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才能泡出一杯好茶来?超级实用,我已收藏!

 个人文件保存 2018-03-13

人人都会喝茶,但不一定会泡茶。当前,茶叶品类繁多,水质差别明显,冲泡技术各不相同,每个人泡出的茶色、茶香、茶味必定不同。

即便拥有好茶、好水、好茶具,若没有掌握好泡茶工艺和技术,也难真正泡出一杯好茶。

为此,笔者采访了国家高级评茶师 、“普洱教父”白水清嫡传弟子、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湖北分会会长、掏宝“普洱藏家”掌柜鲁文锋老师。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逐渐收集了清末向质卿、宋聘号、红印、88青饼等珍品老茶,经验丰富!

▲“普洱藏家”创始人鲁文锋老师

鲁文锋老师说到:一、想泡好茶,需要掌握这些基本泡茶技能:

1、投茶量

在同一款茶叶的冲泡中,投茶量是决定茶汤质量的关键因素,投茶量过大,则茶汤过浓,投茶量过少,则茶汤寡淡。

2、泡茶器具

展开剩余81%

泡茶器具不同,泡出来的茶也各有不同。紫砂壶相较盖碗而言出汤更慢,不但投茶量需要酌减,冲泡时间也需要适当缩短。

而且由于不同紫砂壶,器形不同,壶嘴不同,投茶量也不同。

▲紫砂壶

3、冲泡动作

冲泡动作也会影响茶汤味道?如有些茶因为强调汤感,其茶本身内涵物质丰富,咖啡碱含量高,所以对冲泡手法要求较为独特。

如注水时沿杯壁定点注水,避免击打茶叶,出汤时也应避免出汤过急。

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稠厚的汤感,另一方面是避免咖啡碱过度析出,使得茶汤过于苦涩。

而且注水出汤的手法不同,所消耗的时间也不同,自然又会改变整体的冲泡时间。

4、冲泡时间

冲泡时间对茶汤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细节的地方常常容易忽略。

▲冲泡

如注水和出汤的时间,也是计算在冲泡时间中的,最好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注水和出汤时间。

5、水温水质

不同的茶叶对水温的要求都不一样,对于用水,一般市场上的矿泉水都能够基本满足泡茶的需求。

自来水因为硬度较高,水中杂质较多,所以并不建议用来泡茶。

但知道以上这些基本技能就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了吗?

二、掌握基础远远不够

不,还远远不够,除了掌握最基础的,还要得了解每种茶类的不同泡法,如下面这些:

▲普洱茶汤

1、黑茶(普洱茶):重点在洗茶

普洱茶属于黑茶,一般泡5分钟左右,香味就出来了,与茶饼相比,散茶更容易出味。

2、红茶(金骏眉):久泡益健康

▲红茶

金骏眉泡得时间越长,越有益健康。时间长有利于其中有益健康的黄酮类物质充分溶解,最好泡够3分钟以上。

3、绿茶(碧螺春):先倒开水再放茶

▲碧螺春

碧螺春芽叶小而细嫩,如冲泡时间恰到好处,才能清汤绿叶、口感香醇。如泡得时间过长,不仅汤色会变黄,而且新鲜度也大打折扣。

冲泡时,先倒开水再放茶叶,泡两三分钟即可。

4、绿茶(龙井):少量开水先浸泡

▲绿茶

冲泡龙井、黄山毛峰前,先给杯子里倒点开水,把茶叶浸泡一下,闻到淡淡的清香后,再加水,盖上盖子泡4分钟。泡够这个时间,茶叶口感更好,其中的有益成分也能有效析出。

三、那在冲泡茶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其常见误区如下:

1、用保温杯泡茶

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因用保温杯泡茶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

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2、不是每一种茶都可以用沸水泡茶

▲开水泡茶

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

例如维生素C、P等,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还易溶出过多的鞣酸等物质,使茶带有苦涩味。

因此,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70℃—80℃。尤其是绿茶,如温度太高,茶叶泡熟,变成了红茶,便失去了绿茶原有的清香、爽凉味。

3、泡茶时间过长

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因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

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哧。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易发生化学变化,不宜再饮用。

▲茶汤

4、习惯于泡浓茶

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叶。有的人喜欢泡浓茶。

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

泡一杯茶以后可续水再泡3—4杯。

国家高级评茶师鲁文锋,携手师父“普洱教父”白水清及“中国普洱茶第一人”邓时海先生,创办“普洱藏家”,只做专业的普洱茶!好茶就在“普洱藏家”!

每周一期专业普洱茶原创文章,想了解更多关于如何收藏、保存、选购普洱茶技巧,来工号“普洱藏家”,为你打造普洱茶快速入门通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