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设施中护理站的设计要点(下)

 wyc13888 2018-03-08


上期中介绍了护理站设置时的位置选择要点,本期将继续介绍护理站的功能配置及护理站设计实践案例。


二、护理站的功能配置

1、护理站设施设备配置

护理站应配置齐全的记录、控制设备

传统的护理设施中,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完成护理记录。当前,纸质记录文档正在逐步被电子记录方式取代,护理人员越来越多地使用电脑等设备完成记录。同时,护理站还往往设置老人呼叫系统、空调、照明等设备的控制终端。因此,在护理站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设备的设置要求,如留出充足的墙面满足各类控制终端的安装,综合考虑设备位置的使用便利性、隐蔽性等因素(图9)。

9日本养老设施中护理站墙面的呼叫及控制系统


护理站应附置独立卫浴及更衣、休息空间

在调研中,一些养老设施为了节约空间,将护理人员的卫生间及休息空间集中布置在地下层或建筑外的配楼中。而护理人员工作时往往不便离开老人,暂时离开去卫生间可能会错过老人的紧急救助需求。为了保证护理人员工作的连续性,护理站应当附设独立的卫浴及休息空间,满足护理人员如厕、更衣、洗浴的基本需求。


兼具备餐功能时的布置需求

一些情况下,特别是护理型机构中,护理站还兼做备餐空间。此时护理站内需考虑水池、冰箱、微波炉、电饭煲、食物粉碎机等设施设备的布置,并留出一定长度的台面,满足备餐、分餐需求(图10)。

10日本某老人护理之家兼具备餐功能的护理站


发达国家护理设施中护理站的形式趋向备餐台

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厨房和备餐台越来越多地成为护理人员更主要的操作空间,对办公空间则进行后台化处理,使设施整体氛围更加温馨和家庭化(图11)。

11厨房操作台正取代护理站成为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空间


2、护理站储藏空间配置

满足老人及护理人员用品的存放

随着照护服务的精细化,护理站储藏的各类护理治疗用品、记录文档、清洁用品越来越多,护理人员个人用品如杯子、书包等也需要一定的储存空间。同时,在一些较为高端的护理机构,老人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类餐具、毛巾等用品等也越来越多。护理站的储藏空间应同时满足老人及护理人员用品的存放。

考虑常用与不常用物品的分置

在养老设施运营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积累一些不常用且有保存意义的物品,如节日用的彩灯、老人制作的手工艺品等等。设计时需要为这类物品预备一定的储藏空间,如在设计中利用建筑的边角空间做壁柜、吊柜等等。


充分考虑洁污分区、干湿分区

护理站的储藏空间应根据各类物品存放需求设计适宜的尺寸及多样化的储藏形式。具体而言,餐具、治疗仪器需要通风、洁净的环境,常用记录册应分类放置,清洁用品应靠近水池、妥善收纳并易于拿取(图12)。

12日本护理站中物品分类储藏


3、护理站可与其他辅助空间临近布置

相邻布置有利于缩短流线提高效率

护理站与公共浴室、污物处理室等辅助空间临近布局,可缩短护理人员工作流线,也有利于护理人员之间的合作互助与信息沟通。例如,护理站的工作人员可以帮助公共浴室中的护理人员协助老人洗浴;又如,多名护理人员同时进行不同工作时,可就老人的护理情况进行沟通(图13)。

图13 日本养老设施中护理站附设多个功能空间


基本空间与可附设空间的划分

我国设计规范中要求护理站应包括服务台、值班室、护理人员卫生间、储藏室等空间,而通过调研和案例研究,我们认为护理站还可附设护理材料室、治疗室、配餐台、污物处理室等空间(表1)。

表1  护理站的基本空间与可附设空间


基本空间

服务台/护理人员休息室/护理人员厕所

护理办公室(含办公、会议、档案储存、储物)

