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健康

 非常名5591 2018-03-14
生命的健康,这是人类的终极命题,也是所有美好生活的根基。对生命的健康,长期以来人们遵循着,“没有病痛和不适就是健康”的传统观念。并且在很长时期内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医疗保健乃至政府的卫生政策。但是,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健康的理解就更为广泛。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社会环境有关。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身与心是不能分开的,不了解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心理条件及社会环境,就不能确切地理解如何使人保持健康。如今,心身相互作用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人们所接受,许多人对自身生存或生活状态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对于物质生活条件较佳的人们来说,健康的重点已经由身体向心理方面转移了。
一、健康概念的演变

健康的英文是:Wellness,健康状况,状态的英文是:Health。在一些词典中,“健康”通常被简单扼要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这是传统的健康概念。通常我们确实是把疾病看成是机体受到干扰,导致功能下降,生活质量受到损害(主要由肉体疼痛引起)或早亡。

在《辞海》中健康的概念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健康食物,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这种提法要比“健康就是没有病”完善些,但仍然是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对待。因为它虽然提出了“劳动效能”这一概念,但仍未把人当作社会人来对待。对健康的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被公认是正确的。

在我们的词典里,为什么会对健康有上述的注释呢?其原因不外乎是两方面的,一是编写词典的作者,根本不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就有对“健康”的定义。二是他自己对健康的认识就是如此,应该说“害人不浅”。然而,话也说回来,一般大众的认识,健康就是“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这个概念,在当时是被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接受的,其中包括医疗工作者。因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处于无知的状态。直到近几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重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的影响,有位上世纪六十年代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告诉我,他们在校学习的时候有两门课没有好好地学。一门是营养学,另一门就是心理卫生。营养学没有好好学的原因,是当时连肚子都吃不饱,还谈什么营养?至于心理卫生那是唯心主义的东西。

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7年中文版的定义是:“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疾病,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是“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器官组织的形态,功能偏离正常标准的状态。”“健康可用可测量的数值(如身高、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视力等)来衡量,但其标准很难掌握。”这一概念虽然在定义中提到心理因素,但在测量和疾病分类方面没有具体内容。可以说这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过程中的产物。一方面,这种转化尚缺乏足够的临床实践资料提供理论的概括;另一方面撰写者虽然接受了新的医学模式的思想,但难以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因此,它还没有达到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所提到的健康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1] 事实上,要对此作出确切的定义很难。因为,即使没有明显的疾病,人对健康或不健康的感觉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毫无疑问,觉得身体健康,不等于身体没有病。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健康的新标准,它包括肌休和精神的健康状态.具休可用“五快”(身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

1.   食得快。进食时有很好的胃口,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而不挑剔食物,这证明内脏功能正常。

2.   便得快。一旦有便意时,能很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说明胃肠功能良好。

3.   睡得快。上床能很快熟睡,且睡得深,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

4.   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表示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

5.   走得快。行动自如、转变敏捷。证明精力充沛旺盛。

6.   良好的个性。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具有坦荡胸怀与达观心境。

7.   良好的处世能力。看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自我控制能力,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迁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能保持对社会外环境与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8.   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能大度和善,不过分计较,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9.   适量运动。运动能改变血液中化学成分,有利于防止动脉血管硬化。保护血液、维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要经常参加以耐力性为主的运动项目,如跑步、球类、登山等。心理健康重要性。

总体说来,当代社会认为健康与保健属于科学的范畴,集中于身体方面,被描述为,并在必要时被当作自然的一个功能来对待。在科学上被证明为有效的方法被用在人体身上。这些方法通常都与现代科学的定律相吻合,并且排除任何超自然的因素。当代流行的医学实践承认情感与社会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但主要的注意力还是针对身体和自然方面,并且主要通过实验室和制药厂来解决这些问题。相反的,圣经的方法不仅承认上主超越自然的参与,而且使这种参与成为核心。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的,健康是“一种身、心和社交完全的安康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已。”此定义虽然赋予了一定的广度,但作为一个世俗的定义,它没能涉及圣经的描绘中所表现出来的包罗万象的特性,并且忽略了上主的核心地位。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健康的涵义

身心灵全人健康(HolisticHealth) [2] 是现代人的健康指标,是指一个人致力于维持健康状态,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以达致整体的幸福安宁。事实上,对于身心灵健康的问题,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很早就有很精辟的论述。

《黄帝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什么是“未病”?就是会引起人生病的“因”。这个“因”是什么?就是天、地、人的关系不和谐,“天道”、“世道”、“人道”的不和谐,个人的身心灵不和谐。要去掉这个“因”,就是要把这三个“不和谐”保持在个人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具体的方法,就是要通过个人的“人道”调整,去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与“天道”、“世道”的关系,求一种“正道”。《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其中的“安神定志”,要表述的,可能就是这个“正道”了。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诊候》里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什么又是上医、中医、下医呢?我们来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认识的。

我们通过一个历史小故事来从侧面看这个问题。春秋时期,魏文王见名医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民间称“神医”),问:“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吃惊地问:“你的名气最大,为何反长兄医术最高呢?”扁鹊惭愧地说:“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觉得他水平一般,名气传不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在本乡本土。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很显然,我国传统中医,是博大精深的天学、人学、医学。其本质内涵,是上医治灵,中医治心,下医治病。具体而言,就是上医治的是心灵,目标是心灵健康,要解决的是“去掉那些可能引起人生病的‘因’”,手段是通过教育或个人觉醒,使人生步入“正道”。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正道”到底是什么,一般人是看不透的。特别是在功利社会,迫于世道生存的压力,人们大多在为名利奔波劳碌,而且世道很多现象是倒立的,乱相丛生的,越是善良本分之人越是吃亏,人们大多活在真相之外,糊里糊涂地生来死去。

