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项目学习下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

 bzlaj 2022-07-06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的背景与现状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都充分显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重视。在新版的课程标准中,多个板块如“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附录”中都有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相关的重要论述。[1]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资源也非常充足,一些公认的经典篇目依然选入其中。据统计,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5册课本中,除去整本书阅读、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逻辑的力量等5个单元,69课中共有28课为文言文或古诗词,占比40.6%。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然而,如何高效地落实新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对教师而言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在多年以来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以单篇的教学为主,比较注重单篇中文言字词的落实、文言语法的讲解,在串讲中梳理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这样的教法往往让学生望而生厌、望而生畏,使他们很难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亲近之感、热爱之情,以致在中学生中广为流传着所谓“三怕”的说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据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2]新课标对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整体的方向,也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教学组织方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北京、上海等地实施以来,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其中,项目学习尤其值得关注。

图片
项目学习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中的优势

相对以单篇讲授为主的文言文教学方式,项目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是项目学习注重创设情境任务,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感到陌生、畏惧,不仅因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语体区别造成的难度,而且因为传统文化经典中呈现的生活场景、生活方式,以及背后的文化思维与当代人之间的较大隔阂。项目学习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任务,有助于消除这种隔阂,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苏轼的诗文,张林老师在《激发主体参与的能动性——“东坡文化纪念馆设计”语文项目学习》一文中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任务:“学校有苏东坡诗文诵读传统,现在要建设一个东坡文化纪念馆。为加强东坡文化的传扬,请在校学生来设计纪念馆的展厅,并让学生担任纪念馆的主要讲解员。”[3]设计展厅、担任讲解员,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会遭遇的真实情境任务,那么设计东坡文化纪念馆展厅的任务,就自然地将苏东坡的文学、人生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了。设计东坡文化纪念馆展厅,首先要熟悉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及其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品;其次还要考虑当代受众的特点,关注观看展览与阅读文本的区别,从而以最佳的方式呈现苏轼的人生与文学,打破古今的隔膜。如此,学生阅读苏东坡作品的兴趣和欲望就被调动起来,不再是被动地“要我读”,而是主动地“我要读”,而且是“我要深入地读”。

二是项目学习注重学习的整合性,打破单篇文本听授的学习方式,这也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深入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项目学习中的“整合”是多方面的,有听说读写的整合、学习资源的整合、学习与评价的整合、学习方法的整合。蔡可老师在《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一文中就提出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四方面整合:学习情境的整合、学习内容的整合、学习方法的整合、学习资源的整合。[4]而项目学习中整合性与此方向正是一致的。例如笔者就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设计了一个学习项目“班级诗词大会”。活动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经典诵读,第二部分为经典分享,第三部分为经典问答。你需要和同学形成小组参与班级诗词大会。精选喜爱的诗人作品,以吟诵的方法或你喜爱的方式诵读作品,此为经典诵读;将自己对作品的阅读体会写成文学短评,与大家交流分享,此为经典分享;诗词大会设立问答环节,与评委互动交流,此为经典问答。在这个学习项目中,首先,学习内容得到了整合,文本的学习不再是单篇的学习,而是以“诗人”或“主题”为纲串起一组文本的综合学习;其次,学习方法得到了整合,诵读、交流、问答、写作等学习方式在这里不再泾渭分明,而是有机融合。这样的方式,显然能引导学生在知识之间实现关联,在本质问题上进行探究,对中华文化精神形成深入的体验。没有这样的深度学习,就不可能完成“经典分享”“经典问答”这些具有挑战性的环节。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中,如何消弭古今的隔阂,提升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这仍具有挑战性,而项目学习正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图片
项目学习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的路径

项目学习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有其优势,也有其挑战性。我们不是用西化的方式重新解构传统经典,而是以情境性、整合性、实践性比较强的方式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学习的特殊价值。那么,具体如何实施?以下是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可以考虑的一条路径。

(一)项目的情境任务努力还原古代文化生活

学生之所以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感到畏惧与厌倦,一方面是因为语言不通,另一方面是因为对语言背后的古人文化生活感到隔阂。因此,要消弭学生的畏惧和厌倦心理,设置真实的情境任务,努力还原古人的文化生活,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学生走进古人的生活世界,体会古人的精神生活,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古人的心灵世界。通常而言,要还原古代的文化生活,就不能止步于文本的研究,还要涉及古人的物质生活、风俗习惯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这固然会对学生提出更大的挑战,同时也会极大地提升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例如笔者在《强化整合,深化言语实践活动——“公众号七夕专题推文”语文项目学习》中设计的案例以“七夕节”为背景,要求学生在班级公众号上选编发布一组表达爱情的推文。[5]反思这个案例,七夕节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然而笔者并没有对“七夕节”这个传统文化节日的物质要素进行充分挖掘,如果能引导学生模拟古人(比如杜甫、李商隐)过一次七夕节,搜索他们在七夕所写的诗歌,还原当时的场景,在这样仿真的场景中读诗写诗,感受古人抒发的情感,也许可以引发学生更大的读诗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

