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笔下的兰花香

 云深不知处藏书 2018-03-12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贫困而改节。” 《孔子家语.在厄》中这样形容有“王者之香”美誉的兰花,其傲然高洁不仅是谦谦君子的人格定位,也成了历代文人笔下的吟咏对象。

    春天的兰花素心香远,香压群芳。元朝余同麓有一首《咏兰》,将春兰的香气清绝描写得生动细致:“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与贾岛齐名的唐代僧人释无可,生平钟爱兰花,也有一首《咏兰》诗:“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明媚春色里,兰花绽放,香气氤氲,掩盖了其他花朵,就连池边小道上都是一路芬芳。

夏天的蕙兰傲然直立,蕙质兰心。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曾精辟独到地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尽管当今所称的中国兰,在古代称之为“蕙”,但文学作品中并不在意它们的区别。陆游有诗云:“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将一个钟情兰花的老翁刻画得惟妙惟肖,表现了诗人寄情花草,自娱自乐,不因年老而忧郁,越活越年轻的开朗胸怀。

秋天的建兰不畏酷霜,含蓄内向。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在外周游十多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于是自卫返鲁,途中遇见空谷幽兰,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他以兰比为贤臣,实际上是自比,说自己生不逢时,就像独茂的兰,只得与众草为伍。难怪李白的《孤兰》中这样写道:“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冬天的墨兰岁序而发,气节高雅。墨兰也称报岁兰,寒冬绽放,送来几分暖意,预示新年的到来。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墨兰》有云:“钟得至清气,精神欲照人。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空色微开晓,晴光淡弄春。凄凉如怨望,今日有遗民。”

郑思肖博学多才,平生擅长绘墨兰,驰名遐迩。据《辍耕录》记载,当时有一显宦,久慕其名画,千方百计想谋取他的画而不得,便采取威胁利诱手段。郑始终不为权势所屈,一句“吾头可断,我之画愿送百姓而决不送官府”彰显气节,流芳千古。南宋亡国之后,他画风骤改,笔下兰花,只画花、叶、根、而故意不画兰花所植的泥土。人们见而异之,他惨然回答说:“国土已亡,植根无地实”。悲壮沉痛,忠义可鉴!

一花一世界。漫漫冬夜,灯下细读“国香”诗词,品味其王者之香的高尚内涵,领略其君子之风的文化积淀,性情陶冶,乐在其中。

(发11月19日今日新泰)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