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岛路,我们能不说再见吗?

 cldlong 2018-03-15

播放GIF

潮人说:潮粉们,文章底部有红包,记得去夺宝哦~

每次,

游走在黄岛路,

都如同触摸悸动的过往,

这条百年历史的老街,

这条折射着城市最真实生动性格的街道,

承载了太多岛城人的青春与记忆。

说起黄岛路,最先想提的便是石板路

这条石板路可大大有名气,青岛这样的路基本已绝迹。

它其实走起来不太方便,一般人走一步要跨一条半石条,而这石条是有落差的,所以你只能以老太太的碎步感觉慢慢走,或者干脆大跨步直接一下子迈两级台阶。

这条石板路的两端有不少卖货的商贩,有蔬菜、水果,有衣料、鞋垫,有旧书、小百货,非常杂。下雨的时候,石板路泛出的青光是最美的画面。

这条路想必是很多人童年非常熟悉的一条,以前每周总有几次和家里人一起去买菜和副食品。

七十多年前,家住黄岛路附近观象一路的萧军萧红夫妇,几乎每天都来往于这条石阶路。他们的爱情故事,曾在老青岛人中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黄岛路一带还是青岛市现在仅存的最大的里院区,许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在这里出生、结婚、生子,直到一天天老去。

对于他们而言,黄岛路已经如同血液和基因一样融入到他们的生命中,此生无法更改。

刚洗好的衣服通过绳索滚动到楼宇空间地带,此时光影正好打在上面~

图片来源:小雷旅行的博客

午后的光影总是这般耀眼,栏杆的倒影日复一日的洒在这不知经历多少故事的长廊上~

图片来源:小雷旅行的博客

这里喧嚣、嘈杂甚至脏乱,但谁都不能否认这里始终保留着老青岛的味道。

这里很多地方依然挂着拆字,许多做生意的人早已搬走,墙面越来越破,时光越来越远。

老房子都已破败不堪了,走进去,恍惚的如同走完了这么多年一样,仍记得它的繁盛,它的热闹。

这里堆积着人类各种各样的经历,它是一面活生生的镜子。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那些随时光斑驳的字迹,你可知它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如今再看,心里一紧~

这里在不断地旧改,不断地在变化,可能以后这些街巷的牌匾,会成为最具有历史代表性的象征。

很多大门紧闭,也不知何时再开,它曾就像一根剪不断的脐带,连结着一方特有的烟火蒸腾,温热着一脉真实的岁月轮转,如今时光不返,小时候的你又在哪里呢?

黄岛路与四方路的交界处,一位年长的画者正在描绘着这条百变老街。

也许用不了多少年,或许我们也会从图画中回忆起这条承载着多少人回忆的百年老街......

对热爱生活的“吃货”来说,那隐藏在大街小巷中的饭店,就是最爱,而记忆中的黄岛路附近,不会让你失望。

这里有青岛最具特色、也是喧哗都市中不多见的露天集市,有密密麻麻的小吃摊隐藏着便宜好吃的民间美食。

胖姐烧烤、马家拉面、苟不理包子、青岛第一家川菜馆……想去哪家去哪家,它们几乎串起了一代人的美食江湖。

胖姐烧烤老店的门窗已经用水泥封砌,店外的墙上贴着迁址的告示。

秦晋小吃坚守原地,在原东方贸易大厦一角找到了位置。客人们不用跑多远,一眼就会看到它。

马家拉面的生意依旧火爆。午餐时间,摆在店门前的桌子已经坐满客人,前台点餐的顾客排起了长队。

还有苟不理包子这家“老字号” ,店里的生意还是十分红火,你还记得它的味道吗?

还记得“ 一步半”的上坡头,原有一家“万顺兴”,儿时常去买糖果糕点,这家的山楂糕很好,酸甜可口,回味无穷。现在成了“海滨”食品店。

“一步半”的下坡头,有一家轧面条的小店,面粉拿将去,加工费二分,游玩片刻,立等可取。

“三聚成”在黄岛路下端的三角地,当时是国营大菜店。逢年过节,每家每户供应半个猪头,一颗白菜,二两木耳,三两粉丝,要拿着各种票证去乖乖排队~

“ 三聚成”斜对面,是大名鼎鼎的“万香斋”。“万香斋”的猪头肉,大红肠,砂仁宝肚曾香透了半条街。现在是一家豆腐坊啦。

这些儿时童年的味道,以前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吆喝声,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偶尔在黄岛路的街道上,能见到它,总会有种莫名的激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