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肌梗死与心肌梗塞有什么区别吗?

 轩楚爷图书馆 2018-03-10

就这两个诊断名词诊断的疾病来说,是没有区别的。因为无论“心肌梗死”还是“心肌梗塞”,都是指(部分)心肌由于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导致的坏死

其实,“心肌梗死”、“心肌梗塞”这两个名词的英文都是“myocardial infarction ”,只是早先这个“infarction”在我国诊断用词时译为“梗塞”,后来修正为“梗死”。因为“infarction”这个词,汉语中就是梗塞、梗死的意思。因此,早先我国临床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都是用的“心肌梗塞”作为疾病诊断名词,还有脑梗塞、肺梗塞,等等。当然,现在也都改成梗死了。

然而,就字面上的意思来说,显然“心肌梗死”较“心肌梗塞”更为准确地表达了疾病的本质——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导致的(组织细胞)坏死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属于同义词)做出了分类标准,其中就有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1980年,我国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期间,心血管专业组讨论决定采用世卫组织通过的疾病命名及诊断标准,包括原发性心脏停搏、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但当时我国对“myocardial infarction”( 心肌梗死)是译为“心肌梗塞”的。 1982年首次出版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心脏病学分册中,用的就是“心肌梗塞”,定义是,心肌梗塞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1988年第8版的《实用内科学》也是用的“心肌梗塞”的诊断名词。

以后,印象中应该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心血管病专家们意识到“心肌梗死”这个词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冠心病、冠脉闭塞后心肌缺血坏死的本质,遂改变诊断名词“心肌梗塞”为“心肌梗死”了。现在,临床诊断都使用“心肌梗死”了。同样,“脑梗塞”也改为“脑梗死”了。

所以,“心肌梗塞”与“心肌梗死”没有本质区别,说的都是同一个病,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导致血管完全性闭塞,血供完全停止,造成供血区域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但现在规范的诊断名词要用“心肌梗死”,再用“心肌梗塞”就“out”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