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钱人的世界,你看,果然是彩色的

 老鄧子 2018-03-08

大佛plus 来自王不二 04:37

文/不二


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白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王小波《黄金时代》


昨晚在电脑上看了一部电影。我确信,不会在内陆上映的一部华语限制级电影。它的名字叫《大佛普拉斯》,当然为了加深记忆,请跟我一起读:大佛plus。正如苹果手机的加强版plus一样,是一个读音。


下面我开始讲这部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在佛像工厂担任夜间警卫的菜埔,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夜帮董事长启文开大门,他捡破烂的兄弟肚财平时没事就会来这裡看情色杂志。


那天凌晨雨很大,肚财带著快要过期的咖喱饭来找菜埔,偏偏电视又坏掉,肚财听人家说有钱人的世界都是彩色的,于是怂恿菜埔拿出董事长的行车纪录器看看有没有养眼的东西。


两人也从一个单纯享受情色杂志小确幸的夜晚,莫名卷入一个政商勾结、情欲横流、惊天动地的超完美谋杀计划中。


一尊大佛、一间工厂、八个不同背景的小人物一同刻画出最荒谬的百味人生。



不得不说,这部华语限制级《大佛plus》是一部极其写实而情感收敛的电影,兼具纪录片的真实与电影本身的美学。如果要用一个词汇,去定义《大佛plus》,大概就是“荒诞”。导演将他的愤怒包藏在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里,用他生而为人,所见的人生百态,谱成《大佛plus》的黑色寓言。


佛是不可质疑的,佛出了什么状况都是神迹,过去生活在威权底下,以至于造成我们现在这种状况,太多不可挑战的事,就像电影里的那尊佛,里面装了什么,信众都不知道。


众生纠缠,困于佛肚,解脱与否和社会规则(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身家,佛派地位也全无关系,就看你活着的道理。



人天生就有偷窥的欲望。这种窥视是在欲望驱使下,需要隐秘地去完成的,甚至对窥视者而言是成瘾性的。


每个电影里都埋伏着一个秘密。这个电影里的秘密就是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命案,发现的方式是行车记录仪中支离破碎的信息。这种旁观的角度,也是一个偷窥的角度,观众和主角一起构成了偷窥主体,而偷窥是快感,也是罪恶,是因为罪恶感而愈发强烈的快感。

 

真相只能出现在偷窥中,人与人之间的无解是常态。行车记录器很像一个虫洞,因为它连结两个异世界,行车记录器的影像是车外的公共空间,声音却是车内的私密空间,但是观者却不知道空间内的人在做什么,形成了有趣的风景。



肚财和菜埔的生活就从窥视老板黄启文的行车记录仪开始改变,他们从偷看老板买春或偷情的记录开始,直到发现了老板杀人的事件。


当他们在窥视记录仪的时候,我们这些观众和导演一起正在窥视着他们的生活。同时,这些所谓底层人民在平时是被社会和大部分人忽视的群体,正如“面会菜”招牌上没有了“面”字,甚至在肚财蹊跷死亡之后,他的遗像只能使用社会新闻中被捕的照片。


电影一方面讲了这一人群在物质极端匮乏下荒唐的生活,另一方面更讲明了他们被大众误解的程度,正如同肚财被按在地上挣扎的表情作为遗像的反差。


到最后这个人的消失不会引起任何的波澜,大众记忆中的他只是一个被警察逮捕时反抗的拾荒者,连密友菜埔也是在肚财死后看到他抓的娃娃和居住的太空舱才更了解他,人与人隔膜莫过于此。



整个故事其实就像镜中镜,一众角色不论阶级地位都深陷其中,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肚财菜埔生存艰难,口无遮拦,窥探他人,黄启文老板对议员巴结谄媚,躲避纠缠的叶女士,惧怕露出秃顶真容,甚至叶女士来找黄也是早有预谋,或是逼黄启文离婚扶正自己,或是索要财物补偿。


