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盏神奇的斑纹原来是靠它

 芝润斋 2018-03-14

建盏的斑纹分为很多种,有的盏友喜欢油滴斑纹,有的盏友则喜欢兔毫斑纹,还有的盏友则喜欢木叶盏,建盏上的这些斑纹是靠自然之力来形成的,而多彩斑纹形成的关键,则是靠它-釉。

建盏神奇的斑纹原来是靠它

釉的本质是什么?

“釉”是什么呢?釉是覆盖在陶器表面的玻璃质层,分有色和无色。有色的釉,是混入有色金属氧化物的玻璃质层。建盏的釉面,是富含铁系氧化物的玻璃质层。

但是建盏的“土釉”和普通玻璃有异有同:普通玻璃由石灰石、石英、纯碱(有多种配方)按比例混合熔化而成。而建盏的釉面,是由当地特有的铁矿和窑灰按比例磨浆配成釉料,再经1250度以上高温烧结,其中也包含了做成玻璃的基本成分。

建盏神奇的斑纹原来是靠它

其实, 釉的诞生,真没这么简单!笔者以亲历的实验反窥历史:窑灰只有落在施了特殊“化妆土”的陶面上,在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条件下,“釉”才有可能生成!而特殊“化妆土”和“1250度以上高温”这等苛刻的“对碰”,只有在中华文明的特殊背景下才会顺势达成!

建盏神奇的斑纹原来是靠它

建盏与釉料

首先建盏的釉料配方不能以固定成分一劳永逸。因为窑炉的新旧程度、天气、窑炉位置、坯土成分微妙的改变等因素都会令同一个配方烧制的成品斑纹不同。效果好的配方,很可能受以上因素制约的状况会更明显,效果一般的配方,落差反而没那么大。即使是一次只烧几件的建盏师傅,也需要根据多方因素调整配方,否则环境变了,配方还不变,作品的水准会无法保证。

建盏神奇的斑纹原来是靠它

其次烧制建盏必须要上厚釉。配方没问题的情况下,施釉过薄,会导致釉薄处呈酱紫色,影响美感。更关键的是,釉太薄,氧化铁(或氧化亚铁,或二者兼有,合称铁的氧化物)晶体生长的余地很小,会导致兔毫、油滴形成的状况不佳,又小又短不说,更不可能达到”条达”的标准。施厚釉对有经验的师傅来说并不难,然而,釉厚会带来几个提高烧制难度的问题。

建盏神奇的斑纹原来是靠它

第一、建盏采用仰烧,而且需要1300度以上高温

这就导致釉料在高温下向下流动,导致建盏位置越往下,釉就越厚。釉太薄会使结晶不流畅,釉太厚也会使结晶无法显现。因此建盏的窑变斑分布规律也是盏沿密集,到下部越来越稀疏,盏心釉极厚处基本没有斑纹或斑纹很细小;而且不同位置的斑纹形态、色彩也会有变化。斑纹分布与形状色彩的不确定性,对建盏的独特性、美观性有很大加成。但这不确定性也会导致成品很难如想象中满意。

与人工描绘的彩色斑纹不同,自然结晶的斑纹无法控制。斑纹清晰流畅、分布有致、色泽美观的盏(比如宋徽宗所言,玉毫条达的兔毫盏),一炉能烧出多少,不好保证。常常会有上部斑纹早已被过度氧化变暗,下部尚未析出斑纹,或者斑纹整体过密、缺少层次等问题。

建盏神奇的斑纹原来是靠它

第二、釉厚会容易导致粘底

本身流釉造成的聚釉、挂釉,是建盏的特点之一,若挂釉的位置恰好,形状又垂坠欲滴,是极具玄妙之美的。但若施釉过厚(有止釉线的辅助,一般会形成一定露胎,不会施釉太满),或者温度太高、烧制时间太久,釉水会流到盏底,将建盏和垫片或匣钵粘住。一旦粘底,即使勉强锯开,中断的釉滴也会大大影响成品的美感。不需要厚釉、露胎的产品,即使粘底,也可以磨平。建盏的话粘底就基本是报废了。

釉料的配制只是建盏众多烧制工艺中的一种,建盏之所以珍贵,与其高难度的烧制工艺是分不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