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牛犊:从昨日到今日的延续

 drtianyun 2018-03-15

【拉比读经】Ki Tisa 

כִּי תִשָּׂא  


本周所读圣经段落是《出埃及记》30:11-34:35 


作者   (aish.com) 

翻译  Dan 

编辑  邹云鹏, Amit(天佑) 



犹太人才刚刚在西奈山下听闻了十诫。他们值得信赖的领袖摩西此时说道,他需要登上山并驻守四十天,为接受圣法并将法版带入尘世。接着妥拉如此描述道:


“百姓见摩西迟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亚伦那里,对他说:“起来!为我们作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 百姓就都摘下他们耳上的金环,拿来给亚伦。亚伦从他们手里接过来,铸了一只牛犊,用雕刻的器具作成。他们就说:“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 神!”

(《出埃及记》32:1,3-4)


这里的问题很明显:如果以色列才刚刚见识了神那震慑的力量,为何同一群人却又这么快地转而朝拜一头金牛?


答案是,犹太人铸造这头牛原本并不是为了崇拜之用。


事情是这样的:当摩西说,“我要登山并驻守四十天”,他意思是在登山那日后需要继续等待四十整天。而人们却误解了他的意图,提前算了一天,将他登山那天也算进去了。


所以当过了三十九天时,犹太人开始问,“摩西在哪里?”这引起人群焦虑,他们开始认为当年带领他们出埃及的领袖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弃他们不顾了。


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他们失去了耐心,没有认识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如约而至准时出现的,如同钟表一样稳步前行。这种信任缺失使得他们的认识不符合现实,由想象延伸出的迷思使得焦虑与恐惧在心田中决堤。


当时的犹太人是如此推断的:如果摩西没有回来,我们必须靠我们自己的手段,以填补他留下的空缺。由此,金牛犊诞生了。它并不是作为神像,不是作为反抗神明的大旗而塑造,而是作为权宜之计的傀儡被塑造。这一无名神龛取代了不知所踪的摩西原有的领袖位置,被以色列所推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犹太人在信仰上完全堕落了。


Yoram Raanan


错失重点


为什么会这样?

迈蒙尼德解释道,这种信仰上的堕落,并不是简单地一蹴而就达成的,而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过去,有人雕刻石头并将之称作日之神。他是希望将神描述为创造太阳的神并通过这种形象表现出来。但没有多久,他们就开始借由这个石头崇拜太阳本身。他们相信在神之外还存在其他救渡与力量的源头。


今天,相信金钱,名望,股票,权势,美貌这些事物是快乐与满足之源泉的现象并不罕见。赋予某物以其本没有的重大价值,并将之置于最终根源的位置上这一行为,本质就是在崇拜偶像。


人们原本对于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事物,是有着完整而清晰的认识与优先顺序的。但在前进中,我们往往会走上歧途,忘记我们真正需要,真正应为之生活的是什么。我们幻想我们手边任何可以被把握的事物,金钱,权力,美貌,名望,这些原本作为我们的渴望的附属品的事物,这些今日反客为主变成我们膜拜的偶像的事物,能够赐予我们快乐。



破除迷障,重识正途


我们经常见到有人不断重复恶习,只因他们深深陷入其中。这些恶习带来的不拘物质还是情感上的满足暂时性地填补了我们的空缺,使我们为之上瘾。一旦我们陷入其中,就很难从中脱出。


在生活中,我们脑中有多次响起这样一句话,“停下这种着迷”。有些事情将会带给我们破除迷思的转瞬即逝的机会。它们如此质问我们,我们究竟陷入什么境地,我们是否清楚知道我们所应行的正道在何处?要知道,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回应不仅和我们自己的生活有关,也牵涉我们之后的诸多世代。


金牛犊的教训催促我们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一个无害的动机所催生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我们陷入悲剧之中。我们是否忘记了我们的真正人生目的?我们是否跟随乌合之众,陷入盲目迷狂的浪潮之中?


Marc Chagall


我们需要在洪流中停驻片刻,注视我们生活中每时每刻呈现处的迹象并予以反思。借着明晰的思绪,当我们捕捉到那一丝自省的声音时,我们即应破除我们所执的迷障,从泥涂中脱身而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