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

 读书与积累写作 2018-03-11

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也不能不让人担忧。“应试教育”把学生束缚在考试的战车上,整天埋头于作业,脑子里只想着分数,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社会、不关心国家,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他们成长以后怎么能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怎么能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加强道德教育是现实社会的要求。

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学龄儿童青少年时代,是长身体、增知识,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把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也就是把道德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贯穿到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校教育全过程,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学校德育不是负责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德育不只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事,也是所有任课教师的事;德育不只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事,也是学校管理的事。所以,学校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使学校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都能提升学生的品质,熏陶学生的情操。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必须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课程改革中,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具体化和细化到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中。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将学科育人思想和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当然,各科教学不是贴德育的标签,而是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德育因素、人文精神,各科教学互相配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道德教育需要遵循儿童成长规律,与他们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在教育改革中注意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衔接。幼儿园主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由习惯而养成观念和自觉行为。要防止幼儿园小学化。所谓小学化,是指把小学的课程下放到幼儿园,过早地学习书本知识而忽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不是不能学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在大自然中学到知识。小学要让儿童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的思想品德。中学则要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为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好基础。大学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坚定的信念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当前要把诚信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诚信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古人说:“人所以立,信、知、勇也。”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各种利益集团的追名逐利,社会出现许多失信的怪现象,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教育。因此,加强诚信教育,从我做起,实是刻不容缓。

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是教育的一条重要规律。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走到大自然中去,走到社会中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在活动中体悟生活,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正确地对待自然、正确地对待社会、正确地对待他人、正确地对待自己,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现在许多学校在组织学生社会活动时有种种顾虑,怕出现安全问题,因而因噎废食,不敢组织学生到自然中去,到社会上去,结果孩子们缺乏锻炼,将来长大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