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啥是络脉?你能说明白吗?

 西安老吕 2018-03-15

   本  期  导  读    

经络,分经与络。如何理解脉络?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如何?且听本文解释。


什么是脉络


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


人体内络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周身,无处不至,脉络又可分为:别络、浮络、孙络。



脉络的分类


别络,是较大的分支,共有15条。由手足三阴三阳经在腕踝关节上下各分出一支络脉,加上躯干部任脉之络、督脉之络及脾之大络所组成,故又称十五别络、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分出的络脉和任脉、督脉、脾之大络的络脉都由络穴分支,故均以络穴命名,具体是:


手太阴络脉曰列缺,足太阴络脉曰公孙

手少阴络脉曰通里,足少阴络脉曰大钟

手厥阴络脉曰内关,足厥阴络脉曰蠡沟

手太阳络脉曰支正,足太阳络脉曰飞扬

手阳明络脉曰偏历,足阳明络脉曰丰隆

手少阳络脉曰外关,足少阳络脉曰光明

任脉之络曰鸠尾, 督脉之络曰长强

脾之大络曰大包


浮络,是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分支。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孙络,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其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




如何理解脉络


经络的络主要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络是小经,经就好像是城市的主干道,络就是辅路、街道、胡同。


我们看中国地图中的水系地图,密密麻麻的水道,大大小小的水系,彼此之间纵横交错,铺向全国。其中有两条最大的水系:长江、黄河,这就像经,如果做比方,长江、黄河就跟咱们人体的任督二脉一样。


但是不管你长江、黄河水系再大,想想如果全国上下只有这两条河是多么可怕。远离长江、黄河的居民如何用水,怎么让家家户户都可以用上水。这个时候就需要支流,而络脉就像支流,辐射、扩展长江黄河的泽惠范围。我们可以把络脉理解成小的经,还有再小的络,比如说浮络,孙络就像给家家户户供水的管道一样。



还有一种理解:纵者为经,横者为络。


除了环腰走的带脉外,经都是纵着走的,无论是奇经八脉还是十二正经。如果都是直着走的,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各个经之间是怎么联系的?


我们都会想到「外联肢节,内络脏腑」这句话,十二正经头尾相接、循环无端,理论上讲扎哪都能对全身十二正经起到干预作用,就好像我闭着眼坐上北京的二环地铁,不看方向,总能到达二环的所有站点。有没有人随便在手阳明经上扎一针能把针感传到足少阴肾经上去?有,但没必要,很耗。


比如我在雍和宫,想去安定门办事儿,假设二环线只有顺时针一种走法哈,就像咱们的十二正经循环一样,沿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这个顺序走,除非你是欧阳锋,否则没法逆行。那你就老老实实从雍和宫绕二环跑一圈儿几个小时之后再到安定门吧,可能等你到那要干什么事儿人家相关部门也下班了...


没人会这么笨,尤其咱们中国人,翻栏杆儿、抄小道儿、闯红灯儿,一定可以想办法找到捷径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咱们想到达的地界儿。咱们人体作为造物主的杰作它能不如你聪明?连个走捷径的调节机制都没有?


所以,经脉之外,还有络脉,你竖着走,我横着走,就直接到达我需要到达的地方了。


这就是络脉主要的两种理解,一个是小经脉,一个是横行脉。




脉络如何应用


后面讲取穴原理的时候,我们会讲到络脉的应用。


在这里先举个例子:针灸里有对称取穴的方式。比如说你手疼,可以针刺对侧跟这个对称的位置,比如左手对右手,也可以扎脚跟手对称的位置,比如左手对右脚。这个方面可以用现代医学解释,具体怎么解释,我们会在讲应用的时候讲到。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一个同事,这个同事很特殊,什么病到她身上都特别难治,号称「大夫打脸神器」,不走寻常路那么一人。前段时间她犯鼻炎,鼻子不通气,每到晚上流一个多小时清鼻涕,一个多月了,也没少治,我估计是人家大夫按常规方法给治的,比如很经典的做法,是用风池穴,大夫肯定是给扎,自己可以点按。左边堵了,点按右边的风池,冲着鼻子眼的方向,一会儿鼻子就通了。有的同学还知道迎香穴,也管事儿,但有时候治标不治本。很多标准取穴,肺经的、大肠经的 ...



不是说人家不对,而是治病太复杂了,有人吃这套,有人吃那套,问病史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诊疗经过,就是你看看前头的大夫都有什么试错的经验,你知道那条路走不通,换别的路试试。


她找我的时候我觉得那些正经的传统的治法都用过了,也没错,就想试试别的法子,我就在她的脑子后面找,沿着头画一条线,横着的相对的方向,一按这个地方就疼,这个地方有一种肉疙瘩的感觉,弹性不一样。


咱们后面会讲揣穴,穴位定位,当你找到这个穴位的时候手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对称的另一侧头部就没这个堵的点。这种前后对应表现在鼻炎上还比较小众,腰椎、颈椎、内脏问题上特别明显,要不腹针怎么发明的呀,这个前后对应的原理给了腹针很大的灵感。


如果出现问题,那么相对应的、对称的地方就会显形。地方未必在十二正经的地方,但是对应的痛点就在这里,这就是通过络脉的联署实现的。


顺便说一下,那个同事当时我找到这个对应痛点非常窃喜,以为能一下扎好了,结果也没大好(都说了她天赋异禀,经常在疗效上带给人意外),后来是用八脉交会穴配合通阻滞治好的,我个人的理解,八脉交会穴其实也是另一种很深刻的大络穴。



 |  |  | 


正安《针灸基础研习》

课程将在3月24—25日开课


在课上我们会讲到经络与穴位的知识

帮助您更轻松的入门针灸


所剩席位不多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