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沃土农耕学校招生章程|如果你够优秀,就来沃土农耕学校吧!

 陈一遙 2018-03-15

“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爱默生


“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蕾切尔·卡森




沃土农耕学校-内容预览

1.缘起  2.愿景  3.人才培养机制  4.课程设置  5.学校管理团队、导师队伍 6.入学须知 7.首期招生对象与报名通道 8.沃土基金



一、缘起

我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从高中开始,立志要把农村变成大家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于是在报考大学的志愿表上,我所有的志愿都填上同一所农业院校同一个专业,不同意调剂。最终我如愿以偿,但是我的父亲对于我的选择一直耿耿于怀:一直想让儿子跳出农门,结果我又选择了农业。所以,父亲和别人讲起总是故意把大学名称中的“农业”两个字略去。

到了大学,我发现我是我们专业唯一一个自己选择的,其它的同学都是调剂过来的。没有人真正热爱这个专业。我发现除了个别的老师有一定的学术热情,其余都是在照本宣科。我强烈地要求退学,但是在父亲的压力下,我最终只是选择休学了一年。然后在图书馆混过了自己的大学时光。

这段经历告诉我两件事情:

第一:农民本来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但是目前却是受到鄙视的。

第二:我们的大学已经失掉了本来的意义,变成了混文凭的地方。

二、愿景

十几年后,我终于有机缘去办一所真正的农业学校,我希望对这个世界说出我的愿望:

1. 我要为农业正名,我希望有一天大家会认为做农民是一件最时尚、最酷、最美好的事情;

2. 我要办一所真正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学校,我希望我们培养的是能够真正去爱这个世界的人,我希望我们培养的是能够把天堂的美好带给这个尘世的人,我希望未来我们学生的父母会以孩子能够读到我们的农业学校为荣。

所以在接下来的招生章程里面你会看到,我们的学校是收费的,而且学费不菲。

第一:我们会请最好的老师前来为大家授课,当然我们也要为他们支付好的薪酬。

第二:我们相信我们学校出来的人,不管是自己做农业,还是去帮别人做,都是能够赚到钱的;否则就是我们的失败。

当然如果你付不起学费没关系,我们为你准备了奖学金项目,只要你够优秀,我们会想办法支持你。

但是请注意,这个优秀并不是你有多聪明,并不是你拥有多少知识,并不是你有多完美。借用《无问西东》里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我们需要的是你对生命有真正的渴望;

我们需要的是你对探索世界有真正的热情;

我们需要的是你有改变世界的勇气。

学校概况

学校宗旨与目标:以多元、开放、包容、尊重的姿态,建成生态农业界的西南联大,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引领行业发展。

学校位置: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学校有南北两个固定教学实践农场,即位于农耕学校所在地的天佑安农场和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旗溪生活农场。

天佑安农场位于北京昌平区,占地面积近200多亩。种植了包括樱桃、苹果、梨、李子、杏、核桃在内的37个品种的水果,同时可以种植蔬菜和各种粮食作物。

旗溪生活农场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脚下旗溪村,占地面积近230多亩,是一个兼具生产、生活和教育功能的综合性农场,常年开展蔬菜、果树种植,新农夫培训,自然艺术教育与体验,自然疗愈,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等项目。

三、人才培养机制

1. 生活教育为本(骨架)

梭罗曾经在瓦尔登湖里写道:我们的学校什么都教,什么都练习,只是不教生活的基本,也不练生活的艺术。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尊严。”

虽然我们是一所以可持续农业技术培训为中心的学校,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生活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

沃土在过去十年内,积累了丰富的对员工进行生活教育的经验,从大家一起做饭开始,培养大家的生活能力,从收拾整理开始,让大家体会生活之美。

2. 生命教育为魂(灵魂)

《无问西东》再次引发了大家对教育的热议:真正的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只有一个人的内心真正丰盈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的爱,才会真正从灵魂深处向外流淌。

