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求真】第035辑:乌梅丸治寒热错杂证

 乐乐书屋 2018-03-10
【经方求真】第035辑:乌梅丸治寒热错杂证

王某,男,42岁。

腹泻2年余,暑重冬轻,晨起洒洒形寒,腹部隐痛阵作,伴里急后重感,泻下脓血,赤少白多,肛门稍有灼热,面白不华,纳谷不香,疲乏肢困,手足不温,夜寐尚可,苔薄黄不燥,质淡白,脉沉细,久经治疗,疗效欠佳。现体温36.8°C,左下腹轻度压痛,查大便见黏冻脓血,白细胞10-20个,红细胞5-10个,大便培养见痢疾杆菌。

【辨】
中医辨证属寒热错杂,虚实兼夹证。治应寒热并用,虚实兼治

【方药】
制附片5     肉桂3g     川椒1g     细辛2g
干姜5g      黄连10g    黄柏10g    乌梅10g
党参15g     当归10g

连服7剂后,腹泻明显缓解,泻时无腹痛,脓血已止,仍有黏冻。法证对应,效不更方,嘱再服2周。复诊时诉大便已成形,每日1次,精神转佳,四肢复温,纳谷已香,苔薄白,脉细弦。嘱改服乌梅丸,早晚各服6g,以资巩固,未在复诊。

【编者按】
古人止痢,以“白头翁汤”为主,清热解毒,但本案久痢伤正,寒热错杂,正和《伤寒论》“乌梅丸”方义,故原方改汤,服之获效。

“乌梅丸”系《伤寒论》“厥阴病”中治“蛔厥”效方,沈师(沈绍功)用经方主张守其方义,扣其方证而善变创新,乌梅丸原方改汤,视寒热偏重增减药量,对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证之表现为偏头痛、眩晕、胁痛、腹泻等常可获效。


排版/王程娜

版权声明:本文(除编者按部分)选自《沈绍功验案精选——消化系统疾病验案(慢性菌痢)》,作者韩学杰、李成卫。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相关利益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