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金代“小尧舜”:市井烟火中的生死同乐

 Michael430 2022-07-27 发布于中国香港
Image

乐伎,笛子。

宋金墓葬砖雕中多有表现音乐舞蹈的“伎乐俑”。

伎为舞伎,乐为乐工。

山西是我国戏曲发源地之一,

享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美称,

留下大量有关戏曲的历史文化遗产。

而金代戏曲,

是金代市井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

在众多戏曲文物中,

墓葬戏曲砖雕就是其中极富特色的一种。

山西地处金国腹地,

大量出土的金代戏曲砖雕,

向世人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繁华。

生死同乐:

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

撰文、供图 /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

Image

王武子妻割股奉亲。画面共有两个场景。右边为屋外,一女子坐于地上,以刀割股。左边为屋内,一老妇坐在床上,其旁的女子捧钵奉羹。王武子妻割股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王武子为河阳人,唐开元年间征涉湖州,十年不归。其妇至孝。家贫,日夜以织履为计。王武子母亲得病,非食人肉不能治愈,王武子妻遂割股为羹,使婆婆之病立得痊愈。

金代市井文化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1115~1234)是12、13世纪中国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权。在亡大辽灭北宋,入主中原后,金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投戈息马,治化休明”,至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进入史家所谓之“小尧舜”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北宋以来流行的市井文化在金代得到长足发展,其中尤以戏曲最为突出。

山西地处金国腹地,戏曲艺术发达,大量出土的金代戏曲砖雕,向世人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繁华。晋南地区出土的戏曲砖雕最具代表性,生动再现了金代戏曲的面貌。金代戏曲(金院本)是在辽代教坊散乐和北宋杂剧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民间的民俗演艺传统发展起来的艺术,是金代市井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

金灭掉辽与北宋后,对汉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和吸收。在原辽宋统治区域内,封建经济发达,女真人进入汉人聚居区后,统治者顺应当地发展潮流,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发达的农业经济成果。特别是在大定、明昌(1190~1195)年间,金与南宋曾一度讲和,民族矛盾趋于缓和,金统治区内的经济文化得以稳定发展,出现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一派升平富足的景象。

Image

山西运城新绛县龙兴寺,金代墓葬中的砖雕。

散乐百戏,祈天娱人

散乐百戏,是中国古代由民间音乐、技艺发展而成的多种艺术和娱乐表演的泛称。先秦以来绵延不断,正史、诗赋、笔记等记载甚多。大体包括歌舞、器乐、角抵、武术、杂技、魔术以及杂剧等,范围因时而略异。散乐百戏的表演场所,先秦时代以宫廷为中心,南北朝时始扩展至寺庙,宋代进一步渗透到城市与乡村。

宋金时期,市民文艺兴起,城市瓦肆中的百戏品种更为繁多,而社火等表演形式在农村日益兴起,久盛不衰。宋杂剧、金院本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散乐百戏的许多技艺元素。在音乐上,从唐代散乐经宋金杂剧院本到元杂剧(尤其在北方地区),具有渊源继承关系。

Image

舞伎

散乐是一种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宋金墓葬砖雕中多有表现音乐舞蹈的“伎乐俑”伎为舞伎,乐为乐工。音乐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献记载可知,唐代参军戏已有鼓及弦管乐器伴奏。宋金杂剧的伴奏乐器史无明载,而金代墓葬砖雕中伴奏乐队的出现,为我们研究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从金墓砖雕中可见,根据乐器组合的不同,散乐可以分为两种不同形式。一种以男子为之,有大鼓、腰鼓、笛、筚篥、拍板及舞者,其声激越,称为大乐。乐器组合形式与当时流行的杂剧伴奏乐队完全相同。演奏者的衣冠服饰一模一样,皆服宽袖长袍,幞头上插“高簇花枝”,是既可伴奏杂剧亦可单独演出的,以适应士庶俗家吉凶之礼及宴会需求的民间散乐组织。另一种以笙、排箫、筚篥、嵇琴和方响为组合,其音清美,称为细乐,演奏者与舞蹈者皆为妙龄少女,其头饰及衣着均较秀美。

Image

乐伎,拍板(图1)。乐伎,筚篥(图2)。

乐伎,笛子(图3)。乐伎,腰鼓(图4)。

乐伎(图5)。舞伎(图6)。

金代民间乐舞百戏极为繁盛,晋南地区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金墓中乐舞文物的大量出土证明了这一历史事实。侯马65H4M102金墓出土的一批乐舞砖雕,既有队舞表演,又有竹马儿戏,内容丰富多彩,造型生动优美,雕刻精巧细致。此外还有一组分别雕于六块砖上的乐舞形象,表演者均为少年儿童,女童较多。其装束男童或额前垂髫,或戴花脚幞头;女童则头扎双髻彩结蝴蝶,衣着除少数赤膊者颈戴项圈、腕戴手镯外,其余皆为短衫、窄裤,着窄裙,服饰整齐划一。