可附设空间

护理材料室/治疗室/配餐台/杂物间/织物储藏室

洗衣室/污物处理室/污物暂存室



三、护理站设计实践的经验总结

1、张家港澳洋优居壹佰老年项目护理站

张家港澳洋优居壹佰老年项目为较大型的老年公寓综合体,共有床位414张,包含健康老年公寓与护理老年公寓两种公寓类型。其中护理老年公寓主要面向介护老人,平面呈L型,每层为一个护理单元。护理站位于护理单元平面拐角处,与公共活动空间、公共浴室等辅助空间相临近(图14)。

14张家港澳洋优居壹佰老年项目护理站位置


该项目中护理站的设计主要有如下三个特点(图15):

综合考虑各项需求,使护理站功能完善、流线简洁

护理站以一字形布局,布置备餐台、工作台、值班室、卫生间等功能空间,满足护理人员工作、生活需求,并且流线简洁,提高护理效率。同时,充分考虑护理站的物品储藏需求,在备餐区、工作区、值班室中均设置了储藏空间。


设置开敞式护理站,使视线可达老人主要活动空间

护理站布局在平面拐角处,视野开阔,护理人员在护理站工作时可以随时看护到上下电梯空间、起居用餐空间、及主要走廊中的老人。护理站采用开敞化形式,备餐功能同时开放给老人使用,促进了老人与护理人员的交流。


临近布置公共浴室等辅助空间,缩短护理人员工作动线

护理站与公共浴室、污物处理间、洗衣室及晾衣空间相邻,并创造迴游动线,缩短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线,方便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与互动。

15张家港澳洋优居壹佰老年项目护理站平面分析图


2、广东顺德颐养院护理站

广东顺德颐养院原为医院建筑,后1~2层改建为医疗用房及库房,3~4层改建为小规模中高端养老院,定位于介护型老人。颐养院的平面分为两个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各设有一个护理站及公共起居室、餐厅(图16)。由于旧建筑进深较大,因此在中部打开了两个天井用于通风采光,并将中部空间作为公共活动、护理辅助空间。

16广东顺德颐养院四层平面图


该项目中护理站的设计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

利用门、落地窗等通透元素为护理站创造良好视野

由于广东天气较热,为了尽量节约空调能耗,活动空间均独立分隔开。在设计中使用玻璃门、落地窗等通透元素,为公共起居室中的护理站拓展视野,使护理人员在护理站同时可以看护到天井对面的走廊、电梯厅等空间的老人。


备餐、治疗功能与护理站既互相分隔又临近布置,缩短工作流线

该颐养院主要服务于需要介护的老人,院方要求每个护理单元均设置治疗室,每层需设置处置室、观察室及配药室。在平面设计中,护理站与治疗室、备餐等功能分区临近布置,既满足各部分独立使用需求,又缩短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动线(图1718)。

17广东顺德颐养院护理站A平面分析及透视效果

18护理站B平面分析


结语

护理站的设计养老设施的运营管理关系非常密切,本文从护理站位置选择与功能配置两方面给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及要点,其核心可概括为如下三点:

1)护理站设计应考虑到护理人员的视线通畅性,并尽量缩短服务距离。护理人员工作空间与电梯候梯空间、公共活动空间、走廊的视线联系可大大提高护理效率,增强老人与护理人员间的互动与了解。同时应合理设置服务分区,尽量缩短护理人员的服务动线,减轻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并保证老人的护理需求能够得到及时的响应。

2)护理站可与其他辅助空间临近布置,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护理站可与污物处理室、公共浴室等辅助空间临近布置,并通过门的开设、空间串套等方式创造迴游动线,使护理人员工作流线更加紧凑化,方便护理人员彼此间的交流与协作。

3)空间布置应为未来更加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方式做准备。未来一代老年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会更高,养老设施的服务将更加精细化与个性化,护理站设计应注意功能分区明确、洁污分开,并设置足够的储藏空间,以适应未来运营管理的需求,保证空间品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