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文兵讲解冬季养生之小雪节气:煲汤要比喝水更能滋阴润燥

 无涯书馆8 2018-03-11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方初雪的日子渐渐延后,空气变得干燥

第一: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方初雪的日子渐渐延后,空气变得干燥!

下雪需要两个条件,那就是温度要足够低,空气要足够湿润。自打入秋以后空气中的水蒸气逐渐冷凝,先变成露水,后结成霜花,最终变成飘舞的雪花。节气也从寒露、霜降,到了小雪。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方初雪的日子渐渐延后,有时北京甚至一个冬天只下一两场雪。该下雪的时候不下雪,就会制造麻烦。民间谤语说:“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是说干燥低温的环境不利于作物,特别是冬小麦的生长,还会导致病虫害的滋生,来年的收成也不会好,所以家里也不用请长工了。另外,不下雪也会使人体感到不适。因为空气干燥,加上温度又低,人体的防线最容易被邪气和细菌、病毒攻破,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冬天的寒冷干燥会加重鼻子,眼睛,咽喉干燥发痒,红肿热疼,发热,咳喘

第二:冬天的寒冷干燥会加重鼻子,眼睛,咽喉干燥发痒,红肿热疼,发热,咳喘!

因为在寒冷的天气,人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话,就会直接用自己的阳气去抵御平衡寒气。很多人就是在没穿多少衣服去阳台拿东西的时候,或者早上起来刚出被窝光脚下地,或开窗通风的时候着了凉,开始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发烧这时候就说明人体的阳气防线已经被攻破了。这只是疾病发生的第一阶段,不算严重。
平时健康的人体会分泌黏液来温暖、滋润、保护自己薄弱的黏膜,包括鼻腔、口腔、气管支气管黏膜等,而在寒冷干燥的季节,在人体阳气已经缴械投降以后,人的体液黏液总是被外界的燥气榨干,当黏膜层失去了黏液的滋润保护以后,人体也就门户大开,任细菌、病毒长驱直人、蔓延滋生了。所以很多人在冬天,先是感觉鼻子、眼睛、咽喉干燥发痒,紧接着就会出现红肿热疼、发热、咳喘等等问题。

治疗冬天由寒冷干燥引发的疾病,一方面温热散寒,另一方面滋补人体的阴液

第三:治疗冬天由寒冷干燥引发的疾病,一方面温热散寒,另一方面滋补人体的阴液!

从中医用药来讲,治疗冬天由寒冷干燥引发的疾病,一方面我们要用温热散寒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照顾维护人体的阴液。我们观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比如咳嗽,一开始是干咳无痰,在夜间咳嗽最重,这时候疾病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就会深人发展。经过治疗以后,依然咳嗽,但是能咳出一些白痰或者黏痰,就说明人体的阴液在逐渐恢复。等咳嗽出了黄绿色浓痰以后,就说明人体的阳气也在恢复,离康复不远了。

在寒冷干燥的冬季,煲汤远远要比喝水,更能滋阴润燥

第四:在寒冷干燥的冬季,煲汤远远要比喝水,更能滋阴润燥!

在寒冷干燥的冬季,许多人认为多喝水就可以保持滋润,其实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喝进去的水并不能马上变成自己的体液。体液的产生离不开水,但是还需要肾把人的精髄营养融入水中,才能变成有功能的体液。中医说肾在五行中属水、主藏精,说的就是这个功能。如何有效地帮助人生成体液呢?这一点广东的朋友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广东天气炎热,人体阴液损耗大,所以广东人习惯煲汤,来达到滋阴润燥的效果,这远远要比喝水好,更方便人体的吸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