农业是最接近自然、最接近生命的行业,我们希望在农业实践的过程中,大家一起探索生命的意义,实践生命的价值。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带入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部分,启发大家的思考。

3. 哲学教育为基础(高度)

哲学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学科,因为他关系到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们的思维方式。但是曾几何时,哲学被大家放在了无用的位置,实际上没有哲学基础指导的知识和技术,都会走入死胡同。我们希望在教学中重新引入哲学教育的部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基础,建立认知事物的方式方法。

4. 深入基础学科理论的学习(根基)

目前,国内生态农业从业者有一个普遍现象是从外行转入,往往是受到某一可持续农业流派理念的感召而开始农业实践,这样子有很大的好处,就是没有化学农业观念的束缚,容易接受新的理念,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坏处就是农业理论基础不扎实,不能够从根本上去理解一些技术背后的原理,很难做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在农业学校,我们会从基础学科理论如土壤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等学起,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5. 兼容并包的通识教育(多样性)

我们不排斥任何的一套现行的可持续农业体系,我们也会邀请不同农业体系的老师前来授课,学员可以了解到每种农法基于的不同理念和思想,以及在不同实践中发展出的不同方式方法,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去实践哪一种农法。

6. 在劳动中向大自然学习第一手的知识(天线)

任何书本的知识,以及各种农法、流派发展中的理论,其实都只是第二手的知识,任何一种农法流派的创世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宗师”,是源自他们从大自然里面直接的体悟。大自然是一切知识的源头。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不能回到大自然的源头,最终这些理论体系会变成一潭死水。

如果想从大自然中获得第一手的知识,就需要我们在劳作中,不断的观察、感受自然,亲证大自然的规律。因此,我们的学员必须参加农场劳动,知行相长,知行合一。

四、课程设置

1. 生活教育

生活习惯往往是一个人心灵状态的外显,同样,循着我们生活习惯的路径我们也可以溯源回到我们的心灵。生活教育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我们一起去回归生活的本质,在生活中学习爱与美,探讨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别人?我们也会通过具体课程来学习生活审美与生活技能,主要开设生活美学、中医基础、匠人精神、烹饪与厨艺等课程,我们也会一起阅读相关书籍,并共同践行。让生活回归自然,让自然融入生活。在行、住、坐、卧中体察生活之美,从油、盐、茶、花中学习生活文化。

2. 生命教育

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科技越来越发达,分工越来越细,但也越来越缺少对生命的观察与体验,人们往往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周遭的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生态农业是带我们找回生命体验的行业,它让我们静下心来,观察自然,以生命的角度重新认识自然,以与生命互动的方式找到我们的位置,与自然共舞,最终融入自然。

生命教育板块,我们开设的课程包括《自然体验》、《自我觉察》与《自然艺术》等。其中自然体验部分主要面向生态农业的体验学习,包括每天田间观察、耕作体验、实践创新;自然艺术部分为面向生活与自然互动,包括通过绘画笔记大自然、通过插花艺术体验自然之美等,我们也会一起阅读文学艺术类书籍,如《泰戈尔诗集》;自我觉察部分也会开设非暴力沟通课程,学习与包括自己在内的人之生命的倾听、关照与沟通艺术。

3. 哲学教育

依照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原点,在重新认识农业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生态农业系统中多元生命体的关系的认识中,学习生态环境里的哲学;通过认识农业技术原理背后的哲学思维,最终形成自己的农业哲学。本部分主要开设课程包括《农学原论》、《深度生态学》、《中医与有机农业》等。

4. 农业基础课程

围绕农业技术形成的基础理论学科开展课程,主要包括土壤与土壤改良学、植物与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与土壤改良学主要认识土壤、学习土壤改良技术与模式、土壤改良资材制作有机肥的技术与原理以及保护性耕作等专题。植物与植物生理学主要包括学习认识植物的方法与维度,了解植物生长与发育的生理需求规律。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5. 农业专业课程

