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体表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这又称为脉象。脉诊,是了解健康和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诊断方法。脉诊是中医切诊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脉诊依靠手指的灵敏触觉加以体验和识别,因此学习脉诊既要熟悉脉学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反复练习,仔细体会,才能逐步识别各种脉象。 脉诊能断病的原理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联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息,所以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以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相关。 (一)心和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首先,心和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1、 心脏的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它受到心气、心血,心阴、心阳影响,与脉象直接相关。 2、 脉管的舒缩,为气血运行的通道;脉有约束和推进血流的作用,直接影响脉象。 3 、心阴、心阳的协调,与脉象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心阴、心血是心脏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气、心阳是心脏的功能活动。心阴、心阳的协调,是维持脉搏正常的基本条件。 当心气旺盛、血液充盈,心阴、心阳调和,心脏搏动节奏和谐有力,脉搏从容和缓、均匀有力。反之则脉搏过大过小,过强过弱,过迟过速或节律失常等变化。 (二)气和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1、气属阳,推动和固摄血液的运行。气的推动作用,使血液运行不息;气的固摄作用,可以助脉壅遏阳气。因此气的作用,对脉象影响很大。 2、血液,是脉象形成物质基础。因此,血液的盈亏,直接关系脉的大小。 (三)脉象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脉象的形成不仅与心、脉、气、血有关,同时与脏腑的整体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肺,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所以肺气可以助心以行血; ●脾胃,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产生的气血,是脉象形成的物质基础;脾统血,又可以统摄血液的运行,使血不溢于脉外; ●肝,藏血,主疏泄,可以调节血量和血行; ●肾,藏精,为全身阴阳的根本。因此肾精是脉的根本。同时,精血相生,肾精可以转化为肝血,保证血脉的充盈。 所以,脉象的形成,不仅与心、脉、气、血有关,同时与脏腑的整体功能活动关系密切。因此,脉象可反映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诊断脏腑及气血的病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