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王红旗:沁色的鉴定要点(四)

 南山五彦 2018-03-11
       J.如果是铜沁的玉器,一是闻一下会有铜锈味;二是开水局部烫一下,不但有味,还会掉色。
       实验证明:铜沁极易溶入水,如果盘玩或是见水,很快铜沁就会消失。建议如果有铜沁的玉器,最好不要盘玩或见水。
铜沁色的沁入原理,和其他的沁色是一样的,也有深浅浓淡、过渡自然、丰富的现象。
王红旗:沁色的鉴定要点(四)
台北故宫藏,战国玉杯。受铜器影响而产生的蓝绿沁色。


王红旗:沁色的鉴定要点(四)
广东南越王墓出土玉杯,受铜器影响产生深绿沁色。

       K. 土沁较重的玉器久放在空气中,会出现失色现象,同时自然包浆会变得更加油润。(这是与“意盘”观点有些类似)个人认为,这是由于玉器放在自然环境下,玉表形成沁色的铁离子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化合价次改变所致。
       较干涩的玉器放置久了,玉表面会出现很柔润的光泽,也是由于在空气中玉质内部侵入的有机元素和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置换反应所致。

王红旗:沁色的鉴定要点(四)
图一

王红旗:沁色的鉴定要点(四)
图二
这件文化期晚期鹰首型佩(自藏),5年前和5年后的变化对比

       L.玉质好的玉器,造假一般不做伪沁色。由于和田玉原材料的精美和稀缺性,在收藏领域的价值不断攀升,使其一物难求;再者,目前人们是谈假色变,价位高的伪品一般人不敢涉足,如果做伪沁色不成功,反而画蛇添足,好好的材料被糟践了。这就无形中给好玉料做伪沁色设置了屏障,所以,好材料一般是不再做伪沁色。

王红旗:沁色的鉴定要点(四)
和田玉团龙佩   现代和田玉仿古不做色

       沁色特别重的玉器,沁门处会出现明显的下凹现象,也称为“缩肉”现象。这是因为玉器在风化淋漓的过程中,沁门处晶粒间空隙要比其他地方大,同时受酸碱等外援物质的影响也大,玉质分子中的活性物质流失也大,再加上土蚀土咬的原因,所以会出现下凹现象。

王红旗:沁色的鉴定要点(四)
图一

王红旗:沁色的鉴定要点(四)
图二

王红旗:沁色的鉴定要点(四)
图三
龙凤纹出廓璧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龙凤纹出廓璧(自藏),从三张图中可以看出沁门处各种入土特征的明显性和严重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