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元宵节民间传统习俗

 zzm1008图书馆 2018-03-13

山西跑竹马,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红火”时活动于广场或街头巷尾。山西省各地参加跑竹马表演的人数不等,活动形式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竹马,马马社、纸马、火竹马、裤马,都是跑竹马的别名。这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流行于山西省内各地。这种活动内容,通过有关资料的证实,至少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风行于山西农村、城市一种民间活动形式。

沁县的跑竹马,是由四名女童骑马,四名男童备在手里持云板灯两块配合跑竹马表演。在跑竹马的行列中增加一个倒骑驴的“县官”。这名县官可以在队伍的前后、左右来回自由地跑动。在跑动中,还作马撩蹶子踢人的动作,以增加跑竹马的趣味性。

永济县的“火竹马”是在一喜迎神仪式之后表演,由马柱、马童、骑士各八人组成。马柱,是代表壮士。跑马时,有速度快的快跑马、有低速度的碎步跑马、慢步溜马、勒马等多种舞步。表演进入高潮时,八位马柱走进场子中央蹲成一个小圆圈,八名马童一个虎跳后,分别站在马柱的肩膀上,马柱直立,马童一腿旁踢成个“朝天蹬”,脚掌上放置一个火花筒,一手扶腿,一手高举另一只火花筒,点燃后,竹马、马柱由慢渐快地在场内穿来穿会。此时,火花四溅,花色缤纷、锣鼓震天、人声鼎沸,甚为壮观。

跑竹马的表演形式简便,动作也比较简单,跑动时,以走场为主,有“双进门”、“四门斗”、“水溜溜”、“绕八字”、“蛇脱皮”、“十字靠”、“剪子股”、“跑圆场”、“二龙出水”、“南瓜蔓”等十余种场图,表演时,伴奏乐器大多使用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也有的地方用唢呐吹奏民间乐曲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