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阿甘正传》吗? 阿甘小时候双腿戴着支架走路, 让他行动很不方面, 也因此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排挤。 8岁的蓉蓉是个漂亮可爱的女孩,可是,她和阿甘一样,走路不太利索。原来,蓉蓉出生后开始学走路时,家长发现她走路摇摆、跛行,经多处就医检查,最终被诊断为一种少见的疾病:双下肢不等长。 常年垫高鞋垫 走路总是摔跤 为了正常走路并且不影响她的正常发育,蓉蓉从1岁多开始走路起就佩戴了矫正鞋垫垫高较短的腿。 但是随着个子的长高, 双腿的长度差距越来越大, 到8岁时,双下肢的差距已达5cm。 为保证正常走路, 她不得不在较短的脚底鞋子里 垫了厚达5cm的鞋垫。 鞋垫越垫越厚,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容易摔跤,运动笨拙,鞋子外观怪异,这些让蓉蓉和她的爸妈充满忧虑,几经辗转全国各地求医问诊,一直没有医生能给出有效的治疗办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家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恰好碰到韩镜明主任出诊,韩镜明主任详细了解的蓉蓉的病情和就诊诉求后,建议给孩子用Ilizarov支架做肢体延长手术治疗。 这是一种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法,但在国内能熟练应用的医生并不多。家长之前有查阅过相关疾病资料,听到韩镜明主任提供的治疗方案与他们心中理想的治疗方式不谋而合时,毫不犹豫的决定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 顺利手术 左下肢延长6.5厘米 2014年11月,蓉蓉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经手术前仔细评估后发现,蓉蓉双下肢长度差距达5cm。 这是深圳市儿童医院第一例肢体延长患者。 术前以韩镜明主任为组长的治疗小组为蓉蓉制定了详细周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经过精心术前准备,大家同心协力,集体克服了在术后延长过程中疼痛、感染、轴线偏斜、功能恢复锻炼、骨不愈合等各个阶段的技术难关,而蓉蓉也勇敢坚强的全力配合治疗,蓉蓉的爸妈在治疗过程中也对医务人员充分的信任和配合。 肢体延长的过程非常的顺利。 医生没有单纯地延长5cm 他进行了过度延长 为什么呢? 因为要给孩子的生长留空间 ▼ 考虑到孩子还有较大的生长空间,单纯的延长5cm 后,双下肢不等长可以得到纠正,但因为这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几年后孩子可能还会面临生长发育后双下肢不等长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再次手术延长的可能。 所以进行过度延长, 延长6.5cm, 完美的解决了孩子双下肢不等长的问题。 现在经3年多的长期随访观察,肢体延长的效果非常满意。 没 有 疼痛 功能障碍 不愈合、再骨折等 严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Ilizarov肢体延长技术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第一次成功开展,标志着深圳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在四肢畸形矫治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知多D Ilizarov肢体延长技术是由前苏联骨科医生Ilizarov发明,Ilizarov医生在其对骨牵拉再生和骨延长骨愈合机制的系统研究中,发现了骨的张力-应力法则,在对此法则进一步研究和运用的实践中,他发明并以其名字命名了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并研制出200多种外固定器附件,能够组装成800多种构型,后期逐步形成了运用该环形外固定架进行肢体延长的技术。 该技术的出现推动了世界骨科医疗的巨大进步,并形成了完整的骨折创伤和骨组织疾病治疗的系统技术体系。这一技术及理论的问世,是骨科发展史的里程碑之一,使Ilizarov几乎成为了外固定架的代名词。它的出现突破了创伤骨科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推动了骨科其他技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极大发展,开创了骨创外固定架治疗的新局面。 科室介绍 深圳市儿童医院骨二科共50余张床位,年手术量达2500台,年住院病人3000多人次,诊疗范围包括四肢畸形及各类创伤,近年来逐渐形成以小儿髋关节及肘关节为重点,以膝关节、足踝、手足畸形为特色,早期开展了髋关节脱位及肌性斜颈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后期手术等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