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倒春寒来了,脑梗患者容易倒下,到底该如何预防?

 称泥 2018-03-14

最近气温忽高忽低,一会儿春暖花开、一会儿春寒料峭,是的“倒春寒”来了。什么是“倒春寒”?所谓倒春寒,一般指初春时节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3月末、4月初出现气温偏低的天气现象。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这种天气现象被称作“倒春寒”。

倒春寒来袭时,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气。让人感觉寒气袭人,倍觉“春寒料峭”。这个时节,急性心梗、冠心病、脑梗塞、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病意外的发生率都会迎来一个高峰。特别是中老年人的热平衡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后,兴奋度升高,全身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极易造成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那在“倒春寒”时节,怎么能很好地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呢?心血管专家支招:请牢记4点。

1、多吃点疏通血管的食物

在饮食上可增加吃姬松茸、大蒜、芦笋、洋葱、芹菜等具有疏通血管功效性食物的次数,如大蒜含有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质;姬松茸中的核酸、亚油酸可降低胆固醇,清除血管垃圾,提升人体免疫力;芦笋含有天门冬酰胺、芦丁等物质,能降血压、降低胆固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软化血管等作用,对心脏病、脑梗、血管硬化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除此之外,直接食用姬松茸、芦笋等食物的发酵液也是不错的选择。且相对于传统的食疗方式,发酵在保留食物营养价值的同时,药效流失也少,人体吸收率也提高。如应用于辅助调理脑梗、心梗、冠心病的姬松茸芦笋益生菌发酵饮品就属于这一类。

2、常用米酒泡泡脚

倒春寒往往比冬天更易伤身体,尤其是气血较弱的人,倒春寒时更易手脚发凉、腹痛腹泻。这时建议大家睡前泡脚时加点米酒。具体方法是,在木桶或脚盆里放适量热水和米酒,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的比例,再加几片生姜。用米酒泡脚,会比单纯用热水泡脚更加有利于活血暖身,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液凝固,同时还会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3、注意保暖

春季天气多变,要注意护好两头(头颈和双脚),帽子不要摘得过早,衣裤鞋袜也不能马上换成太单薄的。因为人体下半身血液循环比上半身差,本来就很容易受风寒侵袭,如果下面穿少了,寒气和湿气就会悄悄地趁虚而入。

4、改善生活方式

注意规律生活,脑梗要妥善安排好充足的睡眠与休息。要根据身心情况,定时做各种保健活动。尤其是患心、脑血管病的人更要重视持之以恒的、合适的肢体活动,促进血流,降低血管动脉硬化,但运动量不宜太大。必须注意的是,烟酒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平时有烟酒嗜好的人,应戒烟瘾,少喝酒或不喝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