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每次考试我都检查,但该错的还是错?

 长沙7喜 2018-03-12

从小到大,“考试检查”几乎成了老师在耳边不变的叮咛。

有人觉得,检查不就是把题目重做一遍?

有人觉得,检查就是满天撒网,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有人觉得,检查时总是“把对的改错的”,得不偿失。

也有人觉得,做题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去检查?

可是,试卷发下来,看到那些本可以避免的错误,却又捶胸顿足、悔不当初。结果,“检查”就成为了一块考试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检查还是要检查的,可是该检查什么?怎么检查?

  ◆  

原来这么多年,你一直在“假检查”

从小学到高中,“考试要认真检查”仿佛是一条大脑中的固定程序。

可这样的“检查”真的有用吗?一遍遍的演算,究竟能发现多少错误?考场上时间那么有限,顾及不到的题目怎么办?就算重新算一遍,又怎么能保证重算的答案就是正确的呢?大部分检查,都在做低效率的重复工作。

检查的终极目的,不是出于习惯、不是为了消磨时间、不是为了填充内心的不安,而是为了——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那么,究竟有哪些错误是可以通过检查来发现或避免的呢?

第一类错误,叫知识性错误。这类错误指的是因为知识点缺漏、模糊,或是考场上临场误用而导致的错误。比如带错公式、用错模型、理解错题目的含义等等。

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缺漏,知识性错误往往不难出现。但一旦出现,往往意味着满盘皆输。好在,像是读错题、理解错题意、带错公式、用错模型这样的知识性错误,在检查中其实并不难发现(但发现并不等于能改正)。

第二类错误,叫基础性错误。这类错误往往跟具体的学科知识没有太大关系,但却常常被归咎于粗心。比如上行抄下行抄错、看错数字、计算错误等等,甚至涂错答题卡、写错名字等等问题,也属于这类错误。

基础性错误的出错概率,比知识性错误要高不少。无论是成绩多么拔尖的学生,稍有不慎就会犯这些基础性错误。并且,在完成全卷后,学生要通过重新演算的方式检验是否出错,也比较困难。

这也是很多同学诟病的,“原来算对了,检查之后反而改错了”。

  ◆  

为什么事后检查,那么难发现错误?

知识性错误,如果学生的基础扎实,往往不难发现和订正。

可真正困扰很多同学的,恰恰是基础性错误,或者说“粗心”。想想看,从小到大,有多少“粗心”是你在检查中发现的?又有多少“无谓失分”被你轻易地略过了?事后检查,对于发现基础性错误的作用比较有限。

对于“粗心”,与其事后发现,不如当即检查。

比如三角函数化简,算完一行当即检查,看一下系数、函数类型、指数是否抄写演算正确。算完一道题,带一次特殊值,检验一下对不对。这样一来,除非你犯了知识性错误(比如背错用错公式),那么出错的概率就大大降低。

当即检查看上去很花时间,每写一行都要比原来慢半秒钟,算完一体还得花几秒钟带特殊值。但是,这个时间成本,绝对比你写完所有题目,再去重新验算要划算得多。况且,写完所有题目再去重新算,你又怎么保证能一次算对呢?

除了计算错误,你还可以总结一些自己容易丢分的粗心点、一些出题人喜欢出的容易失分点。比如算区间的问题,当即检验端点和定义域;比如虚数相乘,“-1”不要忘了添;比如化学方程式,写完检验配平、条件和箭头……

结合错题本上的错题分析和错题统计(参考:《用来应付老师的错题本,肯定没有用》),使得一些常见的错误能够当场发现。而事实上,如果能够避免这些常犯的基础性问题,无谓失分的难题就能够被很大程度上化解。

你要做的,仅仅是多看几眼。

  ◆  

考试时,到底该怎么检查?

知识性错误和基础性错误,实际上对应了不同的检查策略。

对于计算错误、抄错看错、容易丢分题型等等基础性错误,在做题时每写完一行、写完一题就当即检查。

对于题意理解、公式和模型套用、解题方法等知识性错误,当下很难立即发现,往往需要在最后检查。

做题的过程中,每做一道题,就立即检查可能存在的基础性错误,既避免了过多的重复计算,也保证了一点——

对于简单题,如果不出现计算错误、抄错看错、特定容易丢分的考点,那么除非对题意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本身出错,再出现无谓失分的概率就大大降低。换言之,你也没有必要,在事后就这道题目,进行反复演算。

等到做完了一张卷子,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就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更根本的、可能导致整道题出错的知识性错误。

科学合理的检查策略,才是针对消灭无谓失分的终极奥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