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修的艳词背后的风流事儿

 写乎 2020-09-14

推荐:《阅读悦读》作者奖励标准(2018第三版)和征稿选题

文/邓溪燕

(欧阳修)

【作者简介】邓溪燕,女,湖南桂阳人,现为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评协会员,郴州市作协副主席,郴州市评协副主席。擅长散文随笔,文学评论,已在《文艺报》《求索》《海外文摘》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宋代,士大夫们普遍看重诗文,作载道之文,写言志之诗的时候都是一本正经的,儿女私情几乎从来不会写入诗文。但他们十有八九喜欢写艳词。欧阳修也不例外。

一代宗师欧阳修,在古文领域,他是“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气,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一看就是位峨冠博带的君子。在诗里,他是“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被贬斥依然顽强向上;他还“少贪梦里还乡乐,早起前山路正长”,不断进取……但在词的领域,他却是标准的“风流才子”,留存的两百多首词作里有大量艳词,既因为艳词留下风流佳话,也因为艳词带来莫大麻烦。

(一)欧阳修与一名官妓一段佳话

欧阳修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河南推官。任职期间,恋上了一名官妓。大家都感叹欧阳修有文才而无德行,纷纷向顶头上司钱惟演告状。钱惟演一再暗示欧阳修要他注意影响,欧阳修却依旧我行我素。

有一天,钱惟演举行宴会,大家都到齐了,只有欧阳修与那名妓女迟到。钱惟演很生气,责问妓女为什么最后才来。妓女回答说是因为中暑,所以到凉堂去睡觉,醒来却发现金钗不见了,所以迟到了。钱公说:“如果你能得到欧阳修推官亲笔作词一首,我就赔偿你失落的金钗。”欧阳修二话不说,即席填词《临江仙》: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词一出来,满座拍案叫好,钱公便令那名官妓斟了满满一杯酒赏给欧阳修,还如约让留守府钱库买单赔偿了她失落的金钗,一时传为佳话。

这虽然是一首写两情欢爱的艳词,却含蓄精妙。上片写女子等待,盼望与情人幽会,尤其是“断虹明”和“月华生”六个字,极写了夏景之美。下片写燕子偷窥,写帘子低垂,让读者边读边好奇,好奇帘子后面究竟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簟纹”“双枕”“堕钗”暗示有人睡在竹席上而且是一对儿,床前坠落的金钗则暗示这是一位美人。

这首词,传情达意却含蓄清新,没有流于庸俗,所以当场获得“坐皆称善”的效果。

(二)欧阳修因一首艳词卷入了一桩莫须有的罪案

因词留下风流佳话固然是美事,因词而获罪就不划算了。欧阳修有散文名篇《醉翁亭记》,这是他在滁州做知州时写的。而这个知州系被朝廷贬谪而来。贬官之前他担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按察使。按察使负责河北南部、河南和山东北部的行政及官员考核工作,权利很大。官做得好好的,却突然被贬到滁州。

为什么呢?因为他卷入了一件莫须有的罪案,而这件罪案的罪证就是他本人写的一首词。

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一批名臣实行了一系列“均公田”“厚农桑”等改革措施,其时欧阳修锐意言事,力挺范仲淹等人,得罪了不少达官贵人。后来新政失败,范仲淹等人纷纷被迫离开朝廷,欧阳修也遭到宵小打击报复。

这时,恰好他的外甥女张氏与仆人私通一案在开封府审理,政敌们抓住这个事情大做文章,诱导张氏招供说与舅舅欧阳修关系暧昧,谏官钱明逸还煞费苦心找出一份证据,就是欧阳修的一首词《望江南》: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哪忍折,莺怜枝嫩不堪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行。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欧阳修这首词写的是一位美丽少女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印象,时隔多年想起来还是令人难忘。但就是这样一首词却变成了钱明逸控告欧阳修的证据。钱明逸振振有词地说,欧阳修这首词里的小女孩就是张氏。张氏跟着母亲来投奔欧阳修的时候就是十四五岁的样子,可见欧阳修在那个时候就盯上了还是孩子的张氏了。

描写少女青春的小词,居然让钱明逸推理出一桩十多年后的大案,这个逻辑简直荒谬到了极点。偏偏这种事情本来就是百口莫辩,而且那种氛围之下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替欧阳修说话,最后越描越黑,以至惊动了仁宗。

宋仁宗令苏安世与宦官王昭明共同办理此案。苏王二人最后只弹劾欧阳修私用张氏财产购买田产。但结果更是莫名其妙:主审官苏安世与监察官王昭明都降职了,欧阳修也不明不白被贬为滁州知州。

当然,正因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才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但我们可以设想,倘若欧阳修不好写艳词,是否就可以避开这场祸事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