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特点,你真的知道吗?

 北方的姑娘崔 2018-03-14

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很好,例如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但家长们往往不会去想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是什么?自己提的要求是否符合孩子的特点?孩子是否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要求?


一项调查表明,大部分家长都“很少知道”或“不知道”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难免是盲目的,教育也就很难保证效果。


关于这个问题,小编为各位家长总结了几点:


① 以玩耍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转移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主要活动是玩耍,他们关注的主要内容也是玩耍。


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进了学校,每天按学校安排的时间作息,从形式上已经“以学习为中心”,但孩子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六七岁的孩子还带有明显的幼儿特点,游戏玩耍仍然是他们重要的精神食粮。


按国家教育部的课程安排,低年级每周27节课,只有12节课是语言数学。其他音乐、体育课都具有半游戏性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证孩子的游戏时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


有的家长认为正式上学后孩子必须全身心投入读书,这样对孩子顺利适应学习生活很不利,因为这样破坏了“半游戏半学习”的过渡,会造成孩子厌学、疲劳、孤僻等不良身心状态。


② 注意力还不够持久


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一般都稳定持续15-20分钟左右(男孩子更差一些),所以如果强迫孩子长时间地学习、做功课,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即使孩子被迫坐在那里,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一直专注,反而还会养成拖拖拉拉、边玩边做、学习效率低的坏习惯。


 思维非常具体


六七岁的孩子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家长要注意对孩子提要求、讲道理一定要具体。比如家长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孩子点头,但实际上孩子并不知道怎样才叫好好学习。家长应该说得更具体一点:如上课怎样做才叫专心听讲,不懂的怎么办等等。


如果家长批评孩子,也要说明白具体。


一位家长看到孩子做作业的同时还在玩小泥人,于是训斥道:“怎么学来这些坏毛病?”,还质问孩子:“错了吗?”孩子说:“错了。”“错在什么地方?”孩子说:“有好玩的要给同学玩,不能一个人玩。”家长哭笑不得。


很多家长并不清楚这些特点,很容易陷入教育孩子的误区。要想孩子学好,家长们必须要自己先学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