当然,还原古人生活场景并不是易事。我们可以利用当地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文化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回到古人的生活之中。比如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项目学习,上海青浦大观园就是不错的文化资源,可资充分利用。我们也可以借助在年轻人中颇为流行的“沉浸式剧本杀”实景场地进行项目学习。

“公众号七夕专题推文”语文项目学习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创设贴近古人文化生活的情境任务,可以抓住时、空两个点。第一要抓住实施的契机,比如要重视利用传统文化节日,我们可以将教材的内容与传统文化节日结合起来,适度调整课文的教学顺序,利用好传统文化节日来落实教材中传统经典的教学;第二要重视项目实施的空间,可以引入一些古代物质文化资源,如古人的日常生活器具(酒器)、文化用品(线装书籍)等帮助学生进入古人的生活。

(二)项目的资源有机地与统编教材的单元相结合

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来看,“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等多个任务群都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从已出版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来看,也有多个单元主要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如必修上第一单元,必修下第一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选择性必修中第三单元,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等。可以说,传统文化经典的资源是比较丰富的。

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实施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如何引入、重组这些单元内的资源呢?

第一种方式是以整个单元的文本资源为主来实施项目。例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是诗词单元,笔者在组织本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即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引导学生开展了“班级诗词大会”项目学习。在项目的统摄之下,将整个单元的文本整合起来学习,引发了学生的热情,也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成效。再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六单元,其中有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师说》《劝学》,施海红老师就组织了“奇葩星球辩论会”的语文项目学习。施老师在班级组织了一场“奇葩星球辩论会”,选拔班级优秀辩论选手。辩论会围绕“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们有必要学习吗”这个辩题开展。为了完成本次辩论会,学生完成了第六单元文本包括《劝学》《师说》的阅读,梳理了从古至今名家论述“学习之道”的专题资料。[6]

第二种方式是跨单元的项目学习,也可以称为大单元下的项目学习。所谓跨单元的项目学习,指的是整合多个单元的文本资源来实施项目,比如将指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单元和指向“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单元整合起来,将指向“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单元与指向“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单元整合起来,等等。

这种跨单元组织项目的方式也可以打消一种担忧。这种担忧认为,以项目学习实施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可能会因为完成某一个任务,只从某一个角度来阅读文本,从而使得经典阅读单一化、浅表化。而跨单元组织项目的方式,可以使得经典文本多次使用,反复开发,从而充分挖掘经典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例如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组织以“儒、道、墨三家当代价值”为主题的项目学习,学生学习时不仅要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还需要将必修下第一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重新引入进来,以新的视角再读这些经典,作为项目讨论的基础。再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八单元,围绕着“倾听说理的声音”组织项目学习,学生除了重点阅读本单元《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等四篇经典文章,还可以将必修上第六单元中的《劝学》和《师说》引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它们的思辨性。

可以说,单元的打通,经典作品经过多次多层的开发,其深刻内蕴就会逐步呈现,与之相关的文化的深刻性也能展现。如此,项目学习不仅不会使学习浅表化,而且引向的是深度的学习。

(三)项目的评价适当引入古典的评价方式

注重表现性评价是项目学习的重要特点。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表现性评价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因而,在传统文化经典的项目学习中,引入古典的表现性评价方式也很重要,对提升评价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大有裨益。例如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运用传统的诵读、吟诵,传统诗话性质的点评,和韵诗、步韵诗的写作等评价任务,既是契合古诗词这类文体的评价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手段。例如笔者就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设计的“班级诗词大会”,活动的第一部分为经典诵读,要求学生精选喜爱的诗人作品,以吟诵的方法或喜爱的方式诵读作品,此为经典诵读。教师按照传统诵读的要求,从字音、节奏、语气、情感等多方面加以评价,引导学生因声求气,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再如在古代散文和小说的教学中,运用评点、句读、注释、作校勘记等传统文人的文化行为作为评价任务,也会引发学生的兴趣,推动学生的深入学习。如就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八单元设计一个“讽谏之道——我们如何给人提建议”的学习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评价任务:阅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根据文本推断司马光信中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组织还原成司马光的书信;阅读苏洵《六国论》,联系苏轼、苏辙的《六国论》,将三人观点、论述的同异夹批夹注在苏洵的《六国论》文本之中。这些评价任务看重的不是结果的呈现,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古人的治学研究过程,甚至可以说,项目的评价本身也是学习的过程。

如何创造性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时代赋予语文课程的重大课题。而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项目学习的方式正是创造性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方式,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索与研究。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11.

[2]同[1]42.

[3]张林.激发主体参与的能动性——“东坡文化纪念馆设计”语文项目学习[J].语文学习,2020(4):34.

[4]蔡可.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J].语文学习,2018(1):18-20.

[5]樊新强. 强化整合,深化言语实践活动——“公众号七夕专题推文”语文项目学习[J].语文学习,2020(2):31-36.

[6]施海红. 再造学程 重构内容 转变评价——“奇葩星球辩论会”语文项目学习[J].语文学习,2020(6):29-34.

——《语文学习》2021年第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