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潢”和“装璜”

 杏坛归客 2018-03-12

    随着房地产业的崛起,装潢业也分到了一杯羹,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走到大街上到处可以看见装潢公司。这些公司的招牌用字,有的是三点水的“潢”,有的是斜玉旁的“璜”。到底该用哪一个字呢?

    曾经问过一家装潢公司的老板,他的公司招牌用的是斜玉旁的“璜”。他是这样回答我的:“我们搞装潢的怎么能够掺水呢?‘玉’多有气质、多有品味啊!当然要用玉字旁的‘璜’。”这个回答很有意思,但是和语言文字的运用无关。

    曾在报上看到一篇关于装潢的文章。作者的观点很鲜明:应该用三点水的“潢”,斜玉旁的“璜”是一个别字。他的根据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三点水的“装潢”。这个说法其实有点武断,如果多查几个《现代汉语词典》的版本,就会发觉事实并非如此。《现代汉语词典》早期的版本中两种词形都收,从2000年的修订版即第3版开始才只收“装潢”,但2012年的第6版又改为在“装潢”的后面括注“装璜”,承认“装璜”是另一种书写形式。其他词典同样如此,比如《汉语大词典》,直到现在仍是两种词形都收。

    词典是现实语言生活的反映。在现实语言生活中,“装璜”长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这篇文章中说道:“日耳曼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算很久,艺术文学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用的是三点水的“潢”。但在《且介亭杂文》的《论“旧形式的采用”》中,“佛画的满幅云烟,是豪华的装璜”,用的却是斜玉旁的“璜”。像鲁迅这样的大作家,也是两种词形并用,可见不能一口咬定斜玉旁的“璜”就是一个别字。

    客观地说这是一组全等异形词。既然是异形词,就有一个择优选用的问题。那么,到底选哪一个呢?关键要看理据性,用哪一个字更有道理,更加科学。“装潢”最初的词汇意义是指书画的装裱,到后来才扩大到书籍商品的包装,再到后来扩展到居室装潢、房屋装修。那么它在最初表示书画装裱的时候用“潢”还是“璜”呢?这得从两个字的字义说起。

    “潢”的本义是指一种特殊的染纸工艺。在我国最大的农书《齐民要术》中,专门谈到这种工艺的要领和流程。染纸过程中要用到一种染料——黄檗树的汁。黄檗树的“檗”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bó。黄檗树是乔木,木质坚硬,可以做家具。它的茎能提炼出黄色的颜料,可以用来染纸,染出来的纸就叫“潢纸”。

    这种纸有防虫蛀的效果,可以长久保存。书画就是用潢纸来装裱的,所以叫“装潢”,这是一种说法。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潢”的本义是水池子。书画装裱时在书画的背面贴上潢纸,四周用绫罗绸缎裱上,看上去当中像一个水池子。所以明末清初的方以智在他的《通雅·器用》中就说道:“外加缘则内为池。”意思是书画外面加一个边,当中就像一个水池,所以装裱称之为“装潢”。这是另外一种说法。

    斜玉旁的“璜”字的本义,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名称。这种玉器的形状像半璧,一般用于朝见天子或是祭祀丧葬这些庄重的场合。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璜”字最初的写法中没有斜玉旁,只是一个“黄”字,这个字看上去像佩玉的形状。后来因为“黄”字借用作色彩之名,所以又造了“璜”字。由于斜玉旁的“璜”和三点水的“潢”读音相同,而且玉器有装饰的功能,有些人在写“装潢”的时候就不自觉地用了“璜”字,久而久之就通行开了,“装璜”和“装潢”成了一组异形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三点水的“潢”显然更具有理据性。“璜”用在装潢上于理欠通,不是很站得住脚。所以如果要择优选用,当然首先要选三点水的“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