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隐喻

 雪飘飘2000 2018-03-09

 

十几年前在《读书》(1995年12期)上读到这样一段话:“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别看这轻轻一句话,没有什么高深理论,旁征博引,宏大体系,这可是叶老从事教育数十年经验的结晶。”(吴道平:《自然?使然?——皮亚杰与乔姆斯基的一场辩论》)

十几年过去了,依然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我有时在想,究竟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属性是什么,是工业、还是农业、是商业、还是服务业,究竟是那一个产业类型——这其实是教育的隐喻,也许有人觉得这个问题不言而喻,或是个伪命题,其实仔细想想也很有意思。

一、教育是商业吗?

大家都认同教育不是商业,教育也不能是商业,因为商业化的教育必然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急功近利,二是唯利是图。

但是现在的教育实际上是很像商业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很像是交易关系,你付出教育,我付出钞票。前些年提出的教育产业化,实际就是教育商业化,在市场上公开叫卖教育,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教育的公益性。有些学校录取学生,按分计费,毫厘不爽。有些教师有偿家教,按小时收费,一手交钱,一手教课,和菜市场的交易行为已没有多少差别了,教师的尊严尽失,斯文扫地。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出卖和购买的,比如尊严、比如身体、比如教育。

其次是急功近利。现在的教育恰恰是功利主义盛行,浮躁、媚俗、短视,往往为了升学率忽视甚至放弃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今天牺牲了学生的明天,也可能牺牲了学生的未来。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学校只有教学没有教育,因而培养的学生有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能力,有能力没健康,有健康没快乐和幸福。

教育的功利性、目的性太强,往往遮蔽了教育的本真价值。从事教育的人似乎也忘记了教育的本质,在世俗的大潮中随波逐流,不能自拔。教育的理想和追求、责任和使命、梦想和激情在教育者心目中还有多少位置?

上个世纪的教育家如陶行知、蔡元培等,在国家残破的情况下依然对教育有执着的追求,满怀着教育的激情与梦想,以教育来拯救国家和民族,至今想来依然令人感佩不已。

二、教育是工业吗

大家也认可教育不是工业,也不应该是工业,但是现在的教育也很像是工业化大生产啊,从西方传来的班级授课制本身就是工业化的产物(中国古代是因材施教的私塾教育和书院教育),期望通过标准化生产培养标准化的人才。 

学校的课程、教材、教育教学、管理,大同小异,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缺乏多样化的学校,缺乏多元化的教育,也缺乏多样化的人才,这些教育产品,一个模子出来,个性磨平了,可能创造力也抹杀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是被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生长”被“制造”所代替,“存养”被“规训”所代替,“教化”被“管理”所代替,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被忽视,学生缺乏选择性,学校缺乏生气,教育缺乏活力。

在教育这个大工厂里,追求数量甚于追求质量,追求规模甚于追求内涵,在一些地方,万人中学、百人班级也不鲜见;追求升学甚于追求发展,一些学校除了升学,并无其他追求。学生成为考试机器,教育异化为工业,学校异化为培训机构,教育的温度消失在冰冷的规训之中。

教育是慢的艺术,但在竞争性极强的教育环境下,速度带来的压迫感已经让学生不堪承受,一部分学生生活在自卑、焦虑、孤僻和隔膜之中,身心健康受损,重者甚至轻生以摆脱压力。当孩子如花的生命结束在青春时节,的确是教育的失败。

三、教育是服务业吗?

那么教育是不是服务业呢,有的人可能回答是,WTO把教育列为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但是我认为教育不完全像服务业。服务业讲究服务第一,顾客至上。顾客是上帝,上帝不会有错,顾客花了钱,就理所当然地接受服务。从大的产业分类把教育定义为服务业,有其合理性,但教育不是一般的服务业。教育是教书育人,是教育人、培养人并不是简单地服务人。教育有教育的尊严,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校和家长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绝不仅是服务与购买服务的关系。

有些民办学校,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可能导致教师的去留,因而出现教师无原则迎合学生和家长的情况,媒体报道居然有老师给学生下跪请求原谅的个案。有些家长联名要求学校调换教师,有些学生也参与其中,随意挑剔质疑老师的教学水平。教育的专业性、教师的尊严受到漠视,教育被矮化了。

2009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其实是对教育的讽刺,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教育者居然丧失或放弃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力,其实这丧失的不仅是教育者的权力,更是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乃至教育的神圣与尊严。

四、教育是农业吗?

那么,教育究竟是什么呢,可不可能是农业呢?当然不是,但是我觉得教育最像农业,也应该像农业。

叶圣陶先生以自己几十年的教育智慧揭示出教育属性的隐喻: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古罗马的教育思想家普鲁塔克也曾以教育工作与农业生产相比较,他说教育“就如同种地一样……教师和校长要像农夫一样,教学要像种子一样纯净,如果土地非常肥沃,而农夫耕作不得法,那是长不出好庄稼的。”

教育是农业的隐喻给我们很多启示:

1.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2.每一粒种子都不一样,每一片叶子都不一样,每一个果实也不一样,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4.农业是慢的艺术,慢工出细活,生长期越长越好,不能违背规律,不能拔苗助长,一切珍贵的东西都是慢慢生长出来的;

5.农业是一个生长过程,而不是制造过程;

教育是农业的隐喻让我们回归到教育的原点:我们是培育人,而不是制造“器”;我们是教育人,而不是服务人;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园丁,不是工程师,也不是出卖知识的商人,更不是服务场所卖艺的艺人。教师应该像农民一样坚守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满怀对土地的敬爱、对种子的期盼、对嫩苗的呵护、对果实的耐心,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农业的英文单词“agriculture'与文化“culture”源于拉丁语的同一个词根,即存养、培育的意思。文化如此,教育也如此,都是春风化雨的培育过程。这个过程与农业的培植过程是一致的。

特别喜欢梭罗在《种子的信仰》中的一段话:“ 如果你在地里挖一个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教育就是这样一方池塘,就是培育种子的过程。


教育异化为工业,是教育的物化,将人的培养过程异化为器物的制造过程;教育异化为商业,是教育的商品化,教育不能成为在在市场公开叫买和交易的商品;教育异化为服务业,是教育的自我矮化,也是教育尊严的失落;当然教育也不能是低水平的原始农业。其实教育就是教育,任何隐喻并不能全部揭示教育的本质,也不能代替教育的本真意义,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促进人的成长和人类的再生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