根据主要作物种类分类学习,主要包括果树学、蔬菜学与主要粮食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学习内容包括:认识相应植物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与关键栽培管理技术,并通过具体实践、实习予以掌握。

6. 可持续农业各类农法系统课程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几类可持续农业农法都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农业的伟大结晶,都有其一定的哲学路径和技术理论,通过各类农法的学习、实践也是认识自然、理解农业、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本土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途径。本部分系统课程主要包括中国生态农业原理模式与技术、活力农耕、朴门永续农业、自然农法等。

7. 农场运营管理与规划课程

一个农场的可持续运营离不开运营管理与规划,这就要求我们不但具备哲学思维、农业技术,还要有农场经营管理的知识与技能。本部分课程主要通过带领学员参与校属农场的经营管理、产品研发、营销策划等工作,在实践中学习。也会带领学员通过游学拜访同行机构拓展视野、激发创意、形成自己农场经营管理思路。

关于农场规划设计,学校也会结合学校以及校属农场建设开设《生态营造课》,包括农场区划、生态建造以及社区营造等模块。

8. 自我支持实践课 —— 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

教育不应该脱离真实,最真实的教育情境就是真实本身。学校将会开设“科研实验田”与“赚钱去游学”两个板块,以支持学员的实践与创新。

“科研实验田”——农耕学校将提供给学员实验田,一方面学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自主选择指导老师进行实验设计或者技术研发,独立实施、观察,并将实验结果或者研发技术在行业内完成分享、传播与推广;另一方面,学校本身也是生态农业技术研发的基地,学校会组织导师加学员形成科研项目研发团队,承接行业研发课题,真正服务于行业。

“赚钱去游学”——学员可以在学校导师团队的指导下,在两个教学实践农场开展创业小项目,农场将配合学员提供创业孵化,在真实情境下,实操练习如何做项目策划、经营管理。学员亦可自主组团开展创业实验、经营项目,或参加社会竞赛等多种形式自募资金,争取社会支持。项目盈余归学员支配,可以用于支持自我游学费用等。

9. 国内外实践游学课

围绕可持续农业、社区营造、自然教育等主题组织国内外游学,具体项目根据届时学员需求而定。游学费用自担。

10. 创业孵化与影响力投资

学员毕业后,自主创业,可申请沃土农耕学校创业孵化支持与影响力投资。


沃土农耕学校课程设置一览表

注:实际开课课程会略有调整,以学校届时课程实际发布为准。

五、学校管理团队、导师队伍

郝冠辉

沃土农耕学校校长

学校哲学教育、生命教育导师。

2005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2007年在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从事生态农业培训和推广工作。2008年初参与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前期规划工作。2008年7月,有感于小农生态农产品销售的困难,前往广州创办帮助小农销售生态农产品的社会企业—沃土工坊。一直工作于为小农提供技术和销售服务的第一线,2014年底发起成立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推动返乡青年的交流和培训工作,到目前为止出版了五期可持续农业杂志。2016年-2017年,在辽宁的一个禅修农场实践,从土壤改良、果树剪枝、病虫害防治等等工作事无巨细,边实践边总结,在实践中感悟出“中医与有机农业”的十篇系列文章并在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出版为杂志内刊,为我们探索适于本土的生态农业技术提供参考。2017年发起成立沃土农耕学校,致力于培养未来的可持续农业人才。

彭月丽

沃土农耕学校课程督导

学校基础课导师

2011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曾师从日本土壤改良专家池田秀夫老师学习、研究、工作8年,从事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至2015年,任职于某生态农业企业从事生态农业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2014年底,与家人一起发起成立一个家庭农场——山东菏泽咱家农场,从一个家庭农场的生产运营角度研究、实践生态农业。2016年开始服务于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从事可持续农业的技术推广与传播。2017年,任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推动全国可持续农业技术网络搭建与互助共学,目前已成立田间学校四所。

