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做到这一点,艾灸做了也是白做!

 山东中医竹林 2018-03-10




在艾灸治疗的过程中,有的人总是说没有效果,或者收效甚微。


原因在哪里?


昨晚看马少群大师的《温灸研究与实验》,在“肝硬化”一节,作者列举了两个病案,病例一康复了,一切皆好,病例二中的患者却反反复复,最后不了了之。


两个都是治疗肝硬化,病例二因为家庭不和睦,经常吵架,灸时病情见好,吵架闹气时病又加重。马少群三次召集患者家人,劝说无效,他也就放弃了。按马少群的原话说,“此病若不能止(住)生气,是无法治好的”。


活生生的例子,再次告诉我们:家和万事兴。家庭不和睦,导致身体不健康,万事兴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了。


所以,对于灸友来说,心情愉快,不生气,那是我们灸疗的前提。


尤其对于肝病,在治疗的过程中,更加不能生气。本身,患上肝病的人,很多就是因为爱生气。


“气伤肝”的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当压抑已久的愤怒瞬间爆发出来,就会让肝受到极大的损伤,但持续隐忍又会导致肝气郁结。医学研究发现,爱发脾气、郁郁寡欢的人比乐观开朗的人易患肝病。背后的原因是,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当然,生气,不仅是伤肝,还伤肺,还导致心肌缺氧,还引发甲亢,还导致胃溃疡,还能加速脑细胞衰老。所以,中医有“百病生于气”的说法。“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


打开心结,心情愉悦,那是我们灸疗的基础。如果你做不到这点,那么,即使你艾灸了,做了也是白做!


延伸阅读


生气莫如调气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也”。生气,最易引起人体之气运行失常。“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就是说,人一发怒,气就会运行不顺畅,气受到伤害,身体就会受到伤害。因此,养生必须调气。

那么,如何调气,避免生气呢?

首先,调理性情,开朗豁达。唐代大诗人王维曰:“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性格好,不仅自己身心舒畅,周围的人也会受到感染。养生者平时要少与人争辩,多接触大自然,多参加社会活动,并可适当服用一些养阴清火的药食,如梨、枇杷、荸荠等,少食肥甘及辛辣刺激的食品。

其次,调整心态,及时制怒。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让人生气的小事,调整好心态,理智地提醒自己发怒对人体的危害非常重要。哲学家康德曾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摄生三要》说:“嗔心一发,则气强而不柔,逆而不顺,乱而不定,散而不聚矣。”认识了生气的危害,在怒气将发未发、气机将乱未乱的时候,及时控制自己,用意志调理气机,将怒气消弭于无形,就是“制怒”。

当然,调节气机,合理宣泄。面临无法忍受、不得不拍案而起的情况,发怒也是一种调气。怒发冲冠时,若强行压制怒气,人体会由于气机郁滞而产生胸闷、胁肋胀痛、头晕等状况,反而比让怒气抒发更伤身。此时,应该调节人体气机,合理地宣泄情绪,疏导心中怒气,使自己尽快走出阴影,愉快投入生活。正所谓“狂来欺酒浅,愁尽觉天宽”!怒气发过,如果仍觉耿耿于怀,則要想办法脱离刺激环境或转移注意力。

元代著名养生著作《三元延寿参赞书》中说:“怒气剧炎火,焚来徒自伤。触来勿与竞,事过心清凉。”生气危害如此之大,养生者当谨记“生气莫如调气”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