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始人如何做股权结构设计才能站在企业的制高点久盛不衰

 昵称53172872 2018-03-14
公司经营中,影响对公司实际控制的因素很多,股东持股比例、对董事会的影响及控制能力、对企业高级管理层的影响及重要协议的有关约定是认定实际控制的重要标谁。公司的初始股权架构设计,首要解决的是创始人的持股权数量。但是不控股,是否也可以控制公司?投票权委托、一致行动人协议、有限合伙、AB股计划等,都可以是备选方案。

一、董事会的控制
经常会发现,有的投资人进到一个公司,也许只占10%的股份,但是要董事会席位。原因很简单,公司虽然现在估值一个亿,但实际上账上一分钱都没有,我投了一千万占10%,可是我希望能多一点董事会的表决权利,看住我的钱。从万科董事会与大股东之间的纠纷就可以看出对于董事会控制的重要性,必须要引起上市公司高度警觉。

《公司法》第45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为3-13人;第51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公司法》第109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为5-19人。若某一投资者通过派出董事而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中占有至少超过半数以上的表决权,从而对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产生重大影响,主导董事会的经营决策。

在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中,经常会出现现任董事提出辞职的情况。尤其是在各方出现利益纠纷时,独立董事很有可能基于个人利益衡量或其他因素选择辞职,以避免卷入各方角力。另外一方面,在控制权的争夺中,如果没有现任董事辞职,作为收购人就可以考虑董事的罢免。


二、双层股权结构
双层股权架构也被我们叫做AB股。一般来说在公司治理中采用的都是“一股一权原则”,虽然这种原则下保障了投资者的公平和权益,然而AB股的架构可以充分保障创始人或者管理层对于公司的控制权。

我们可以看到在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在与港交所的上市方案中提出了上市后公司核心管理层保持对公司控制的合伙人制度,该制度允许马云在内的合伙人在公司上市之后提名大部分董事,港交所因此拒绝了阿里的上市申请。然而2014年,阿里赴纽交所上市成功,公众关注的除了阿里的造富神话之外还有马云在上市过程中坚持的双层股权结构。

京东在上市前用的是投票权委托,上市后用的是AB股计划,上市前后无缝对接。

Facebook 和谷歌等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均采用双级股权结构。Facebook 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就享受了这样的待遇,他自己不仅持有B类股,还签订了“表决权代理协议”,即B股投资者可授权他代为表决,加上他本身持有的 B 股,使得扎克伯格拥有公司 56.9% 的投票权。

创始人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股东结构、股东利益分配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是否要用双层股权结构。

三、退出机制的控制
退出机制控制中有一种控制是创始人自己在某种情况优先退出,这也是一种控制。记住,有一种控制叫做我大撒把跳车了,让你们自己去跑吧,是不是也是一种控制?“控制”是不是一定是自己把车开到沟里呢?有一种控制是我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你们的车开到沟里,我提前上岸对不对?不要以为退出设计就是设计一个让别人退出的,却不知道退出机制还有一种设计让自己优先退出的机会。

所谓控制的意思是什么?是按照我的意愿去行使权利,而不是一定要把创始人自己绑住。当然这是站在律师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作为创始人自己往往都会心甘情愿的绑住。

只要仔细研读一号店于刚、快滴吕传伟、瓜子二手车杨浩涌的故事,你会发现,他们先知先觉,早就为自己准备了退出机制。

股权架构设计是人性的博弈,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权衡创始人、合伙人、投资人、经理人等多方利益。“合伙制创业”时代,创业者必须学习和重视股权分配的常识才能有助于维护公司和创业项目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