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利的市场环境下,虽然不少包装印刷企业都高度重视成本削减,但由于传统模式的局限,无法清楚计算订单成本,导致包装印刷定价没有收回总成本。这是包装印刷企业不赚钱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在走访过的包装印刷企业当中,即使年营业额超过10亿的中大型企业,或厂龄超过30年的成熟企业,其在核算总成本方面也是缺乏一套准确方法,所计算的成本,不是漏算了帐外成本,就是扭曲了制造费用的分摊,或根本缺乏收集成本数据的方法。 包装印刷企业的报价,一般都按工艺和物料要求,用一项一项加上去的方式计算订单成本,在成本的基础上再加点利润把价钱报出去。 但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成本:客户成本,在计算过程中没有包含进去(或不知道有这项成本),结果给客户的报价(包装印刷企业的收入)只包含总成本的一部份,总成本没有完全回收。也由于成本分析不到位,往往应报高价的却报低价,应报低价的却报高价,前者降低利润,后者降低竞争力。 成本分析是战略决策的基础,成本信息错误,会引致战略方向选择错误,后果严重。有些包装印刷企业对每份订单的料、工、费对都进行核算,以此来控制成本。 例如:包装膜费(包括损耗)+ 印刷费(包括版费)+后加工费(包括模费)+包装费(包括运费)+管理费,可惜在料、工、费的核算之中,只有料费核算较准,工费较含糊,直接费用较准,间接费用含糊。 尽管有控制成本的决心和满腔热情,但由于缺乏适当的方法、流程和知识,成本控制的努力仍付诸东流。曾经有一间初始形势大好的包装印刷企业,由于主事者缺乏成本分析知识,接下不少高毛利却低盈利的订单,虽然业务火爆,多年来却没什么发展,原地踏步。 以下是一般包装印刷企业做成本核算常陷入的六项误区: 01只核算材料成本,不知道产能成本 在只核算材料和产量的方式下,两份材料相同、工序相同、数量相同的订单,便会算出相同的成本。但是这两份订单的效果要求可能不同,所需要的生产时间,也会不同,因而实际成本也完全不同。 有时,包装印刷企业为了节省材料而增加生产复杂性(如合拼订单生产),拉长了生产时间,这些因时间拉长而增加的成本,在只核算材料和数量的方式下,完全无法反映,或者凭主观猜测,往往赚了材料却输了产能。 02按订单金额分摊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大订单补贴小订单 订单的金额和生产数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按金额摊分其实是按数量摊分, 但是很多制造费用( 间接费用),都是和生产数量无关。采用这种分摊方法会增加了大金额订单的分摊费用, 降低了小金额订单的分摊费用, 扭曲了真实成本和利润, 结果会引致选错客户、选错巿场和选错产品的严重失误。 举个例子:假定都是同样的产品,A客户下了10张订单共生产50万,B客户也下了10张订单却只生产5万,A客户和B客户的制造费用非常接近(因为是同样产品),但在按金额摊分的方式下, A客户要多承担10倍的费用。 03报表管理不到位,工时消耗不清楚 包装印刷企业依赖生产日报表来进行成本统计,可惜这些报表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错漏问题, 例如填写不及时, 数量虚假, 或只是照抄工单, 所填报生产时间都是事后回忆,凭印像估计等等, 即使包装印刷企业能算出每分钟的产能成本, 但采用错漏的生产数据, 只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现在有些印刷企业开始用iPad做生产报告的实时更新,情况或许会有改善。 04没有分析客户成本,大客户不等于赚钱客户 选错客户和定价失误是包装印刷企业致败的主要原因。很少有包装印刷企业因为一两张订单倒闭,却可以因为一两个重要客户,或某类主要产品,长期成本计算失误而亏损。这些亏损不易察觉,因为表面看起来,客户的毛利不错,特别是工艺复杂或较有要求的订单,一般都能收到较好价钱,可惜较好的价钱仍无法收回完全成本(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完全成本),结果形成长期慢性亏损。 尤其是以业务额拿提成的业务员,都希望较容易接单,但公司要清楚自己的底线,正确成本分析后,往往发现,40%订单只带来1%净利润。 05只会事后算帐,没有事先预算 进入某个巿场,争取某个大客户,开发一项新工艺等等,都要先投入资源,以换取将来的回报,但该项业务在什么范围定价,需要多少最起码的业务量(每月、每季及年),需要什么阶段性目标,以验证该项业务确有意义,却往往还没有分析清楚,便去马了再算。 结果,包装印刷企业承担额外风险,却没带来额外回报,这是一种变相的赌局,而且是赔率不利情况下的赌局。 06只算会计成本,没算经济成本 经营包装印刷企业是一项经济活动,因而必须核算经济成本。会计报表上的利润,只是用来计算税付的多少。 只有透过经济成本的分析,才能回答以下这类问题:上印刷机打样的成本是多少?客户帐期由30天变为60天,等于增加了多少成本?根据资产和债务情况,印刷企业的合理利润应该是多少?增加20%业务额,最少需增加多少营运资金,才会避免现金断裂风险? 最近这几年,经常听到同业说订单利润微薄,价钱已到了减无可减的地步。做过成本分析后发现,所谓没利润,其实是质量偏低、效率缓慢、管理落后及定价失误的结果,没有理由要巿场为这些原因买单。 有些公司的改善只需调整售价,有些则需要重新设计整间公司的运作,但无论那类情况,根据正确的成本分析进行战略布局, 包装印刷企业仍有很大利润潜力。 |
|
来自: 昵称10708702 >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