李立君

沃土农耕学校科研督导

学校果树学科导师

李立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硕士,立君苹果创始人。2010年开始学习有机农业,2011年正式参加蒋高明老师科研团队,开展有机农业的科研与实践,在有机苹果课题中取得突破,实现了有机苹果亩产9000斤以上的成绩。

立君老师除带领学员学习果树学和生态果园管理实践外,还将主持学校的“科学试验田”与科研项目申报、实施与管理等。

李燕萍

沃土农耕学校生活导师


2015年-2016年沃土工坊社区店店长,2017年任沃土工坊行政总监、沃土大学生活导师,通过组织企业内部读书会、沃土办公区域与社区店、食堂等空间整理、美食烹饪等,带领沃土工坊员工搭建以生活教育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以生活现场为对境,保持觉知,借事炼心, 关照自己与身边的人。李老师将在农耕学校带领学员们从生活细节着手,探索生活之美,关照我们的内心,以生命关怀的温度,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

骆世明  

沃土农耕学校农业生态学导师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的教学、科研、推广工作,曾经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所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态学会副主席、世界化感协会执行副主席、亚洲化感协会主席。2007年获国家第三届高校教学名师称号,并获美国宾州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主编的《农业生态学》在国内有重要影响,他还主编了《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等专著。现任农业部生态建设项目组组长。

池田秀夫 

沃土农耕学校土壤与土壤改良导师 

池田秀夫,日本土壤改良专家,国际志愿者。一位从退休后开始研习农业,又成为生态农业实践专家的老人。1995年退休以后来到中国,学习汉语,1998年开始往返于中国和日本,研习两国的农业理论、技术与实践案例,并在山东各地开展实践研究,2010年前后跟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王秀峰教授共同研究出治理根结线虫病的土壤改良方案。后一直在国内推广堆肥与土壤改良技术,提出堆肥分为“土壤改良型堆肥”与“营养型堆肥”的概念,并提出新农夫们应该有“搭建适于本土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勇气与笃农家精神。池田老师曾多次为返乡青年们介绍堆肥与土壤改良的技术与思路,以及搭建适于本土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办法。池田老师在农耕学校除继续开设土壤与土壤改良课程之外,还将带领学员学习田间自然观察、新技术研发等。

刘明春  

沃土农耕学校农场精细化管理与保护性耕作农夫导师

刘明春,江湖人称“大黑”,西安绿我农场创办人和一线农夫,目前主要种植活力农耕小麦和香草;澳洲活力农耕保护性耕作系列农机本土研制者。大黑作为一线农夫导师的代表,将带我们学习如何从土壤改良、品种优选、产品研发等方面做农场的精细化运作,以及如何根据土壤情况制定保护性耕作措施。

郭锐

沃土农耕学校蔬菜学与蔬菜栽培实践导师

2005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2008年底回家乡创办银林生态农场,2013年正式转变为生态种植,以种养结合手段,探索“猪-沼-菜”生态循环的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沃土工坊CSA食材配送基地之一。有丰富的蔬菜种植管理经验。2017年3月,与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一起共同发起银林田间学校,组织新农夫互助共学,发展与传播生态农业技术。

更多导师不断增加中……

六、入学须知

1. 学校课程开设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原则,倡导 “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其中理论课程学习不少于500小时,农场实践时间不少于1000小时(其中,农场实践时间折合人民币1万元,从学费中扣除)。

2. 学制1-2年,第一年学费3万(包括食宿费、师资课时费、学校办公费用,不包括游学费用),第二年为实习,双向选择后确定入学,免学费,根据实习单位双向情况有一定实习补贴。

3.  学校设立“沃土基金”,用于资助有经济困难学员的学费,以及未来学员的创业孵化与影响力投资。学员可申请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两万,二等奖学金一万。

4. 学校要求学员集体生活,食宿均在校内,非经允许不得随意外出,校内实行学员自主自治管理。

5. 学员入学需经过线上报名申请、面试、试学一周三个环节通过后,才可以正式入学,即日起接受报名,试学时间在面试后通知。

6. 沃土农耕学校正式开学日期:2018年5月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