在身心灵健康中,一贯被人们忽视的心灵健康,恰恰是最重要的、首要的、决定性的健康,是健康的灵魂。人生是从心灵演绎的,这是生活的本质。而如果人仅仅是立于躯体之上,人生是围绕吃喝拉撒睡转动的,那我们与动物没有区别。心灵在主宰我们的肉体与精神,在指挥一切,在判断一切,在创造一切,影响一切。如一个人心灵正了,就会有好心态。心态好了,对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有一个宽容的心境。心气通了,经络通达,气血顺畅,吃进去的东西能顺利消化获得营养,废物能顺利排泄不滞留损害身体,该干活时有劲使,该休息时睡得香,要想生病都难。古人说“万病由心起,养生先养心”,就是这个道理。人是心灵的产物,人的心灵出了问题,就是根出了问题。根出了问题,枝叶花杆必定会出问题。

三、圣经中健康的涵义

圣经将健康理解为完全的协调。从其观点来看,健康超越了身体方面,而涉及到生命的各个方面,是一个人在身体、情感、心灵和社交方面和谐的运做。从身体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定义不要求身体的每个部位完全地摆脱疾病的侵袭,或否认使体能衰退的正常衰老。它所要求的乃是要包括一切。

圣经中的健康,特别是在希伯来文圣经中所详述的健康,其特性首先表现在上主与堕落之人类之间连续不断的关系之中。人类犯罪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人类不仅在身体上与上主相隔绝,而且借着人类基本动机的改变而使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天生喜好罪恶。“人心最狡猾欺诈,已不可救药;谁能透识?”(耶17:9)。“更有甚者,世人的心都充满邪恶,”(训9:3)。保禄与他内心之罪恶的斗争提供了一个例证,说明即或是对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来说,罪对判断力和道德价值方面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罗7:15-20)。

在旧约中,健康可以分为四大类:

1.与上主和其律法的协调和谐。这是一种与上主的旨意,特别是在其律法(torah)中表达出来的旨意相和谐的状态。对律法的主动忠实和遵守意味着健康(咏119:165;耶7:23)。与上主律法的和谐带来对疾病的抵御(出15:26;23:20-26;申7:12-15;箴3:7,8)。相反的,悖逆则带来审判(肋26:14-16;申28:59),正如火蛇的经历(户21:4-8)以及米黎盎(户12:1-15)与纳阿曼(列下5:27)的例子一样。在其他地方,圣经中的希伯来语将健康等同于义,指的是遵守上主之准则的意思。这个基本的准则就是上主的品格,一种与上主品格的良好关系会产生(依32:17)。

2.作为义,包括一种与上主和邻舍的良好关系。即将健康等同于力量和幸福安康。达味是个英勇的人,英勇正是身体健康的特有表现。梅瑟在去世时,他的一切功能都完好无损(申34:7),若瑟活到了一百一十岁(创50:26)。他们都被当作身体强健的例子。这些经文所表达的不仅是充沛的体力,而是一种从对上主的忠心之中生发出来的完全协调的生命。

3.在身体方面,有力气,能做事,长寿。就是把健康描述为长寿、特别是指先祖们的寿命(创5:1-32)。力量是上主的一种恩赐(咏29:7-9),但其含义不仅仅是指身体的力气,而是包括生命的所有方面。上主应许赐给顺从的人长寿,包括对个人和集体而言(申6:2;30:20;列上3:14;咏34:12-14)。可想而知,身体不健康乃是软弱。因此,软弱便成为一种表示疾病的说法。

4.完整和成全的状态。从《圣经》看来,人的生命有三个层面:身、心、灵。身指的是身躯或肉体,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参创3:19),就是身体。心指的是意识,就是脑子里的思想、知识等,就是无形的部分(参训9:5;6;10)。灵指的是一股力量,来自造物主的生命力,人类和动物都是由这股力量维持生命的。有了生命,人就有了气息。没有生命就没有气息,人就死去(咏146:4)。但不管知不知,没人能逃脱这三种存在。

生命在这三个层面移动,越低等的生命越滞留在身体层面,越高等的生命越移向灵性层面。一般来说,动物活在身体层面,人类往往活在心理层面,圣人们则常常活在灵性层面。

对于一般人而言,大部分情况我们活在心理层面,当我们生病,退回身体层面;当我们通过神修的不断成长,可以进入灵性层面。

在生命的三个层面中,心是连接身体和灵魂之间的桥梁。这道桥梁必须善加使用。如果你可以正确地使用这座桥梁,达到一个人的身、心、灵和谐统一,人才能达到一个整体的、全人的健康生命。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但一颗忧伤不安、无法平静的心,也不会带来一个健康的身体。心会影响身体,心健康会使身体健康,心有病会使身体软弱;因此,我们要追求心的健康。每一个人不仅要注意身体的健康,也要重视心的健康和灵魂的健康,让身、心、灵取得一个平衡。

[1] (Healthisastateofcompletephysical,mentalandsocialwell-beingandnotmerelytheabsenceofdiseaseorinfirmity. WHO1948.) 

[2] 陈丽云著《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中国文化与团体心理辅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