习得方式。

例如《木兰诗》课后练习四:

理解下列诗句,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

1.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又如《〈礼记〉二则》课后练习四: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注意古今意义的异同。

1. 故曰:教学相长也

2. 不独子其子

3. 男有分,女有归

4. 货恶其弃于地也

5. 盗窃乱贼而不作

前一道题涉及“互文”的知识,后一道题的要点则是文言文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古今异义”。教材的处理方式是:“点出现象—稍加提示—自主总结”,这样就把原本相对静态、固定的语言知识做了动态化的处理,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整理文言知识的能力。

与以往的语文教材相比,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容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不过,由于在设计时更加细致地考虑了相关知识的类型与呈现方式,特别是考虑了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现状,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这使得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并没有陷入叠床架屋、机械灌输的泥淖中。

利用文白差异,增强学生语言表达中的“中国味”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常见的偏误,即将文言文教学窄化为文言教学,又将文言教学窄化为文言知识、语法教学,并进一步将其固化为背注释、背译文、背语法知识。这一偏误既降低了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又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一偏误的产生有众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急于帮助学生跨越古今汉语的差异,使其能了解文本的基本意思。表现在教材上,就是文言诗文的课后练习比较重视词、句意思的理解和诗文大意的把握,较少让学生涵泳品味文言本身。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一个比较大的思路转换,即不简单地将文白差异视为障碍,而是将其看作一种学习资源,通过背诵、比较、体会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通过有限内容的学习,体会文言之美,使他们潜移默化地熟悉、接受文言的表达方式。

之所以这样设计,还考虑到现代白话文有着比较明显的欧化倾向,虽然有明白如话、易于传播的优势,但是想要典雅凝练、生动活泼,仍然要不断从文言和古白话中汲取营养。当前许多中国人口中和笔下的汉语越来越没有“中国味”,语文教材必须通过有效的设计,对此作出回应。

几乎所有的文言诗文单元的“单元导语”,都提出了“反复诵读”“熟读成诵”的要求,对绝大部分出现在教材中的文言诗文都有背诵的要求,并不忌讳被指责为“死记硬背”,其用意就在于增进学生对文言的直接认知。

在课后练习中,这样的设计也很多。例如《三峡》课后练习四:

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这是要通过比较,让学生深入体会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在表达方面的不同点。通过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也才能具体了解自己使用的现代白话文需要向文言文学习、借鉴些什么。

再如《岳阳楼记》课后练习一:

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融入了赋的特点,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引用古人论述,加上编者的解说,在题目中呈现大量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在一定指导下,自主品味、体会文言文独特的“语言美”。学生欣羡其美,浸润其中,时日既久,自然会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加以运用。

近现代以来在文学语言方面被广泛认可的作家,绝大多数都有比较深厚的文言功底,这使得他们的文章既符合现代白话文发展的大趋势,又保有“中国风格”“传统韵味”。因此,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特别注意提示学生注意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中的“文言因素”。

例如《背影》课后练习四,指出“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要求具体赏析的内容之一如下: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这是三个比较典型的文言与白话融为一体的句子,有文言的凝练典雅,却又是白话文,课本将它特别提出来分析。学生如果能反复品味,对自己应该“怎样写”白话文会有所启发。

除了关注白话文作品中的“文言因素”,对现代白话文作品中的“古白话因素”也给予了关注。如《蒲柳人家》的阅读提示中这样写道:

小说语言富有特色……借鉴传统小说和评书的语言,例如“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这样的语句很多,阅读时要细细品味。

学生只要与此前学过的《智取生辰纲》稍加联系,就不难理解古白话生动、活泼、传神的特点。读得多了,感受得多了,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带”出来。

传统文化的传承,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与传统共生、交融。语言表达的“中国化”,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达到一定层次的标志,也是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一个人说话、写文章没有“中国味”,即使掌握再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他与传统文化之间也很有可能仍是彼此疏离的。从这一点来看,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对“文言之美”的关注,具有超越语文课程的意义。

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价值观

一种文化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其价值观上。对“为此文化所化之人”来说,这种价值观是深入骨髓、成为一种文化无意识的。在依据这些价值观判断或调整个人行为时,不需要刻意地分析和推论。中华传统文化自然也有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它经历了历史的淘洗淬炼,具有相当的合理成分,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更成为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人所普遍认为的“文化身份证”。语文教材要精选这一价值观体系中最具价值的部分,让学生在学语言、学文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最终慢慢接受这些价值观。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广泛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优秀价值观,如反躬自省、讲信重诚(《〈论语〉十二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忠爱国家、不慕利荣(《木兰诗》),居仁由义、遵道直行(《富贵不能淫》),刚直不阿、不媚权贵(《周亚夫军细柳》),天下为公、视人犹己(《〈礼记〉二则》),先忧后乐、胸怀天下(《岳阳楼记》),与民同乐、忘怀得失(《醉翁亭记》),等等。这些价值观都是历代仁人志士所推崇和共同遵守的。除此之外,还关注一些不那么“重大”,但确实很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价值观,如眷恋家乡(《次北固山下》《黄鹤楼》),追求爱情(《蒹葭》),珍惜友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向往隐逸(《饮酒》其五),等等。这部分价值观与国家、道德关系不大,却带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审美特质,是中国文学艺术重要的思想根源。

为了提示学生关注这些价值观,教材做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例如《岳阳楼记》课后练习四:

“迁客骚人”与“古仁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这些练习题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古人的价值观,在文章的感染力中自然认同这些价值观,而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因此也比较容易接受这些价值观的影响。

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往往会凝聚为文化概念,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试图引导学生对其中的一些进行初步的分析,并联系现实生活思考这些概念,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的内核,增强他们的认同感。

例如,针对“信”这一概念,设计了主题为“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给出从先秦到唐代的诸多材料,要求学生“研读整理后的资料,小组内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从概念的内部分析,到概念的现实价值,要求学生全面把握,避免学生只把“信”理解为“诚实”,从而矮化中华传统文化。此外还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围绕“信”的时代意义和当下境遇展开讨论、调查、演讲,在语文实践中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除了“信”,教材还利用课后练习和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本心”“大同”“和”等重要概念,广泛涉及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引导学生熟悉并思考“中国式思维方式”

不同文化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思维方式的不同。总体来看,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有直观、整体、辩证和功利的特点。它不脱离具体现象进行理论推演与思辨,而是抓住具体事物,对其进行整体观照,注重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将概念与现象、主观与客观、经验与逻辑融为一体。同时,这种思维方式重视解决现实问题,关注现实社会,很少进行远离现实的“纯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的研究。教材没有必要教育学生“像古人那样思考”,而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古人是怎样思考的”,并从今天的视角加以思考。

例如《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一:

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引导学生用现代的方式分析孟子的论证中与现代逻辑推演相通的部分,这样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先贤思想的深刻,还能对孟子思维方式中与现代逻辑不合拍的部分(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中国式思维方式的特点)有更明确的认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重视站在当下的角度重估传统的价值和意义,避免沿用机械的“精华—糟粕”二分法,而是让学生客观认识、积极思考。教材中有关“中国式思维方式”的设计,贯彻了上述的理念。

总体而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认真考虑了语文教材在传承传统文化时的主要功能,结合社会实际和教学现状,做了具有创新性的设计,试图将学生置于一个“知识—语言—思想”“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唤醒学生固有的文化集体记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使学生既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又理性地认识传统文化,成为一个更有中国气质、中国风度的当代中国人。

——《语文学习》2017年第1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