社火表演是一种在节庆日举行的民间娱乐喜庆表演,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包括在祭祀场合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表演。“社”可为团聚一起之意,“火”具有红火、热闹之意。形式有舞蹈、跑旱船、舞狮、踩高跷、背棍、搭架火、扭秧歌等,没有固定的表演场地,用意主要是庆祝丰收和祈求平安昌盛。

Image

社火,敲锣。

社火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

包括在祭祀场合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表演。

南范庄金代墓葬中,东、西壁各有一组九件乐舞社火表演砖雕,分别砌于墓前室东、西两壁的障日板处,皆绘彩,砖面涂墨,门内红彩衬底,边沿以白彩勾勒。表演者或梳垂髻,或裹幞头,面部眉目均施墨勾画,神情诙谐;个个裸身披帛,束腰带,蹬黑鞋,步态踉跄;有的敲击铜锣,有的吹奏横笛,有的肩扛大瓜;扭腰摆胯,纵情舞蹈。

Image

社火,“乔夫人”(图1)。乐伎,大鼓(图2)。

乐伎,腰鼓(图3)。社火,“瓜田乐”(图4)。

竹马戏是民间纸扎工艺与歌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民间艺人们用竹条扎成骨架,外蒙彩帛或彩纸,经艺术加工而成竹马。竹马的腰间留一自上而下的孔,套系于骑者的腰部。骑者亦步亦舞,同时伴以音乐与歌唱,形成一种饶有情趣的民间歌舞。

这批竹马砖雕,其画面皆为两军交战图。每组有四名童子,跨骑竹马,翩翩起舞。竹马精雕细刻,鞍勒俱全,胫系缨穗,项戴串铃,竖耳扎尾,神态机敏,形象生动逼真。竹马骑士,皆由儿童所扮,头部有的裹巾,有的挽髻,个别的戴“瓦楞盔”;身着紧袖衫,盘领打蝶结。竹马腹下缀围裙,舞蹈者下身藏于围裙内。马肋部雕假肢,着高筒靴。

小将们一个个戎装裹束,一手持武器,刀枪剑槊不一;另一手持盾牌,形状长圆有别。双方皆两人为伍,互相格斗,有的短兵相接,迎面厮杀;有的一方调转马头,回首抵挡作败退状,而另一方则策马加鞭,紧追不舍。此外还有一种表现形式是走马打转,形似“调阵子”,其中有一人双手执旗左右摆动,似在呐喊指挥。他们针锋相对,你枪我剑,矛来盾挡;你逃我追,战马驰骤;舞姿轻盈,行如穿梭。描绘出一幅幅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狮子舞是北方地区传统的舞蹈形式。宋太宗淳化四年(993)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咏西河师子》诗云:“西河师子(狮子)九州闻,抖擞金毛众兽宾,哮吼一声天地静,五州四海奉明君。”描述了当时山陕地区狮舞之盛。新绛南范庄、吴岭庄的金元墓中都有狮舞砖雕出土。

Image

竹马戏。

竹马戏是民间纸扎工艺与歌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生旦净丑,粉墨人生

金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段,能代表金代戏曲主流的是民间杂剧——金院本。金院本演出流行和繁盛的中心在山西南部地区,戏曲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开始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产生广泛影响。金院本的演出非常普及,大量带有戏曲表演场面的金代墓葬砖雕,以及现在仍然遍布于晋南一带的地上戏台建筑,均反映出当时戏曲表演的盛况。金墓砖雕中的戏曲角色,已经在宋代四人或五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固定为末泥、副净、副末、装孤、装旦五个角色。

Image

山西省稷山县化肥厂南壁戏俑

末泥,是宋杂剧、金院本中的男主角,通常为穿袍秉笏的大官装束。末泥这个行当,渐渐消失,融于现代戏曲中的生角。副净,是宋杂剧、金院本中假装憨愚、制造笑料的角色,表演中常以滑稽的扮相和踉跄的步态引人发笑。在早期宋杂剧和金院本中,副净和副末这些角色可以根据剧情重复设置,比如副净相当于现代戏曲中的丑角。副末,是宋杂剧、金院本中的角色,从唐代参军戏中的“苍鹘”演变而来,任务是烘托发挥“副净”所制造的笑料,表演上以插科打诨为主,在演出前向观众介绍剧情,称为“副末开场”,类似今日戏曲里的“自报家门”。装孤宋杂剧、金院本中扮演官员的角色,由唐参军戏中的“参军”演化而来。在北宋杂剧中,装孤尚非常设角色,而是根据演出需要随时增减,至金院本中,装孤已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类型。装孤这个角色已经无法和现代戏曲中的角色对应。装旦扮演女性角色,表演上以唱为主,现代戏曲中把装旦称为青衣,即旦角。

