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京大妈有话说》陪伴您的第816天 北京大妈提示:看完视频,阅读原文更有意思 事件回顾 2016年第一期《求是》杂志发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文章《中国经济最大潜力在于改革》。 文章提出,要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合理分担、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建立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医保待遇调整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整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结合新型城镇化,办好乡、村医院,真正建立有序分级诊疗格局。 对于即将要退休的人来说,本身就承担了大量的费用,如果这一政策真的开始实施,真的是让咱们这些老人苦不堪言。 进展如何 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仍在继续。而相关部门是否已经开始进入实质性的研究阶段呢? 据了解,与医保工作直接相关的部门应该有两个,即财政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财科所相关人士透露,“目前财科所并未开始研究职工医疗缴费问题”。而人社部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人社部并未开始研究此事。” 尽管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的研究工作尚未正式启动,但退休人员缴纳医保无疑事关重大。 我国目前有约8000万退休人员,这一政策直接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在未来,退休人员的规模还可能继续增加。这意味着,一旦推行相关政策,将有近亿人口非但不能享受免缴医保的政策,反倒从此要从自己腰包里掏钱缴费。 为什么要开始让已经退休的人开始缴纳医保?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认为,退休人员不缴费,本就是国际上社保体系中少有的做法。社会保险的本质是保险,国民承担缴费义务,享受保障权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表示,现在的医保制度规定退休人员不缴费今后是一个隐患。“从全世界来看,退休以后不缴费这种情况比较少,因为医疗费用大部分都和年纪大有关,人越老花费越多。如果自身就不缴费,只去用这个钱,这个钱谁来出呢?” 但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讲述,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水平,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有比较大的落差。企业退休职工相当一部分人员的退休金只有2000多元,再让他们去缴费,肯定要影响其基本生活。“而且退休人员是履行了终身劳动的应尽义务,在这个背景下,再让他缴费,于法于情都是站不住脚的。” 对于已经退休的人来说,他们也并非坐享其成,最重要的是社会保险法对他们已有承诺。 对于已经退休并享受着医保待遇的这个群体,也没有理由让他们突然开始缴纳医保。承诺是写入了社会保险法的。该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不能一边有着大量的结余,一边又喊退休人员交钱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尚且很富裕,离等米下锅差得老远 2013年,医保基金7000多亿元的结余曾经引发广泛的讨论,因为较高的结余对于医保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没有用在刀刃上,沉睡着。彼时,甚至连卫计委官员都表示医保报销比例将逐步提高。 医保基金的历年累计结余如下图: 可以明确地看到结余是连年增加的。而且,就算只看当期的资金,也很充裕。的确有一些地方由于历史包袱过重,入不敷出,而这时候最该提高的是统筹水平。 也许有人要说结余只是虚假的表象,实际上许多地区是入不敷出的。 一组常被引用的数字是,截至2013年,我国已有225个统筹地区的城镇职工医保资金出现收不抵支,占全国城镇职工统筹地区的比例高达32%。如果下沉到地级市或者是县级医保去看,一些地方的确困难,如湖南的邵阳市、怀化市洪江区等地,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重镇,医保资金不足,支出巨大。可是,如果把统筹的层次提高到省,问题迎刃而解。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是官方所发表的关于全国劳动经济情况最详细的资料,最新一部给出了各省医保资金的数据,每个省份的当期收入都大于支出。如果放在全国一级来看,更游刃有余。 并且,统筹水平的提高,有诸多好处,资金的监管会更加容易和透明,使用更有效率,同时,也解决了异地报销难问题。 面对老龄化压力,更有必要的是分出单独的老年人医保体系。 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需求有着很多特殊的地方,进行单独的制度设计比一锅乱炖要有用。目前的医疗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三个主要类型。退休人员享受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对而言是报销比例最高的。 这三个类型,都把老年人的医保和其他年龄段人士的合并在一起。实际上,老人的医保需求是不同的,首先是对慢性病报销的要求高;其次是有很强的护理需要,很多老年人由于疾病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的看护。然而目前的医保并不能有效地满足需求。 在一个老龄化社会,专门的老年人医保制度既有效率,又完善了福利,才是真正的一举多得。 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欢迎您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