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良知

 老刘tdrhg 2018-03-09
致良知——转凡为圣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三大哲学命题之一,是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在本体论与功夫论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转凡为圣的具体方法。
       一、致良知的基本内涵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何为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
       何为致?“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     “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
       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实践,人就可以转凡为圣。王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
       二、致良知与格物致知的关系
     《大学》有“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在程朱理学中是一个重要命题,天下万物为什么以这种状态存在,而不以那种状态存在,是因为由最高的天道在,天道就是一本之理,每一个事物得于天地之理,显现出自己的状态,又有了自己的分殊之理。朱熹强调格物而穷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王阳明把“格”看成“正”,把“物”看成“事”,把“致知”看成“致良知”,这样一来就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正事而致良知。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朱熹的格物致知与王阳明的致良知讲的不同层面的意思,朱熹讲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而王阳明讲的是道德实践的过程。朱熹讲的致知,是获得知识的意思,而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正心则事物正。
       三、致良知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理论方面的意义,王阳明把格物致知这个命题,从知识的层面转换到道德的层面,知由原来的知识转换到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用实践把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整合成致良知。提出致吾心之良知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各得其正。
       在实践方面的意义,王阳明的所有理论的出发点都是关于转凡为圣的论述,心即理即天人合一,告诉我们转凡为圣的可能性;知行合一告诉我们转凡为圣的现实途径;致良知告诉我们转凡为圣的具体方法。只要每个人按照本心的良知去做事就一定能够转凡为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