Image

末泥(图1),是宋杂剧、金院本中的男主角,通常为穿袍秉笏的大官装束;副净(图2),是宋杂剧、金院本中假装憨愚、制造笑料的角色,表演中常以滑稽的扮相和踉跄的步态引人发笑;副末(图3),从唐代参军戏中的“苍鹘”演变而来,任务是烘托发挥“副净”所制造的笑料,表演上以插科打诨为主,在演出前向观众介绍剧情,称为“副末开场”,类似今日戏曲里的“自报家门”。装孤(图4),由唐参军戏中的“参军”演化而来,发展至今已经无法和现代戏曲中的角色对应;装旦(图5),装旦扮演女性人物,表演上以唱为主,现代戏曲中把装旦称为青衣,即旦角。

Image

装孤头像(左图)。副净头像(右图)

根植生活,教化人心

金代,戏曲艺术由最初为祀天娱神、祛病消灾、宫廷宴享等服务,逐渐演变成教化民众和针砭社会的娱乐活动。植根于民间生活的戏曲艺术,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上的人生百态。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是儒家伦理思想中重要的道德范畴。传统孝道不仅属于家庭伦理,更包含了社会、政治和教育的价值。孝道在历代的演化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儒家孝文化。宋金时期戏曲的繁荣,为孝道的宣扬提供了新的平台。八仙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颇受民间欢迎,是戏曲中常见的题材。

二十四孝故事,经历代儒学者们选择演绎,到北宋和辽代晚期以及整个金代和南宋时期极为流行,直至元代,在山西地区仍然绵绵不绝。二十四孝故事图将孝行故事制作成砖雕、陶塑,带入冥界,成为金代北方一种颇为流行的丧葬风俗,并与开芳宴、杂剧表演、仿木结构砖雕及佛教故事图一起构成了宋金元墓葬装饰的主要特征。

Image

闵损单衣顺母,二十四孝故事之一,

闵子骞是春秋时人,

不但受继母虐待,还受父亲误解,

但闵子骞并不记恨父母,反而孝心不减,

常想到兄弟和家庭的和乐,并因此化解了家庭矛盾。

露台戏台,四大梆子

戏台是戏曲演出的专门场地,它的出现与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戏曲艺术的兴起和演变。最早出现的“露台”,有陈献祭品和献演歌舞技艺两种功能,其中包括歌舞百戏和杂剧。露台的出现,使艺术与生活在空间上产生了距离,是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一场革命。尔后出现的舞厅、舞楼等,只是在其上加盖遮风避雨的顶盖,实际功能并无变化。金代,这种四面观的舞厅在其后部砌墙,出现了三面观的戏台;到元代,戏台分前后场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是戏曲完全成熟的重要标志。这时,社火、百戏杂耍重新回到了撂地为场的阶段,而把戏台拱手让给了后起之秀——戏曲。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素有“戏曲之乡”的山西形成了中路梆子  上党梆子  蒲剧北路梆子“四大梆子”。

中路梆子,因其形成和活动于山西中部地区而称中路梆子,又由于它较省内其他剧种流布地区广、职业剧团多、影响比较大,故独尊为“山西梆子”,新中国成立初期称晋剧。中路梆子为蒲剧北上晋中演变而成。在其演变过程中,艺人为适应当地群众的欣赏习惯,吸收、融合了祁(县)太(谷)秧歌、汾(阳)孝(义)秧歌的腔调及打击乐,在语音、唱腔、表演方面均发生变化,形成了高亢激越而又清新柔和的风格。

Image

金代大安二年(1210),戏台及杂剧俑,

山西省侯马市董明墓出土。

上党梆子,因其产生和主要流布于秦汉时期的上党郡而得名。当地人称“大戏”,晋南人称“东府戏”,河北邯郸一带称“西府调”“泽州调”,也曾称作“上党宫调”。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它形成于泽州(今山西晋城)。虽名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在其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蒲剧的影响,但与省内其他三大梆子迥然不同。

蒲剧兴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境内),又称蒲州梆子,也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流布于山西南部及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省的部分地区。蒲州梆子原是山陕梆子的河东派。河东派最初流布地区,东抵沁水,西及黄河,北至韩信岭,南达陕州一带。明中叶以后,当地民间艺人从北杂剧和昆、弋腔继承了一整套成熟的剧目和表演艺术,以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说唱和俗曲为音乐素材,仿效传统的慢、中、快、散等音乐处理手法,特别是借鉴青阳腔的滚调,逐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即早期的蒲州梆子。

北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动于山西北部而得名。省内旧称“北路戏”“上路调”“代州梆子”,1954年全省首次戏曲会演始定为北路梆子。关于其形成,早有“生在蒲州,长在忻州”之说。就其早期唱念用“蒲白”,设科班教戏请蒲州人,以及蒲州艺人来北路搭班唱戏、落户等史实,可以确认它是蒲剧北上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融合而成。形成时间当在清代初期,其活动地区除本省忻州、雁北地区外,还流布于内蒙古、陕西省北部及河北省张家口、蔚县等地。

Image

士马交战

BY|文明杂志

本文原载于《文明》杂志2018年03期

原题|生死同乐: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