在这里必须提一下,导演讲故事的方法,也就是旁白,一个上帝视角的讲解员。它区别于市面上任何一种类型片。因此《大佛plus》很难被归为某一确定类型的影片。


影片一开场导演就跳出来告诉观众,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不过在这个故事进行中呢,我还会时不时地跳出来讲两句。接下来,导演还真的担负起了旁白的责任,而且影片中旁白作用丰富,不只有解释甚至剧透性质的回扣前情和预告后事,还有和角色对话的部分,甚至还有解释创作背景的部分。很明显在大佛里这种讲故事的风格意涵更为丰富,而不只是间离和突出荒诞喜剧效果。



因为这种讲故事的方法,影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既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苦大仇深状的奔走呼号:“救救穷人!”,也不是故作精英姿态虚情假意的人文关怀,但是这种叙事风格却更拉近了观众和角色的距离,也调节了叙事的节奏。


不得不说,旁白不失为导演的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在我看来,导演眼里这个故事本身其实并没那么重要,故事里有凶杀的部分,但讲的不是善和恶;故事里宗教元素比比皆是,可导演没有板起脸布道训诫;故事里有对权贵的嘲讽调侃,导演也没有条分缕析去批判“吃人”的权力结构和深层社会原因。


这样看来整部电影的故事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导演想透过这么一个现实中带着魔幻的故事来讲出人活着的道理。


也就是:佛像肚内的众生。



大佛是普渡众生的象征,但往往只有受苦难的人才会去疼惜帮助那些比自己还要更苦难的人。大佛也是象征许多人类社会里不可挑战的正当性,但这社会就是大量地运用这些正当性,来为非作歹。当我们深信的一切,如同大佛的不可挑战,却发现背后的丑陋与不堪。


那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世界。当大佛都已经不是大佛时,就如同尼采说的:上帝已死!


没有人会去怀疑佛像的正当性,只有两个底层生活的无力者因为百无聊赖偷看了老板的行车纪录才发现了这件事。


众生皆苦,陷于轮回纠缠。而影片中另一个角色释迦,是跳脱的,我想也是导演的大佛所指。水的寓意也十分重要,在肚财的送葬路上,众人突遇路途积水不可前行,这可是十分魔幻的景象,导演这时候又出来讲话了,可能肚财不需各位还身在镜中的角色相送了吧,肚财可能已达彼岸。



正如过气网红和菜头对这部电影所描述的:

有没有什么片子,能够把性、同情、幽默、忧伤、暴力、关怀、孤独、优美这些元素全部都融合在一起,而且还能讲出一个好故事来?《大佛普拉斯》做到了。

有什么片子,能够在揭示现实生活,观察底层社会小人物的同时,能让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感受到除了贫困之外,所有人都类似的处境?《大佛普拉斯》做到了。

有什么片子在经费极度不足的情况下,把一切不利条件上升为个人风格,甚至由此产生了剧情里的幽默感和画面上的魔幻感?《大佛普拉斯》做到了。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时常觉得,我也是一个偷窥者,在偷窥这个小镇上的一切。偷窥并不需要耐心,因为心底的欲望会一直牵引着你,它会不停地说:看下去,看下去。所以,在不知不觉间,电影放映完了,而我却仍觉得意犹未尽。


我想,大部分人都能从这部电影中,偷窥到“自己的相”。


毕竟,这世界尽管有五十亿人,不如意的人大概有四十九亿吧。导演的镜头和被偷窥者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因此,即便我从中看到了自己,也没有觉得不适,仿佛那是一个遥远的人。我对他抱有同情,并反思自己的生活:这世界应该还会好吧?


其实生活里有很多很可笑的地方,在电影里会让人放声大笑,但我总觉得那些可笑,都是来自生命的可悲。而身为人,也就只能直视它,然后转身默默地继续生活。如果无能为力,或许这也是一种方式。


而这部电影我想讲的大概就是这个吧。



这就是《大佛plus》,用一个没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平静下的割裂。


有钱人活着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出了事人人都帮你,就像黄启文被叫去警局问话,还没问几句上面就来人把他保出警局;没钱人活着三分靠努力,七分靠运气,有了事人人都躲的远远的,就像菜埔想把老母托付给自己的小叔,话还没说出口对方就先堵了他的嘴,还讹了他三百块钱。


透过电影我们看到得是,台湾社会的黑暗,小人物根本无处可活。台湾已不再是那个我们想象的样子,或许它从未是我们想象过的那个样子。


洗洗睡吧,晚安。


好奇 | 故事 | 电影 | 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