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相》教学设计

 修水中丘易道人 2018-03-12
【大师网——精彩专题】,点击下载!全站免费!

  《蜀相》教学设计 

  授课者:章平

  授课时间:2012年4月26(星期四)上午第二节课

  授课班级:高二年(7)班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4、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1、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领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设想:三听三读,层层深入地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本单元教学要求: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揣测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了解诗人的生平和为人,讨论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唐代诗坛群星闪烁,而杜甫即是其中极为璀璨的一颗。他用敏锐的眼光去感知现实,他用多样的手法表现现实。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知杜甫的《蜀相》,一起去领略这位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去体会这位天才诗人的艺术天赋。

  二、知一知

  1、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应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被叛军扣押在营中。不久逃脱,投奔新帝,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759年冬关中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今甘肃一带),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国家政局动荡中,杜甫的命运也激烈动荡着。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年代人民苦痛生活的诗作。760年暮春,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院花溪畔盖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史称“成都草堂”)定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但仍很贫困。764年,杜甫幼时好友严武再镇蜀州,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后来严武死了,四川内乱,杜甫又伴同家族,离开四川,乘舟沿江东下,转徙于湘鄂之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结束了他漫长的漂泊生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据说他是食牛肉过多而死的,这和李白追求水中月亮而死的传说相比,确实惨得多了。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2、参读资料,了解诗人,现场反馈加深“知人论世”:

  在括号中填一个词或短语,概括你对作者的评价,说说这样概括的理由。

  一个(      )的杜甫,理由是

  3、简要介绍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这年是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郁郁不得志的诗人怀着崇敬的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而写下了《蜀相》等诗歌。

  三、读一读

  学法指导一:结合背景,整体感知,把握基调,读出感情。

  1、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我们通常都是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来把握的。

  所以,首先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听范读,初步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或:那么,有谁能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来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吗?)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是读得如奔流瀑布一泻千里,还是读得如百尺深潭潜流暗涌;是读得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还是读得如“幽咽泉流冰下难”?

  明确: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停顿在诵读时是非常重要的,古诗中的停顿和它的格律有关。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

  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要读准节拍,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再放诗歌录音,同学们跟读。

  3、诗言志。我们读诗,要学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学生可能说“寻”, 因为作者表达的是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寻”能表达这种感情。

  可能说“泪”, 因为全诗表达的是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而惋惜,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

  4、再听诵读录音,再集体朗读全诗。

  四、品一品

  (一)分析首联

  1、能否把“丞相”改为“蜀相”?“ 柏森森”改为“树森森”?

  明确:“丞相”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不好。“苍松翠柏” 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往往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正好可以烘托诸葛亮高大的形象,还有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而“树”就无法表达出这种效果。

  2、丞相祠堂何初寻?一个“寻”字好在哪里?

  明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二)分析颔联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能否改为“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即 “自”与“空”两字好在哪里?清人仇兆鳌说:颔联“写祠庙荒凉。”现在多数人也采用这一看法。你认为此种说法准确吗?

  明确:①、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③、“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自”“空”两字也有此等功用。

  碧草盈阶,黄莺隔叶,本来是极可赏心娱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两字周旋,抒情状态,便翻然改异。这里正是杜甫“一字为工”极“变化开阖”之致之处。

  (三)分析颈联

  1、诗歌意在赞颂诸葛亮的功业,为什么要写刘备三顾茅庐?这属于什么写法?

  明确:写刘备是为了赞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因为刘备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三顾茅庐,正是由于诸葛亮胸怀大计。这是侧面烘托的写法。另一方面,也许还暗含诗人有报国大志而无人理会的感伤。

  2、诸葛亮可赞美的东西很多,为什么选取“天下计”和“老臣心”这两点呢?即“天下计”和“老臣心”分别要突出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强调这两点?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请同学们结合诗题和作者的生平理想思考。

  作者正是为了表明他的确是个贤相。上联突出他身为人臣能“尽智”。下联突出他历刘备父子二朝忠心不二,彰显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对一代名相无以伦比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他特别强调这一点可能有以下因素:其一,杜甫的志向是当一名臣相,杜甫有这样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意思是辅佐皇上,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肩的有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的生活。可惜理想落空,他觉得诸葛亮做的正是他想做的。其二,当时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能臣,缺乏尽忠之臣和能臣,让杜甫担忧。因此,他瞻仰诸葛祠,着力强调的正是诸葛亮的“贤相”风范

  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是否准确?你知道诸葛亮有哪些功绩?能用几个短语概括一下吗?

  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有一副对联这样评价诸葛亮: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七擒孟获,平定叛乱,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清人邵子湘评论此诗后四句时,曾说:“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事,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这自然是称赞杜甫的笔力雄健,擅长概括。

  (四)分析尾联

  1、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运用“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思考: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慨?

  明确:一方面由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功业难就联想到了自己壮志难酬、一生潦倒的人生际遇;另一方面诗人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绩,有自叹不如的感慨,也有希望当朝能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的愿望。

  2、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3、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杜甫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实际上也唱出了普天下壮志难酬者的心声。比如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清人邵子湘评论这首诗的后四句说:“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理,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

  总结板书

  首联叙事:“寻”—急于瞻仰,深切缅怀。

  颔联描写:“自”“空”—“以乐景写哀情”, 反衬无限凄凉、寂寞之情。

  颈联议论:天下计—推崇其雄才大略的“智”;老臣心—赞扬其忠君报国的“忠”。

  尾联抒情:“身先死”“泪满襟”—仰慕、叹惋、痛惜之情。

  五、练一练

  对杜甫的《蜀相》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描写了丞相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 
  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C.颈联赞美了诸葛亮的匡世雄略、报国苦衷,感情沉挚而悲壮。 
  D.尾联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慨叹千古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悲愤心情。

  分析:答案为B。“柏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阴森岑寂;“自春色”“空好音”是写没有人欣赏,表现了冷落、凄清的特点。作者写锦官城外高大茂盛古柏掩映中的武侯祠,尽管有“映阶碧草”“好音黄鹂”,但也是枉添春色,着重渲染了今日祠堂冷落、凄清、无人视听,表达了对诸葛亮身后寂寞的慨叹。

  六、延一延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思考:将《蜀相》与本诗相比较,两首诗的思想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明确:《蜀相》的核心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既是对诸葛亮未竟事业的叹惋,也是对诗人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触。《咏怀古迹(其五)》侧重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七、合上书听录音,再次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次作诵读指导。

  首联:“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颔联: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颈联:“天下计”、“老臣心”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总之全诗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作业布置:1、背诵这首诗。2、做练习册上第三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